小時候,在農村經常見到大戶人家在巷口拐角砌一塊豎條形基石,上刻“泰山石敢當”五個醒目大字,後來在縣城巷口處也經常遇到。其意不外乎加強牆角,或是提醒趕車人注意,就如現代人在牆角放一塊石頭或豎一個碌碡、磨盤之類的東西,同樣是起到保護牆角的作用。然而,關于“泰山石敢當”卻另有一個傳說。
相傳上古時代,蚩尤與軒轅黃帝争霸中原,兩大部落打得天昏地暗,不可開交。雖尤仗着先進的青銅武器,勢不可當,黃帝部落被打得一路敗退。蚩尤得意忘形地大喊:“天下誰敢抵擋我的力量!”正巧這話被女禍聽到了,女禍覺得蚩尤太嚣張了,便從泰山取一塊石頭加以修煉,然後投到蚩尤面前說:“泰山石,敢當。”蚩尤立即率大軍攻擊泰山石,沒想到泰山石紋絲不動。後來,黃帝靠泰山石做兵器,終于打敗了蚩尤,從此天下太平。後來“泰山石敢當”也就成了民間避邪鎮宅的神石。
“泰山石敢當”的意思就是泰山石敢于抵擋一切。開始的說法是“泰山石,敢當”,後來久而久之,就變成“泰山,石敢當”了。古碑文有記載說:“石敢當,鎮百鬼,厭災秧,官吏福,百姓康。”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漢武帝劉徹在征服了匈奴之後,于公元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到泰山腳下進行了盛大的封禅典禮。事畢,他把大隊人馬留在山下,隻帶着大将霍去病的兒子神秘地登上了泰山。
登上了泰山極頂,漢武帝看着眼前的雄奇景象激動不已,竟一口氣說了八個感歎詞:“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然後,漢武帝虔誠地向天報告了自己平定邊疆的功績,祈求上天保佑漢朝江山永固。不僅如此,漢武帝還親自在泰山挑選了四塊大石頭,千裡迢迢運回長安,擇日分别放置在未央宮的四角,以鎮乾坤。
在中國古代傳說文化中,“石”有驅邪避兇的寓意。因為那時我們的祖先是靠石頭起家的,他們的工具、武器等都是取自于石頭,可以說石頭已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以才有了以石頭為圖騰崇拜的例子。而泰山位于神州大地的東方,主生主春,是五嶽之尊,正所謂“名山出靈石”,泰山石就自然而然地被認為是具有靈性和神力的。
随着時代的演變,到中國後晉時代,“石敢當”已經成了一個英雄的化身。據查,在後晉時有個大将軍叫石敢當,他為人正直,作戰勇敢,凡是他參加的戰鬥,往往可以反敗為勝,逢兇化吉。後來人們就理直氣壯地稱他為“泰山石敢當”了。
在五千年的曆史演變中,“泰山石敢當”與風獅文化、門神文化、風水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傳統習俗相融合,并不斷發揚光大。這一現象輻射到全國各地。在台灣澎湖列島,“泰山石敢當”現象更是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為澎湖風大,當地百姓就在住宅、街道、山頂、海邊置放“石敢當”,用以抵擋風沙,并擺有香爐供人祭拜,祈求平安。
如今,“泰山石敢當”習俗已經超越了最初保家護院的簡單功能,而是成為一種泰山文化象征。世界上許多國家,如日本、南韓、東南亞及美國的華人區,“泰山石敢當”文化廣為流傳。
據報載,2006年,“泰山石敢當”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全世界華人都認同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