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times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author:Yuanmingyuan Ruins Park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圆明园四十景之水木明瑟中的四达亭 文源阁坐落在圆明园“水木明瑟”景区以北偏西,与“舍卫城”隔湖相望,于乾隆四十年(1775)由一座重檐四方大亭“四达亭”改建而成,是园中一处著名的藏书楼。“文源”意为礼乐文教之源,形制仿自天一阁,位列“南北七阁”之一,那么这座皇家藏书楼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往下看~ 环境布局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文源阁(张宝成绘) 文源阁是一处水渠环绕的独立院落,南北各开一门,建筑包括藏书阁、宫门、碑亭、趣亭、月台等。主体建筑藏书阁位于长方形庭院的北侧,南向而立,平台上有铜鼎、铜鹿各一对。 阁前临着一方水池,池中竖立着一块高逾六米、玲珑剔透的“北太湖石”。此石产于北京房山,据说“正视之,则如乌云翻卷;手叩之,音色如铜”。乾隆非常喜欢它,将其命名为“玲峰”,在《御制玲峰歌》中赞其“体大器博复玲珑,八十一穴过尤远”。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早期的文源阁玲峰石 池南是由太湖石堆叠的纵贯东西的假山,在假山西面有一四方亭,名曰“趣亭”,东面与其相对之处筑有一平台,上书“月台”,均为乾隆御书。其南即为三楹宫门,入宫门后或穿过曲折的山洞,或经过崎岖的蹬道,再绕过水池,就可到藏书阁前。 藏书阁之北的后院中也有一座假山,体量较前院的假山为小,如同屏风般掩蔽着院墙上的月洞门,给人以静谧幽深之感。阁之东侧有单檐驼峰顶黄琉璃瓦御碑亭一座,内有乾隆御书《文源阁记》碑。 主体建筑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文源阁复原图 从外观上看,文源阁是座黑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前后带廊六开间的重檐两层楼阁,而内部则采取了明两层暗三层的“偷工造”法,利用下檐的空间增加了隐秘的一个夹层。 文源阁的柱子与门窗涂深绿色漆,槅窗与槛窗涂褐黑色漆,与灰色的水磨丝缝砖墙相配,楹柱间绘以龙马负书和瀚墨卷帙的图案。檐间悬有黑漆铜字的“文源阁”匾,字为乾隆御书。建筑的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文源阁内六间中的西梢间的尺寸仅为五尺,相比之下显得格外窄小,故而充作楼梯间,其他五间区隔出明间与次间,通进深38.5尺。明间正中悬乾隆御书“汲古观澜”匾额,两边楹联为“因溯委以会心,是处源泉来活水;即登高而游目,当前奥室对玲峰”。扆(yǐ)屏联为“宁夸池馆消闲暇,雅喜诗书悦性灵”。檐柱联为“诗寻宜富波澜,浩矣无涯神智益;披揽直探星宿,挹之不尽古今涵”。 四库全书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文源阁建成之初,首先入藏的是康熙朝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而后是《四库全书》。 对于《四库全书》,乾隆帝一再表示要多花时间认真抄录编辑校对。缮书处对抄录人员的选拔是极其严格的。最开始抄录人员由官员保举而来,但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之后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即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 通过以上这三种选拔方式,共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抄录工作也在严格的管理之下,既有工作规程,也有奖惩措施。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首先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5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 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抄录工作就在这种严格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天都保证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之后展开的就是全书的校订工作,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 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保证了《四库全书》的质量。所以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三部钦定《四库全书》誊抄完毕,才入藏文源阁。 遗迹残存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纵火焚掠圆明园,文源阁建筑和藏书也在这场浩劫中化为灰烬。 到了民国年间,圆明园的管理进一步废弛,文源阁旧址上的遗物也开始流失。1921年,筹建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文献馆),经蔡元培先生提议,将已残毁成数块的文源阁碑重新拼合起来,并迁入馆中加以保护,这块历经沧桑的残碑文字仅存一半。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文源阁碑 现存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内 玲峰石因体量巨大,多年来一直矗立在废墟中安然无恙。这块形体奇巧、满镌诗文而富于传奇的名石,在当时能卖数千银元,终于也没能躲过盗贼觊觎的目光。1924年,因数股土匪盗抢,一方竟将玲峰石炸为数段,一部分残石流失,剩余部分从此湮没于蔓草间。 文源阁的藏书,原本都认为全部毁于侵略军的劫火,但天幸的是,根据多年的调查,尚有若干残书存世,让后人能亲睹文源阁藏书孑遗的精美。据统计,目前残存的藏书有:《公是集》《明史》《南巡盛典》《草庐集》等部分书册,分别收藏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日本东洋文库。此外,中国台湾地区的图书馆收藏有精抄卷子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钤“文源阁宝”朱文方印,也是文源阁的劫余之物。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is royal library in the Old Summer Palace?
文源阁遗址 文源阁旧址在2012年初进行了初步清理发掘,现遗址可见围墙基址尚存,文源阁的夯土台基以及台基上的石板铺装尚有保存,部分假山湖石、月台台基、趣亭的基址和部分石径踏跺也有迹可循,还可见到文源阁前湖池及湖池中心玲峰石的若干残块和基座、宫门的夯土台基、台阶踏跺,这些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Article Source]

Beijing Evening News

Where is the treasure of Wenyuan Pavilion now?

Wang Milin

[edit]

Fu Huai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