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后期,魏蜀吴三个政权之间,少了大兵团的直接对话,多了城池间的局部争夺。少了英雄人物的驰骋沙场,多了集团内部的互相博弈。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杨仪和魏延的争斗。这两人矛盾很深,相互不服气,引发了著名的魏延谋反案。我们从细节入手,抽丝剥茧探寻真相。
诸葛亮
魏延谋反案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战争的最后一次,此战出发前诸葛亮已经感到身体不适,但他坚持再试一次,为蜀汉再争一次。没想到在北伐途中,病况恶化,在军中去世。诸葛亮去世前安排了最后一道军令,叫来杨仪,姜维,费祎三人。军令内容是:大军缓缓撤回汉中,如果魏延不愿撤兵,你们不要管他,自行撤离即可。这道军令很平常,目的就是让蜀汉安然撤退,放弃北伐。如果出现内部矛盾,也不要激化。
费祎询问诸葛亮后事
然而还是出了问题,费祎去前线大营见到魏延后。魏延当时就说,北伐是大事,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放弃,意思就是不愿意撤兵。费祎无奈,只好说我也支持继续北伐,无奈杨仪不同意,我这就回去劝说他。费祎借机走出营门后赶紧返回,蜀汉主力立刻开拔返程,也不理魏延了。如果蜀汉主力就此顺利退回,这场内部矛盾也就到此为止了,然而魏延却惹了事。
魏延
魏延听说主力已经后撤了,当时就暴跳如雷。他对杨仪很不满,马上命令大军快速开拔抢先后撤。而且还在抢先后撤的途中,烧了主力返回要经过的桥梁和道路,该举动十分危险,不了解两人矛盾的,很容易以为魏延叛国了。同时魏延还写信给成都,告发杨仪谋反。杨仪听说了,赶紧写信解释,同时告发魏延谋反。一时之间,成都方面也难辨真伪。刘禅只好询问蒋琬,蒋琬说杨仪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我不太相信他谋反。至于魏延,我难以判断。如果从成都方面的角度来看,确实魏延似乎“更可能”谋反。
杨仪
现在问题来了,魏延为什么要抢先后撤,还主动激化矛盾。说明此事前必须解释魏延和杨仪的恩怨。这两人实际上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完全是性格问题,魏延仗着功劳大,经常看不起文人,大多数文官都是主动退让。杨仪常年在诸葛亮身边,才学比较高,内心也很狂,他拒绝让步。魏延就觉得杨仪很不听话,两人经常公开吵架。因此这两人完全是意气之争,是典型的武夫文人互相看不惯。诸葛亮对此也没办法,只能尽量说和。
现在没了丞相居中调和,两人就公开斗法。但魏延有些蠢,他烧毁道路桥梁,很容易让成都方面解读为阻碍大军返程。魏延急着返回的目的就不好判别,究竟是抢先撤回还是带兵造反?就有各种解释了。其实魏延不可能谋反,如果他真心要造反,完全可以在前线直接造反,加盟曹魏。何必一边后撤,一边造反,还给成都写信。后来魏延的军队自行瓦解了,杨仪杀了魏延和他的三族,用脚踩他的脑袋。其实杨仪一直对诸葛亮不满,原因是诸葛亮指定蒋琬接替丞相,而不是他,最后杨仪也被罢官。
杨仪和魏延因为意气之争,把自己推到了是非之地,结果谁也没好结果。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失去前途,对蜀汉来说是浪费人才,本质上也是一种内卷。
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