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本文由deeperblue发布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转载请联系授权,不得删减内容。
智能时代 什么样的企业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巨头?或者说,传统巨头如果要顺应潮流,最有可能会朝哪个方向去转型?深蓝这一次和你聊一聊,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
当然不是让你去深圳买房。
人类从 pc 时代来到了智能时代。
首先出现的是智能手机,一个叫乔布斯的男人生前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把智能手机的使用难度降低、适用范围扩大,以至于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人都会用、人人都愿意使用的生产工具。在这之后,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物联,纷纷登场。
如果说整个 “芯片- pc -互联网” 这一波的技术创新,造就了一系列如 google 、facebook 以及 yahoo 等企业的成功;那么这一些 “大名字” 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的商业模式都围绕着以键盘作为输入系统而产生的文本信息而产生。
智能时代,什么样的企业有可能会成为继这些企业之后的巨头?或者说,这些巨头如果要顺应潮流,最有可能会朝哪个方向去转型?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语音。
语音正在侵蚀搜索份额
这段话到这里即将戛然而止,因为我们要从行业转向地域。
我们讨论了智能时代中什么产业可能会兴起并变得重要,那么,智能时代又会选择哪一座城池?
保罗·格雷汉姆在他的名篇《市井雄心》的开头说道:“伟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负的人。在城市里徜徉时,就能感觉得到。城市在通过几百种方式向你传递着信息:你能做得更多;你应该再努力一点。”
2016 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产权经济学家张五常说:深圳现在已经超过香港,10 年之内,会超过美国的硅谷。
2016 年 10 月 11 日,中国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以及深圳市市长许勤在深圳接待了苹果公司的 ceo tim cook 。cook 随即宣布:苹果将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这个新闻无疑比之后苹果公司所召开的 hello again 发布会在中国取得了更大的影响。
苹果 ceo 蒂姆·库克(左)会见了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
深圳似乎正在逐渐成为一个闪耀着 “自由” 与 “创新” 光环的城市。除了涨疯了的房价,深圳还拥有无人机制造商大疆、通讯巨头华为、 3c 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生产起家的富士康,以及消费电子生产商创维,等一系列著名科技大企业。
这些科技大企业毫无疑问在创造着财富的同时也滋养着科技创新。据 2014 年数据,在深圳,90% 的机构研究经费来自于企业。
并且由于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深圳政府采取了大量独立自主的制度创新来促成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政府投放种子基金)等等。
我们有理由期待深圳之光。
深圳 30 年前的 gdp 仅相当于香港的 0.2%,目前约为香港的 95%,成为我国创新增长的标志。图为平安保险在深圳建设的全国第一高楼—— 660 米的平安金融中心。
不久前,著名投资人李丰在一场举办于深圳的、平安银行与峰瑞资本共同举办的声学新技术产业论坛上讲了他对智能声学与科技投资新方向的看法。有一些观点颇有前瞻性,我们把演讲实录编辑如下,并加上了后续采访,分享给大家。全文已获得独家版权。
李丰在会上说:“中国即将进入或者已经在的智能时代,有两者一定会成为受益者,一个是语音产业,另一个是深圳。”
为什么声学/语音产业会和沿袭移动互联网的道路,成为科技发展的重头戏?
先看一下历史。纵观在整个 “芯片-pc-互联网” 在美国四五十年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着两件事情发生的。
第一件事情是, pc(电脑)成为大众所熟悉、所能够使用的工具。做这件事情的公司叫微软。微软通过降低电脑的使用难度,把电脑变成了人手一台、并且每个人都长时间大规模使用的工具。在过去的 40 年中,微软是 pc 产业中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件事情是,键盘成为 pc(电脑)与生俱来所匹配的硬件输入法。回想过去,虽然每个人在最初接触电脑的时候都会非常不自然,但最后都勉强学会的东西,就是如何使用键盘。键盘是电脑天生带来的输入法。因为有了电脑,人们才会去使用键盘。
第一部计算机的构建基于电子管这一基础元件;以穿孔卡片作为输入(或输出)设备,操作繁琐,不够简便;键盘的出现在操作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pc 时代,在 pc 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正是键盘所产生的文本信息,变成了穿透整个 pc 与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数据形式与数据模式。
后来所有基于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着键盘所产生的大量信息诞生的,包括这些如何组织、使用、消费这些信息,以及如何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近如 2000 年以后,大部分的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着如何能去更好地组织键盘所产生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数据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所利用——比如 google , facebook 以及 yahoo .
于是,如果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映射:什么工具会像 pc (电脑)一样,成为最重要、并且最广泛使用的个人生产工具呢?答案是智能手机。
毫无疑问地,在智能手机这件事上,有一家公司做了犹如当年的微软一样的事情:通过降低工具的使用难度达到普及工具使用范围的结果。这家公司叫做苹果。
那么,智能手机相对应的硬件输入法是什么?什么是智能手机与生俱来所匹配的输入法?
肯定不是键盘。事实上,智能手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对键盘不友好的设备。发展到今天,智能手机上都已经没有实体的键盘了。具有实体键盘的智能手机的典型代表,黑莓手机,在今年( 2016 年)9 月 28 日宣布永久停产。
现在许多概念手机的设计,越来越突破我们的观念
但由于,键盘是 pc 时代花费了三四十年教育消费者建立起来的习惯。所以可以想见,键盘仍旧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重新观察智能手机这个生产工具,它所相匹配的新的输入设备、或者称之为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只可能是三种:麦克风、摄像头与 gps。
举个例子,我曾和不少人(包括腾讯的人)讨论,为什么微信比手机 qq 在手机上来得好。事实上,三年半以前微信刚刚发布时,最初的用户是把微信当成一个步话机来使用。在微信生产的第一天,微信就天然地使用了麦克风作为它的输入法,而不是用键盘——这是符合效率提升的特征的。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打车软件能够在智能手机时代如此流行。可以回想一下,在没有打车软件的时候,人们是怎么沟通打车这件事情的。乘客打个电话,说自己在某某大厦、过 15 分钟之后下楼、穿一件黑色的衣服,然后问司机大概多久能来接,目的是哪里,之类。司机会在电话里回答说,我现在在哪一条路上,距离多远,大概多久到,开了什么车。
打车软件诞生在移动互联网上,gps 成为了信息的输入方式。于是乘客和司机之间不再需要那一通电话来沟通,而是打开打车软件 app,利用 gps 就可以知道乘客在哪里、要去哪里;司机在哪里,多久可以来接乘客。
图为uber的打开界面。可以发现四周有多少车辆,在几分钟之内能到接到乘客
其他例子不用再赘述。可以看见,在智能手机这个终端上,天然地能够提高信息生成效率、成就有效表达的,不再是键盘,而是语音、摄像头,以及其他传感器。
于是按照 pc 时代相同的逻辑,google 、facebook 、包括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围绕着处理键盘所产生的数据产生的商业模式。那么同样的,可以预测,在往后 10 年或者 15 年,在智能终端这个领域中,最大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围绕着如何去有效地分析、组织和使用语音、图像以及其他传感器所产生出来的数据和信息所产生的。
所以可以这样合理认为,语音技术以及和语音技术相关的应用;图像技术以及相关应用,在今天变得格外重要。而围绕着语音、图像以及其他传感器所产生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的生产、分析、组织和消费,在之后的很长的时间里,注定会成为智能终端领域中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深圳即将会是受益最多的城市,甚至有可能变成最重要的城市。
中国眼下面临的挑战,是多数发达国家都曾经历的挑战,但中国的国情又有所不同,导致这一次挑战和其他国家又都不同。
美国在二十年代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钢产量国家,一个工业化国家,中国经历过这个阶段。在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经历消费升级、经济调整的阶段,中国目前正在这个阶段。
看美国的历史,对中国未来的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人口总数大概为 2 亿,就业人口总量占人口总数大约 60%。在 1.2 亿的就业人口中,结构组成是这样的:工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就业人口占了将近一半,剩下的一半就业人口从事农业与服务行业。
到九十年代末期,美国的就业人口构成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工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 10%,农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 1%,而剩下 80%的人口全部在从事第三产业。
这么大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美国通过两种方式到达了这个阶段,第一种方式是消费升级,第二种方式就是科技创新。
从六十年代有 “硅谷” 这个词诞生开始,美国在过去的 50 年当中引领了全世界这一科技创新当中最重要的龙头。信息服务产业在美国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就业人口涨了 10 倍。
美国正是通过把制造业挪到了其他国家,同时大幅度增加了服务产业,并且抓住了芯片 pc 技术革命,从而得以诞生了一波科技企业。
中国有 14 亿人口,就业总量接近 8 个亿。中国的就业人口比例是这样的:农业、工业与服务行业各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大概有 2 亿多的农业就业人口,和 2 亿多的工业就业人口。如果中国要往前进一步,一定会和美国一样经历一次产业升级。
但,中国最特殊的地方在于,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基数太大,国家不可能在未来 10 年或者 20 年的时间中,把这两个产业分别从两三个亿的就业人口完全转移出去,剩下非常少的量。美国的就业人口结构转移,也只不过转移了两千多万的工业就业人口而已。
除了美国,日本也经历过同样的周期,大约在七八十年代。日本和美国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把工业转出了自己的国家,但日本错失了科技发展的机会。香港地区也经历过这个周期,但由于香港人口非常少,于是香港平缓地把电子表制造业转成了现在的金融行业和旅游。台湾和韩国也都经历过。但这些地区人口数量都不大,于是它们要解决产业就业人口转移的时候,难度也是相对小的。
众所周知,中国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碰到了相当多的经济问题。解决之道是保证在未来完成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仍然保留足够大的就业总量留在第二产业,以完成工业升级。这件事如果不发生,就意味着中国会面临到一个巨大无比的压力和挑战。和别的国家不同,工业是中国不会放弃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从政策层面上来大力推广 “科技创新生产力” 和 “科技转化生产力” 的原因。
因此,可以下一个结论:由于中国与别的国家的迥异之处是拥有巨大的工业与农业就业人口基数,因此从现在往后看 5~10 年,中国无论如何必须要经历一次 “工业升级” 与 “科技创新”,否则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挑战。
而只要工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成为趋势,那么相比北京和上海,深圳显而易见已经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最有可能应用新技术的各方向,不管是芯片还是智能设备,深圳积聚了足够多的产业链、外销和口岸等通道资源。所以说,对于在这些产业链基础上,以及最有可能采用新技术的领域和方向中,深圳有产业集群、有产业工人,又有足够多的产业链条环节,同时还有口岸资源。
现在,深圳市政府集中力量吸引科研人才,推出许多投资或落地的计划。深圳还有几个超大型公司,可以提供创业团队和研发人员来源。除此之外,综合气候环境,以及其他因素考虑到一起,深圳最有可能就在这一类产业方向上变成聚集地,并且能够在此后的经济周期中越走越前。
因此,深圳有其他城市没有的综合能力、基础设施与产业特征。深圳所具有的企业集群特征,将让深圳会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
[注]整理撰文:季星,编辑:邹思聪,制图:杏子,微信公众平台深蓝deeperbule(id:depperbluetech),转载事宜可联系深小蓝(id:minideeperbule)。
本文作者:deeper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