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说手绘动画补帧的问题。一般来说日式的主流作画是2k或者3k,每1/12s放放一张画、或者1/8s放一张。少数情况下用1k作画,每1/24s放一张,这基本上是日式二维动画的张数(摄影完成后)极限了。
2k以上的作品看上去就有明显的顿挫感,于是网上就出现了很多给动画补帧的视频,将原本24帧的作品补成60帧,看上去更流畅了。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话题引发了b站众多网友的热议,并对动画补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画爱好者多数还是以反对补帧为主流观点,但也有部分爱好者提出了补帧的必要性。
知名插画师米山舞在主页上发布了自己绘制的插画组合,人物和背景不断变化,动作却又前后连贯,形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小动画。然而有观众嫌弃“帧数太低”,于是就用软件进行了补帧。由于人物和背景素材一直在变,软件补出来的效果非常奇怪,不仅变得异常模糊,人物轮廓也走形了。看到这张图,估计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帧数越高效果越好”的想法了。
作画有几个基本要素,造型、踩点、轨道。补帧对于造型的破坏在“速度较慢、线条简单”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但对于踩点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动画的张数分配,并不全都是按时间来进行等分的,为了体现人物的速度或者动态,有时候会灵活的增减张数。
比如这个镜头的轨目指示中,为了给兵长斩敌后一个慢镜头,就在33和35之间增加了一张。但如果强行补到60帧,这种作画之间的顿挫也就不复存在了,整个动作会显得软绵无力。
当然,补帧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有些踩点均匀动作缓慢的动作比较适合补帧,另外原本就是1k作画的作品,补帧效果也会稍微好一点,比如“书记舞”补成60帧效果就挺不错,还有之前《物语》的60帧mad。MAD制作者有时候会用到升格镜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慢镜头,将原速镜头升格必然会用到补帧的技术,但前提是得选对素材,要不然真的越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