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为什么依然能吊打燕国?

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为什么依然能吊打燕国?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燕国恐怕就是这头名副其实的猪了吧。长平之后赵国本来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吊着最后一口气,要是对手给力的话恐怕亡国就在眼前了。国与国的战争根本没有正义可言,只有永恒的利益,尤其是进入战国后期,周礼已经被践踏的面目全非,春秋时期的仁义之风变成了毫无诚信你争我夺。有句谚语说的好“趁你病,要你命”,这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燕国国君看到经历过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后的赵国,实力大损,从当世能跟秦国比肩强国跌落成了几近灭亡的弱国,心中不由得窃喜,这是个窃取赵国领土好机会。燕国正好与之接壤,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燕国就动了打劫心思,小动作不断,试探赵国的态度,想趁赵国衰弱狠狠啃一口扩大地盘。

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为什么依然能吊打燕国?

有一次,赵孝成王过40岁大寿,燕王喜明面上派丞相栗腹带着百金前去贺寿,实际暗地里观察赵国的实力。栗腹在赵国待了三天,发现赵国士兵老的老小的小,青壮年都死于战争中了,正是进攻的大好时候。于是就对燕国喜说此时进攻赵国,必能大获全胜,赵国根本没有能力抵抗燕军的进攻,就算灭不了赵国也能吃下将近300里土地。

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为什么依然能吊打燕国?

燕王喜觉得栗腹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有大利可图,举全国之力以泰山压顶般,必能势如破竹攻无不克。于是兵分两路,一路由丞相栗腹率领着约40万兵力进攻鄗城,另一路由大将卿秦率领着约20万兵力进攻代地,两路进攻必能让赵国收尾不能相顾,燕国君臣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为什么依然能吊打燕国?

赵王起初听到燕国侵犯的消息,还觉得不可思议,燕赵两国互为盟友一向友好,有30年时间彼此之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消息被证实赵王成大怒,心想强秦欺负我也就算了,强秦乃虎狼之国打不过情有可原,你燕国算什么玩意儿?真当我赵国是没有牙的老虎好欺负,竟然也敢趁火打劫!非把你揍的生活不能自理,当即派出老将廉颇,在鄗城不费摧毁之力痛快简单大败燕军,并当场斩杀丞相栗腹,一个左勾拳又在代地俘虏了卿秦及随军的乐间,两场大胜之后燕国完全没有可战之力。既然你招惹了我,我就没有收手的道理。燕军后方几乎空虚,廉颇更是一代名将,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怎么会错过,没有收兵直接乘胜追击燕军于五百多里,顺势包围了燕国国都蓟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西南部。燕王喜悔不当初,派使者前去议和,割让了五座城池赵国才撤军回乡。这场战争在史上称为“鄗代之战”,双方兵力悬殊,燕国出兵约60万,赵国出兵约25万,是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经此一役,诸侯们都意识到,虽然赵国已经不是赵惠王在位时的强盛赵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国再是国势衰弱,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小可怜,赵国士兵的战斗力依旧很强。赵国的名望地位因而有所挽回,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因祸得福吧。

经过长平之战的赵国,为什么依然能吊打燕国?

最悲催的是燕国,偷鸡不着蚀把米,损兵折将又丢地盘。此后赵国就时常进攻燕国,夺取了武遂和方城。后来廉颇受气离开赵国,燕王喜老毛病又犯了以为有机可趁,又主动派兵进攻赵国,结果屡战屡败,损失两万多人马,从此再也没有和赵国叫板的能力。

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可谓损失惨重,伤亡了四十万以上的主力部队,邯郸之战更是惊险万分,一度面临亡国危机,若不是各国救援及时,估计被秦国灭国是迟早的事,为什么赵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吊打燕国毫无还手之力,是什么原因决定他们实力的悬殊?

首先赵国曾经是一个能跟强秦抗衡的强国,并在赵惠王的时候曾多次打败过秦军,鼎峰时国力能够跟秦国并驾齐驱的。赵国虽在长平之战中败了,战争资本还是有点家底。就算秦昭襄王和白起这种梦幻组合,赵军抵抗的很顽强,此战秦国也打得不容易,损失同样很大,否则当时就该一鼓作气追到邯郸消灭赵国了。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国土地贫瘠又处于四战之地,养成了国民好武之风。由此可看出,赵军哪怕战力不如秦军,也不算弱,收拾燕军还是没有问题的。长平之战是一个分界线,战前赵国有争霸天下的实力,战后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但这并不代表赵国从此就成包子,人人都能咬上一口了。赵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经过几年的休养,国力有所恢复。而且,经历过两次大战的赵国,所有国民都意识到危机迫在眉睫。人在生死关头会激发出超常的潜力,国家同样如此。对于燕军来说,进攻赵国是为了占便宜并没有死战的决心,但对于赵军来说,抗击燕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人在危难之时迸发出来潜力是无限的,再加上名将廉颇的领导,打服燕国手到擒来。这场战争对于燕军是可胜可败的,他们还有转圜的余地。对于虚弱赵军再也经历不起一场大败,要是这一战失败,赵国基本就完了。哪怕燕国灭不了赵国,一个支离破碎的赵国,其它国家也会像鲨鱼闻到血腥味前来瓜分。这样的危难时刻,赵军爆发出了同仇敌忾的向心力,这是燕军无法相比的,军心可用。

燕国从来就不是强国,连弱韩都不如,不知道有何本钱可以嘚瑟的。燕国最强的时期,是燕昭王在位时,他招贤纳才,拜名将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五国讨伐齐国,获得大胜,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并大破东胡,将燕国边境向东推进了一千多里,这是燕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时刻,可惜是昙花一现。

在英明燕昭王死后,燕国就开始走下坡路,继任的燕惠王心胸狭窄,与乐毅不合,逼得乐毅逃亡赵国。取代乐毅的将领骑劫才能平庸,在与齐国的交战中数次战败,齐国收复了失去的70城,燕国实力大损。

乐毅到赵国后很快受到重用,进攻燕国时他也有份,后来还取代了廉颇,气得廉颇跑魏国去了。

燕国和赵国是邻居,两国时有摩擦,但大部分时候,燕国扮演着秦国打手的角色。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赵魏韩三国是秦国主要攻击的方向,燕齐两国是秦国交好的对象,于是燕国经常配合秦国合起伙来打赵国,秦国吃肉,燕国喝汤。赵国不是孤立的也是有帮手的,就是燕国的世仇齐国。在齐国的打击下,燕国的日子也不好过,没有秦国带头,根本打不过赵国。

其他都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燕国喜的昏庸无能,也是历史上的奇葩国君。他有一个儿子就是派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太子丹,他竟然命人割下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王,没有一丝与秦国对抗的勇气。这种怯懦的君主,中兴不了一个国家。名将本来是有的,乐毅这一族都很会打仗,乐毅之子乐间,在栗腹提出攻赵时就提出了反对,说赵国面临强敌,国中百姓早已全民皆武,不是好惹的,不要去打。燕王喜却不听,乐间恼怒他不听自己的话,被俘后顺便就降赵了。还有一个叫乐乘的也早早降赵了。少了他们,燕国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

赵国名将却很多,廉颇、李牧、乐毅等等,个个都是当时的名将。看来主要原因还是燕王喜的昏庸无道,不懂的重用人才,最终通通流失外国,真是国无明君,军无大将,燕军焉能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