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七轩
寻找韦伯集团的头骨
魏牺牲后,叛徒将魏的头颅交给了廖磊。国民党反动派把魏某集团的头颅放在玻璃金鱼缸里,用防腐药浸泡,然后在东兰、白仙、南宁、柳州、漳州等地"向公众展示"。魏某的头在漳州大场"示众"三天后就不知道该去哪里了。
1950年,中国共产党广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为找到卫邦集团烈士首脑,指示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调查。漳州市文化局按照上级通知,组织人力,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认真检查工作。为了获得线索,他们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举行了文史工作者和老工作者座谈会。从这一初步线索中,证实了国民党时期编制的《东国痛史》记载的"魏氏头颅最终转移到泸州,葬于泸州公园"这一坚实事实。但漳州中山公园的范围如此之大,被埋在哪里仍然是个谜。经过十年的访问,漳州市有关方面领导终于在1961年12月找到了一位内部人士——漳州市花园办公室退休职工周15。"1933年春天的一天,我在大型演出中亲眼目睹了人群的头颅,"周回忆道。这名男子留着黑胡子,在玻璃金鱼缸里,浸泡在药水中,放在垂直的平梯子上。当时,很多人围观,因为他们是文盲,我不知道是谁的头,只听旁观者说,是共产党领导人。在一场大风暴过后的一个早晨,我的一个叔叔李龙,在漳州中山公园做杂工,正在公园里从风中捡起枯枝。在朦胧的晨曦中,他看到远处有几个身影,走在公园西边的山下小路上。前面的两个人抬着玻璃金鱼缸,后面跟着一名官员。当官员看到李龙时,大喊:"你是谁?离开这里!滚开!李龙说:"我是一名公园工人,正在扫地。"官员上上下下地盯着李龙,上下看,不理会李龙,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看到这群人在路边挖了个洞后,李龙回头一看,然后对官员说:"老板,埋在这里不好,还在路边,人来来往往。"当官员听到这句话时,他立即命令这两名工人填回要挖的坑,并将它们堆进一个假坟墓里。他们收拾好工具,在下面挖了另一个洞,把玻璃金鱼缸埋在草丛里。李龙悄悄地告诉我他所目睹的一切。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李龙和我走到公园西坡池边时,李龙指着十几步外的山边说:"头埋在那里。"我独自走到那个地方,发现那是一个坑洼,因为下雨,松散的土壤落下了两英寸多深。我在附近捡了一两个篮子泥巴,填满了坑洼。我记得当我在坑洼里时,我看到一棵樟树和几棵竹树。"
1961年12月13日,中共泸州市委领导、自治区党委工作小组领导和赣州市文化局领导,在"十五"周刊的指导下,来到中山公园明秀公园负责人所在地, 漳州,被埋葬,并开始挖掘工作。第一天,只挖出了一些桉树根,没有发现头骨的痕迹。第二天,向右一米,继续挖,挖近一米深,发现土松了,有个洞,然后发现了一些玻璃碎片。然后,在场的人变得紧张起来,仔细地挖掘。挖了一米多深,终于发现了一个盆子大小的玻璃金鱼缸,里面有一个头骨。陪同他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人员将这一难忘时刻拍成纪录片,记录了这一珍贵的历史场景。
广西魏(1965年,"余"改为"强")民族区委和人民政府在得知新闻后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了广西区公安局、博物馆、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当晚赶往漳州。漳州市公安局和三名外科医生参与了鉴定工作。魏的前战友黄启平和谢福民提供了魏吋口的年龄、外貌、特征和左上牙床,上面镶嵌着一颗金牙和额头上的枪伤。后来,广西医学院在修复后拉组头骨时发现,左上额头上有两个弹孔,一颗子弹直射穿过左耳后部,一枚弹头还在骨缝处,颅骨牙床有一颗金牙。经科学鉴定,证实头骨是蹼烈士的头骨。
蹼烈士的头骨在漳州出土后,中共泸州市委派出专人护送威布集团的头骨前往广西首府南宁,再送往首都北京。漳州市在中山公园建起了纪念馆。
将魏乌集团首领的谜团埋葬,在广西彝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强烈关注终于破灭,但维乌格集团牺牲后的另一个谜团尚未解开,这就是魏胡尔集团的生平面貌,至今仍悬而未决。
识别魏乌格集团的外貌
2002年建军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五枚"人民军早期将领(一)"的邮票,分别是红军时期的优秀将领黄恭禄、徐继申、蔡承熙、魏大坤、刘志丹。消息传到了右边的河边,老区的人跑去告诉对方。然而,这种喜悦是令人遗憾的,因为这幅肖像与公认的韦伯斯肖像截然不同,旧区的许多人无法从中认出韦伯烈士。这幅肖像画从何而来?据介绍,这幅肖像画是国家邮局画家委托的,根据韦白集团烈士和被杀害的断头的原始肖像创作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卫宝群的伟大成就,党、政、军有关部门多次发起群众收集卫保集团生平的照片,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找到。1958年,当广西准备建立自治区时,广西博物馆邀请画家根据人们对卫普集团形象的印象和传说创作魏氏集团的肖像。之后,因为人们对这幅画在广西博物馆的这幅画有不同的看法,并重画了好几遍,但所有的努力都不能令人满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革命文物的管理和党史的收藏研究被列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东兰县再次向广大人民群众采集革命文物和党史资料,并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文物和资料,但仍然没有收集到威坝集团诞生前的照片。1984年7月5日,延宁县档案馆致函东兰县委党史办公室,称收集了白鸡公社黄小鹏1929年担任龙州县长时的照片。在照片中的两个人中,有一个高个子的男人还不为人所知。经调查得知,当时黄小鹏与余作白、于作宇、魏不群等人都非常友好、亲密接触,照片很可能是黄小鹏和魏步群的照片。信中附有照片,请东兰县党史办公室查验。
东兰县党史办公室收到了伊宁县档案馆发来的一张双照,为了核实穿黑纱的高个子男子是否是威霸集团,从月初这张照片就进行了一系列的鉴定和验证工作。一是将这张双照一张一张发给卫宝集团烈士的亲属,当年与卫板集团的事务,会见了老同志等30多人进行鉴定。韦伯烈士的妹妹魏无岳,以及魏武定和魏武鼎以及卫威集团烈士卫卫魏忠文等13个人认为,穿黑纱的高个子完全像个哥哥,其中魏武岳和魏武鼎两位老人照顾眼泪;其次,用这张双层照片与卫浦群烈士头像进行评论,从有关部门发现卫浦群被杀后被敌方拍摄的头像照片中,曾在东兰县和武宣举行座谈会,请革命老人和烈士亲属比较,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身穿黑纱的高个子大男子大部分的外表与卫奉组非常相似。为了扩大鉴定和核实面,东兰县党史办公室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贵阳、南宁等地发函给卫坝集团的老同志、红七军第21师副师长黄松健、红七军营教官黄玉敏等有关人士了解情况, 老同志们的热忱支持。广州农民运动车间旧址纪念馆的陈立轩曾多次致函东兰县委党史办公室,提供调查情况。
此外,在延宁县档案馆继续调查这张照片的同时,也于1984年8月23日就韦帕尔集团烈士的照片致函邓小平。9月20日,中央军委办公厅向延宁县档案馆发回,答复了照片中穿黑纱的人是否是魏群同志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照片中的人,有点像魏步群,却不认识,魏步群没有去过龙州,但肯定不是于佐波,俞瑜。"同年9月4日和10月10日,燕宁县统一部退休老干部、从事县研究工作工作方孙震写信给东兰县委党史办公室,说他刚去过黄小鹏的家乡白碌公社,得知自己跟着黄小鹏还活着两个人, 两人都说黄小鹏在1929年7月与卫宝集团密切接触,但也得知黄小鹏的侄子多次告诉亲戚,看到黄小鹏和卫宝集团一起旅行。
在韦伯斯去世之前,还有50多年的生命,英雄的外表似乎很难在人们的脑海中保持完整。东兰县党史办公室在多方鉴定核实中难以获得完全统一的意见,1984年10月23日向县委报告,建议县委向自治区党委移交有关部门向延宁县档案馆发来照片进行技术鉴定,以便作出准确结论。10月25日,东兰县委向自治区党委报"《蓝报》第31条中要求对魏宝群同志遗体进行技术鉴定(未定义)"。广西党史办公室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将相关照片和资料委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鱼类研究所进行技术鉴定。研究所在鉴定后得出结论:"可疑放大的化身很难从烈士的生活中排除。"为预防,该所专家建议广西区党史办公室将本鉴定意见提交安徽省公安局技术科、广西公安局法证处审查。1985年1月13日,广西党史办公室致函安徽省公安局,请求协助对照片进行技术鉴定。1985年3月30日,安徽省公安局第四名于3月29日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办公室发送了法医徐文龙的身份证明信,大意是,根据收到的三张照片,包括杀害卫坝集团烈士, 将头部被分割图像,两个人在照片中将高大的身影和一张高大的半身像放大的照片放大,采用形态学观察,根据人类学方法,将头部的相关测量点转移到两张透明纸上进行分析,结论是:"所研究的两张照片彼此非常接近。"
东兰县从科技鉴定的结论中看到了希望,因此组织部队开展了更广泛、深入的调查核查工作。1985年,东兰县党史办公室卢秀翔、黄行情、黄大伦等,除对东兰、巴马、凤山等具体调查外,还到南宁、延宁、龙州、广州、合肥等地进行调查。在延宁县,陆秀祥和黄在白鸡、那栋楼等地经过几次曲折折,一次停留就是半个月。广州农民运动车间旧址纪念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展览馆也给予了密切配合,有关工作人员煞费苦心地翻阅档案,但未找到确凿证据。
识别和确认党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的照片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虽然掌握的所有线索都经过了调查和验证,现代科技手段也得到了运用,形态学观察、技术鉴定结果似乎对魏乌格族的生活是清楚的。但是,鉴于未能确认照片上穿黑纱高高是魏途群,以及双拍照片的时间和地点,照片的历史背景,因此有关部门认为,原件,人们认可为魏土群像,这不会影响他的光彩形象, 所以卫图集团死前的真实面貌,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1970年代和1990年代,拍摄了《巴迪的故事》、《韦伯集团》等影视剧,只是根据人们对魏乌组形象的普遍印象和传说,才选择演员来扮演魏乌组。
烈士之妹魏武定在临终前说,他过去去过上海、广州、贵州、南宁、桂林等地,说得当,他当时应该拍照,但是革命期间南北奔波,斗争如此残酷,后来我们家被反动分子烧劫一空, 在13人被杀之前和之后,他怎么能保留他的照片?诚然,虽然人民军早期将领(一)纪念邮票上的烈士形象只是一幅肖像,但足以体现出党、政府和人民对革命烈士的钦佩和怀旧。
领导人对韦伯斯的纪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精神抖擞的革命将领魏群,创造了世界上鬼魂大放异彩的伟大壮举。对他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忘记。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第二代国家领导人,始终记得魏的一组,并给予他们深深的缅怀和高度评价。
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召开,毛泽东主席提议向魏伯群、于大英、蔡和森、邓忠霞、陈元道同志的牺牲致敬,并默哀三分钟。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一直非常想念魏波集团的烈士,他几乎每次见到广西人民,都深谈魏乌古集团,称赞魏乌贡说:"读一半的马勒主义,红一半中国。"1955年,闫莹莹、张云一、谢福民等到广州见到毛泽东,毛泽东亲切地对他们说:"魏伯群是广州农业讲课的最好学生!""1956年8月,广西民政委副主任黄启平率领广西少数民族代表团访问北京等地,毛泽东在怀仁堂接待来访代表团时,握着黄启平的手问道:"你从哪里来?"黄回答说:"我来自东兰县。毛主席又问道:"伊斯特兰从一群魏和十人中走出来!黄扁了点头,回答道:"是的。大家都称他为一哥,他在右河地区声望很高,各族人民对他印象深厚!毛主席深情地说:"是的,群众非常爱他,但他死了!"
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附近当卫兵的团夷战士兰宝华同志回家探亲,应毛泽东的要求,写了一份投给毛泽东的调查报告,毛泽东在知道自己的家乡离东兰很近的情况下,批准了他的调查报告,就问他: "东兰有个革命先行者叫魏宝群,你知道吗?"士兵回答说:"毛主席,我听说过。毛泽东对他说:"东兰是革命基地,魏同群同志曾经领导过人民革命。杂草集团为革命英勇牺牲。他是壮族的好儿子,是农民的领袖,是我们党的好干部。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继承烈士的遗产,把革命进行到底。"
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对魏国庆说:"魏伯群是个好同志,我曾经从事过农业运动,有些东西还向魏土群学习。"
20世纪60年代初,广西河县(今贺州市)的一位文艺工作者,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遇见毛主席。毛泽东知道她是广西人后,问她是否认识魏,对她说:"魏乌格集团很擅长务农,她是个好同志。"
1957年7月20日至8月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在青岛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29个民族的10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笔者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见中,毛泽东、周恩来会见了代表们。8月4日,周恩来在会上就"中国国策的几个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年6月,作者的《广西彝族简史》出版,作者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下写了这本书。为此,在青岛会议期间,笔者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新出版的《广西易人简史》。周恩来总理在接到书后对作者说:"彝族人走出一个群体,他是人民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你是历史学家,也是彝族的一员,可以写出一幅好画的伟奉群。作者回答说:"我一直在收集韦伯集团烈士的革命史,已经完成了初稿卷,进一步整理并交付给总理。"
邓小平作为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基地的杰出领导人,深受魏国怀念。
1962年12月,邓小平为纪念魏土群献祭三十周年题词:
魏思韦同志为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终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他一向英勇顽强。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
他最善于与群众接轨,关心群众的苦难,对人民解放事业有无限的忠诚。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人民的领袖。
他始终坚持党派驻他的岗位,准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方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他配得上做一个模范共产主义者。
韦伯同志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将永远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学习的榜样,我们将永远记住他!
1981年12月10日,邓小平在纪念百色起义52周年的题词中写道:"纪念李明瑞、魏伯群等百色起义革命烈士,不朽!"1999年1月,位于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南岸的李明瑞、魏普法孔烈士纪念馆被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决定命名为自治区爱国教育基地。2006年9月30日,李明瑞烈士纪念碑被国家民政委命名为首批27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之一(广西唯一命名的会址)。(摘自黄琦著作《伟川集团评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广西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