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岛早报: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崂山区中韩街道李雁36年来对重病丈夫不离不弃 为赚医药费最多一天打7份工

李雁是崂山区中韩街道李家下庄社区的一名普通妇女,58岁的她尽自己的所有力气,让生命之花绽放,让道德之花常开,让丈夫在每一天的爱和付出中幸福地走向健康,作为第七届崂山区道德模范的李雁,就是这样一位大家眼中了不起的“女强人”:用36年的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护着丈夫的身体健康,最多的时候不惜一天打7份工,无怨无悔为家庭操劳。李雁的丈夫王吉军多年以来忍受着疾病的折磨,患有尿毒症、脑出血、心脏病、高危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并且先后做过颅骨手术和3次开胸手术。但36年来,李雁对他不离不弃,日夜陪伴和照顾着他,从未喊过苦和累,甚至在两年前一度与死神擦肩而过时,也是李雁的坚持最终让王吉军挺了过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李雁的辛勤付出撑起了整个家,也为社会传播了满满的正能量。

对 话

开心过好每一天

记者:你是不是也受到过社会爱心力量的帮助,能否举个例子?

李雁:对,在我最困难无助需要帮助的时候,2011年冬天起青岛海博红飘带学雷锋车队知道我的求助后,就每周三次义务地接送我们往返医院做透析,整整一年时间不图回报向我伸出援手。原本从家到江苏路青大附院,单程打车就要花70多元。这些爱心的哥我一直没有忘记,后来我主动提出不再麻烦他们,但据我了解,他们还是多年来坚持接送很多其他生活困难的透析病人,很感动。

记者: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李雁:经过那么多危险时刻,我都相信不要放弃、爱能创造奇迹的力量,希望余生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开开心心地过。谁都预测不了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要笑对现在的每一天。

即使病了,也是我心中的“王子”

“我们年轻时是邻居,从小我就觉得王吉军是个忠厚老实的好人,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总是主动帮我们家搬东西和干活。 ”李雁告诉记者,王吉军比她大两岁,曾参军入伍,入伍之后磨炼出的军人气质也让她对他多了一份仰慕。回忆起从前的美好,李雁仍羞涩地说,“当年他退役回来时一表人才,现在即使病了,也是我心中的‘王子’,为他付出再多我也心甘情愿。 ”

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年轻时单纯的美好,却更让两颗善良的心走得更近。1985年王吉军突发急性阑尾炎,炎症扩散引发了肠粘连,住院70多天,做了两次手术。彼时两人还未结婚,明知他的病很可能会伴随终生,并且影响以后干体力活,但李雁丝毫不畏惧,也从未退缩。“一连几十天,我白天上班,晚上就去医院陪床。虽然王吉军病得连腰都弯不下,他还是每天晚上坚持在医院门口等我。”回忆起往事,李雁历历在目。在她的精心呵护下,王吉军顺利出院,之后两人幸福地走进了婚姻殿堂。

起初几年,有了孩子的这个三口小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但随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丈夫王吉军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2004年,王吉军因为高血压,已经无法再工作了;2007年,王吉军出现胃出血、脑出血等症状。 2011年,随着病情日益恶化,他的肾功能严重衰竭,每隔一天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病情恶化,李雁也很害怕,根本不敢考虑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但在丈夫面前她从来没有露出畏难情绪,还时刻用言语和行动的力量支持鼓励着丈夫。

为了给丈夫治病,什么苦都不怕

丈夫每天要吃的药一共有18种,为了让丈夫按时准确地吃药,李雁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配药”。“他动过脑部手术后智力不是特别好,所以我要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再忙再累李雁每天都会早起,仔细将丈夫一天要吃的药分好,防止出差错。丈夫患病需要长期服药,身边也离不开人,身体疲惫、心理重负加上医药费带来的经济压力很大,无法想象李雁身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但她没有片刻停留下来,“我丈夫透析那几年,我生活的全部就是奔波在三点一线上:家—医院—超市(工作的地方)。”为了赚钱养家,她最多的时候一天在乐天玛特超市干过7份兼职,“因为满脑子都是赚钱为丈夫治病,所以真的什么苦和累都不怕。 ”

这些年为了给丈夫治病,李雁家中已经负债累累,光自付的治疗费就花了60多万元。为了省钱给丈夫治病,李雁双腿患有严重的半月板损伤,腿疼得厉害她也舍不得治疗,这一拖就是10年,即使疼痛也依然忍着为家劳碌。而这一切她都不曾告诉过王吉军,“如果告诉他,他肯定会自己不做手术也要让我去治疗,所以我向他传达的永远是积极的信息,不会让他担心其他的事。 ”

生活的苦和累,打不垮这个坚强勇毅的女人。2019年正月十五这天,丈夫王吉军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表示王吉军因多种并发症复发,情况十分危急,必须马上做心脏搭桥手术。对李雁来说,这是人生中最难熬、最痛苦的日子。在连续做了两次开胸手术后,丈夫的胸腔突然出现大面积出血,在重症监护室住了53天之后,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就连王吉军自己都选择了放弃。医生告知李雁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即使第三次手术,几乎也没有活下去的可能了,而且要花费高昂的手术费,最后很可能人财两空。听到医生的话,心理崩溃的李雁眼含着泪,一面给丈夫信心告诉他“爱能创造奇迹”,一面强打着精神对医生说,“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也一定要救我的丈夫,手术一定要做。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手术最终非常顺利,在李雁的日夜守护和积极鼓励下,丈夫竟然奇迹般地挺过来了。现在,王吉军的这例手术在医院已经被作为了典型的成功案例。丈夫恢复后,李雁对医生表达感谢,医生却感动地说:“因为你的不放弃,你丈夫才从鬼门关里捡回了一条命。”今年在崂山区第七届道德模范颁奖仪式上,正是王吉军的主刀医生、青岛市道德模范杨苏民亲自到现场为她颁奖。

我只是做了一个妻子该做的事

“无论如何,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都要救我丈夫,为此让我付出什么都愿意。 ”当死神来临,李雁硬是用自己的决心和爱将最亲的人拉回身边。在她看来,这只是自己分内的事,“我只是做了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但是她却对身边的无数好人充满了感谢与感恩,对社会、对国家充满感激之情。

“我很感谢女儿一直是我的‘主心骨’,她曾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主动提出提前工作来补贴家用;感谢给予我丈夫救治的每一位医生,是他们的医术和爱心给了我丈夫生命继续下去的可能;感谢政府医保政策对多年透析病号的帮助;感谢热心市民献血,支撑丈夫在重症监护室50多天的治疗;感谢亲朋好友和社区的所有关爱、帮助……”李雁用一颗善良的心记录着身边所有发生的好事和正能量,而她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予回馈。

现在对和王吉军一起做透析的病友来说,李雁就像他们的“领头人”。因为丈夫多年的透析经历,李雁熟练地掌握了化验单的阅读方法,每一项指标的高低都了然于心,因此她也经常帮助病友,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去寻医。病友都感谢地对她说:“遇到李雁太幸福了! ”在生活上,平时邻居有解不开的难题,也会跟李雁诉诉苦,李雁总会耐心地倾听宽慰他们,“我们家的事能影响很多家庭,让我感觉值得。 ”

“我始终坚信,爱能创造奇迹。 ”36年来,李雁就是丈夫王吉军的“拐杖”和“加油站”,在她的耐心搀扶、鼓励和照顾下,王吉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病魔,挺过难关。而她自己就算再苦再累都从未抱怨过。李雁的公公与婆婆也都年近九旬,看着自己的儿媳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他们感动万分,逢人就夸:“这么好的儿媳妇,她真是太不容易了……”李雁没有时间休息和停留,她说,“我要把更多的爱和时间留给丈夫,留给家人。”就这样,李雁用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

本版撰稿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实习生 郑晓琳 苏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