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出品,必属精品”的口号已经成为了诸多人心里的认知,尤其是近些年来央视不管娱乐文化还是新闻传播,尤其是在自家主持人、新闻记者的宣传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的大火的“央视四子”、王冰冰等等,他们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捧的对象,引起无数的人关注。我们不得不佩服央视评选人物的毒辣眼光,能够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之上大放光彩。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之前曾在央视大火的柴静,这些年来她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当然也可以说是她不得不退出大众目光。
在当年公知尚且还具有褒义之时,柴静便被称为了“公知女神”,因为她习惯于从下层的视野来讲述社会现实,尤其是将一些真实的故事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底层人民发声。当然,也正是这样的风格让她成为了很多人的关注对象,她敢于直言的精神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一时之间,她便成为了“著名记者”。
只是,随着自己名声的扩大,柴静的发言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她的发言也越来越大胆。2010年,她在采访丁仲礼院士之时表示了对西方国家提出的发展中国家极其不公平的碳排放指标,听到此的丁院士,立即怒批:“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除此之外,柴静更受关注的还是她的书《看见》,将自己采访底层人民的故事撰写出来,一度成为了年度热销书籍,当然,柴静本人因此也赚了许多。除此之外,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关注到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当时严重的雾霾问题,只是这个纪录片一出,就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她本人的一些偏颇,使得纪录片完全缺失了客观性。后来人们发现柴静的纪录片背后有着美国基金会的支持,更是让她自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另外,她本人就是个烟民,也是个碳排放者,又怎能大行其道的讲述环保,再加上她赴美产女的故事更是让人们对此前这位敢于直言的记者有了失望,她也从自己一手塑造的神坛之上跌落下来。
1976年1月1日,柴静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住的是祖上传下来的大宅子。当时他的父亲是从医,母亲是个教师,生活也还算不错。柴家在当地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她的曾祖父还是一个秀才,家学颇为渊源。她们整个家族居住在一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宅子里,古色古香的生活让柴静小时候的生活过得十分之充实。
1992年,16岁的柴静考上了长沙铁道学院,是今天中南大学的前身,学的是会计专业,也就是说她一开始的命运并没有和新闻扯上关系。在校期间,她感叹于校园广播的魅力,因此常常写稿投给广播站,当自己的文章从广播站传出之时,她有了许多的满足,这也让她开始与传媒有了联系。
三年后,柴静给当地一位很著名的电台节目主持人写信,她说:“尚能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这句话促使了这位名主持马上给柴静打了电话,让她去面试。幸运的是,面试通过了,柴静正式进入了媒体人的队伍,因为所学专业的不相适应性,柴静得一点一点去学校,每天去听CD、磁盘,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业务素养,很快柴静便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传媒业务。
后来,因为在电视台里表现优秀,尤其是再加上她温柔的声音,而且在当时电视节目十分有限,电台仍然是主要娱乐媒体的时代里,媒体平台专门为她打造了一档深夜电台节目《夜色温柔》,一时之间,很多人对于这个声音颇为喜欢。
依靠着优秀的个人能力,柴静很快在电视台之上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她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从一位普通的小主持人就升到了副主任,但这一切对于柴静来说并不满意,因为自己并非是传媒专业出身,在理论知识素养以及方法之上其实还有一些漏洞,所以她想要进一步地提升。为此,她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选择去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读书。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大胆的举动,如果继续在长沙的这个电视台待下去,她的前途依旧是光明的。
而为了保证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同时也是更能迅速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实践,她应聘了《三联生活周刊》,做了兼职记者,这对她的影响其实是较为重要的,帮她确定了之后想要走的道路。后来,湖南卫视改革,出台了一档叫《新青年》的节目。制片人找到柴静,于是柴静开始一边上学一边在电视台做《新青年》的主持人。她采访米丘、黄永玉、蔡琴、张朝阳、方兴东、吴士宏。而柴静的访谈确实让人能够看到她的魅力,讲故事与人物往往镌刻得让人难忘。
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之后,柴静对于《新青年》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厌倦,因为这样的工作对于她没有什么挑战,也不是她当初选择做媒体人的初心。后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改版,主持人白岩松缺少一个搭档,在制片人的推荐下,柴静获得了这个珍贵的机会。此时的柴静便是兼职了主持人兼记者的身份,这对于她自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对于她来说却乐在其中,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做媒体人的意义所在。
2003年,柴静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为了将真实的事件展现给大众,尤其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她7次前往重病区采访,和非典病人直接交谈,她展示了一个媒体该有的职业操守。
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柴静的勇气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她让众多人知道了非典背后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记者这个群体的伟大。2003年,柴静被评为“年度新闻人物”。
之后的柴静,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方向,做好记者,记录真实。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坚持做到一位新闻媒体人的职业责任,尤其是让人们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她愿意为底层人去发声,愿意去了解人们的辛酸与无奈,更为重要的是她也愿意去保护他们。
但2010年,柴静在采访丁仲礼院士之时,却让人看到了她的无知。
2009年的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关于气候变化会议。会议上,参与国家可谓针锋相对,各有立场。争论的焦点,都是围绕今后各国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首先,IPCC对发达国家的今后二氧化碳排放设定了量。所谓的IPCC,就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管理气候的一个权威组织。按照IPCC的规划,发达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25-40%的减排,到2050年实现80-95%的减排。尽管这一数字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为此付出了不少的牺牲。但丁仲礼院士却指出,这更像是一场发达国家的阴谋。
按照发达国家的意愿,他们个人的人均碳排放标准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按照其含义则是发展中国家稍微落后,自然是少排放一点。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的对话,因为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他们之前在百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环境破坏以及气体排放,为何现在又来严格标准发展中国家。
当时的柴静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她潜意识地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和所谓的主流科学界的结论是正确的。她甚至于支持发达国家提出的对发展中国家极其不公平的排放指标。对于此,丁仲礼院士并没有对她有所客气,而是直观指出,所谓的数据只是一群西方国家科学家们做出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建立在论证基础之上的科学判断。
同时,柴静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按照人均碳排放来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碳排放乘以人口基数,这个数字将相当惊人”。她对于丁院士提出的按照人均来进行碳排放的方式并不认可,而是相信西方国家的按国家排放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此,丁仲礼当时的回复是:“那我就要问你了,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可以说直接给了柴静当头一击,柴静一时之间也难以回应。
她试图从IPCC机构的权威性以及丁院士的态度、身份等方面来对她进行反击,觉得他的发言是否不适当。
只是,如今10年多过去了,丁院士因为自己为国家发言的态度上了所谓的制裁名单,而柴静却去到了所谓的西方国家。
当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对于柴静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她依然在央视之中宦海沉浮。
2013年,她出版了《看见》一书,书中讲述了她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的每个重大场合中的故事。另外,按其书中所说她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一时之间,《看见》被无数人所追捧,成为了当年的热销书籍,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各种舆论对她造成影响。
2013年年初,柴静被爆与摄影师赵嘉结婚,引发众多讨论。此后,柴静渐渐淡出荧屏。之后,人们却发现此时的柴静去了美国,并在美国生下一女,也就是说她的女儿,一出生便是美国人。
2014年,柴静从央视辞职,按其所说,她是要去往美国照顾自己的女儿。
而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让人们对她充满争议,这样一位人物真的是此前为底层发声的柴静吗?她口中的良知与道德怎么就在此变得一文不值,甚至于选择离开了自己的国家。
2015年初柴静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再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之中,而这次有力的作品更是让她成为了舆论的中心。
这部《穹顶之下》完全是柴静站在个人视角之下的一场发声。
在其中,她讲述了自己怀孕期间因为吸入雾霾导致了自己的女儿身患肿瘤。
先不说这样的论断是否成立,再说柴静本人就有抽烟的习惯,再加上她自己的工作习惯,是否真的如她所说是雾霾影响,一切都是没有联系的。
尽管《穹顶之下》刚出,便成为人们热切讨论的对象,因为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我们要重视的话题。只是,柴静本身的问题便是大力鼓吹于西方国家的治理经验,甚至于认为他们在治理环境的时候并没有造成所谓的GDP滞后,同时还在宣扬国外空气的新鲜。
其实,在这个105分钟的纪录片里,柴静引用了一个数据是将PM2.5的指数变化与死亡率变化放在了一起,尽管没有直接点出,但人们可以看到她将所谓的雾霾与死亡率联系到一起,这真的是合理的吗?
而纪录片之中,柴静大肆报道工业化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大规模的气体排放,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按理说柴静本人应该是一位环保主义者,而她自己却开着大排量的汽车,还有着抽烟的习惯,这难道不是她应该反思的吗?
一部《穹顶之下》,让柴静再次引发关注,但同时因为诸多有争议的话题,让她被更多人所抵触,尽管她想要引导所谓的舆论,但这次舆论并没有与她站在一方。
柴静从神坛之上跌落了。
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柴静的所为,这其实是难以衡量的。在她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之中,确实找到了诸多可贵的新闻材料,尤其是为真实发声的态度,让她收获了喜爱。但同时,她也习惯于从自身视野出发,讲述她认为的“真实”,不管是她在采访丁院士之中的无知表现,还是拍摄《穹顶之下》之时的一些荒诞之举,都注定了她做人上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