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是父母之乡,是我骨血所出之地。我一直游离于住地与苍南之间,却对她铭心刻骨,没齿不忘。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有人的记忆里都没有苍南,只知道我们的属县是平阳,而平阳是温州紧挨福建的一个县,温州是浙江的一个城市,浙江是中国的一个部分。1981年,苍南诞生了。外地长大的我们,将履历表上的籍贯一律改为苍南。
▲1964年,作者百日摄于温州照相馆
1960年代初,我生在原平阳县下辖的小镇金乡。北门大街上姑婆的一间陈旧瓦舍是我出生地。后移到菜场边夏家道坛(宅院)随祖父母生活。道坛紧挨着穿镇而过的鲤河,在我幼小的视界里,它总是这么清澈见底,熠熠浮动着波光。
河畔那“美人靠”的长廊下,不知哪一辈就已辟为菜场了。每日晨起,道坛外都是喧闹的市声,充满了烟火气。“城里话”(即金乡城内话)混杂着进城交易的闽南话(乡人叫“福建话”)、蛮话(乡人叫“乡下话”)在菜场独有的气味中交流,满满是童年滋味。
打记事起,最难忘的是夏日道坛里纳凉望月。乳色月光如洗,院中石板上搁着竹床,一袭童谣贯耳:“扇扇有凉风,日日在手中。年年五六月,夜夜打蚊虫。”玩伴们比赛着念诵“月亮光光,沙坡舅娘洗衣裳……”,念倦了不知何时睡去并被抱上床,醒来已是天光。
▲1977年,作者随父母西藏归来在金乡小学内插班读了三个月的初一(前排左四为作者)
1970年代初离开金乡,一直在西南边陲、佛光普照的拉萨成长。曾回乡插班读过几个月的初一,已是跟金乡有了一些心理隔膜的归来少年,但我依然对它的绿水青山、连绵瓦舍满含着美好的情感,血缘令我牵系它,认同它。
在拉萨读到高考。获知苍南从平阳析出,独立建县,于是我跟所有家乡人一样,由平阳人“转型”为苍南人。我的大学生涯与苍南同庚,迄今不辍,共度40年,是可以放在一起纪念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
作者父亲夏子朗、母亲汤玉娇结婚照
父母在苍南建县前一年回到家乡工作。每年暑假一到,我从秦川之上的咸阳城千里迢迢、风尘仆仆赶回金乡与西藏回来不久的家人们团聚。1980年代初的金乡已经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商标广告印制基地。急于挣钱的许多亲戚也汇入到广告业务行列。一回到金乡,人人口中离不开挣钱,家家户户改造成印刷作坊,日夜不停的压模机此起彼伏发出“哐当哐当”的轰鸣,这个传统小镇曾经藏着往日静谧时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街面散发着橡胶水的刺鼻气味,金乡摇身变作商标广告的集约化生产中心。很多人披金挂银,名牌加身,出手阔绰;豪车主人凭着高超驾技,也只能在护城河内侧稍宽的路面谨慎进出;一些发迹的金乡人去了上海、杭州、广州,并成为故乡永远的走失客。一下雨就泥泞不绝的金乡石板街路消失了;金乡人曾经清冽无比、水乡记忆的母亲河——鲤河消失了。1980年代,是金乡人苦拼苦干的岁月,是引领温州经济模式的日子,他们在彻底受益于改革开放实惠的同时,也渐渐走失了一个延续历史文化记忆的故乡!
但是,经历了八九十年代变革的金乡人,并没有抹掉情感深处的金乡城。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走得再远,最怀念的还是起于抗倭、清季兴儒、民国逐新、改开思变的6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吴侬软语般的独特乡音,是餐桌上那一盘令人垂涎的红红蟹脚,是百年“同春”扑鼻的酒香,是一大早从炎亭、石砰、舥艚、大渔挑到菜场的海鲜,是依然令口舌生津的蒸糕、阿麻冻、炒米,是八条雨巷里滴答出缱绻缠绵的乡愁。
▲金乡东门方宅(李士明 摄)
1987年作者曾在此举行婚礼
这个微雕一样的小城,总人口从来没有超过我谋职的大学。破敝不堪、几成危房的明清古建依然散发着人间烟火,涌进来、走出去的新老金乡人执拗地延续着小镇的方言传统。金乡精致的菜肴依然闻名遐迩,传统节日的热情没有减少一分,体现近代西方文化进入金乡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方宅,被怀旧的金乡人改做不断唤起乡土情谊的博物馆,它是这个古老小城与世界同步的建筑地标;沈泰丰、余家道坛如今也是古树新枝,走上网红路线,成为金乡行旅必至的黄金打卡点。
作为一个童年时代起,一直漂泊在省外的苍南人,还能磕磕巴巴继续使用金乡话与乡人对话的我,一直与域属苍南的金乡处于若即若离状态,不得不选择与故乡对望的姿态,这让我不再受到血缘与乡愁的牵绊,重新审视某条渐行渐远的乡思“脐带”与故乡“母体”的特殊关系。我发现,所谓故乡,既是父母之乡,骨血之乡,也是地域身份与文化认同之乡。明初建卫时,金乡只是所有涌入而来的各省戍边官兵临时客居之所,600年间它却成了这些他乡人重建的“故乡”。所以故乡是个很不可靠的概念,就像40岁的苍南和3岁的龙港,就像改革开放后入籍他乡的苍南后人,故乡只是祖籍地的代名词。
▲金乡北门(望京门)
有一年我在台东海岸旁邂逅一对年届九十的老夫妻,各自坐在轮椅上,他们的子女听到我大陆口音,主动与我搭讪,知其父母为1949年入台的湘籍老兵。我问他们是否回过大陆,答曰:“回不去喽!”湖南是二老的故乡,但只是其子孙的祖籍地;我有一友人,父亲是苍南人,很早在福州打拼,邂逅了因两岸突然分治而无法回去的台湾女子,遂结为连理,福州不是他们的故乡,却成为其子孙的故乡。
但渺小的人总是不得不活在“认同”中,没有心理维系就没有值得情感皈依、灵魂安放的所在。所以“故乡”是一个变迁着的、有形的“认同”实体,任何一次来自行政方面的拆迁、解构、重组、易名,多多少少都会动摇你对故乡的认知。所以,作为行政意义上的苍南,她一百多万的人口维系着走出去、留下来的苍南人的情感皈依和如烟往事,她已然成为一小部分人的“实体故乡”,更成为一种类似灵魂文脉那样的剪不断理还乱“心理故乡”!
苍南已非我女儿的出生地,内人是父籍焦作、母籍岳阳的陕西人。因为父母和兄妹长居苍南,数十年间,我利用寒暑假往返于工作地与苍南之间。以前是咸阳至苍南,后来是厦门至苍南,所以我可以断断续续观测、回眸这个叫做“故乡”的地方。放在中国的版图里,苍南不过是一个不大的县份;以全球视野观之,苍南不过是沧海一粟,地球小点;但对于食于斯、居于斯、殁于斯的苍南人而言,苍南就是他们眼见为实的“大世界”,所以,任何一个故乡,都不可小觑。
▲金乡西门大街(蔡进拉 摄)
因为父母长住龙港,兄妹住县城灵溪,所以并非每个寒暑假我都会回金乡。即便抽空返回,亲友们也是变着法子、换着地方陪我走比金乡更大的故乡,她们是烟雨玉苍、山水桥墩、隐幽碗窑、海鲜炎亭、蜜柚马站、仙踪五凤、逶迤矾山,是温州南界历史文化重镇的苍南,也是山海环抱、人来客往、商旅寄居、日新月异、崇文重教的现代苍南。
苍南是所有跟她有关系的人的代名词,我也不脱干系;苍南的命名比我的姓名还小18岁,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
苍南既然由不得我作为故乡去选择而成为一种满含乡愁的宿命,那么我能做到的,仅仅是伸出双臂拥抱她的热情接纳,并致以深深祝福,久久回眸。
——写于苍南建县40周年之际
作者简介
夏敏,1964年出生,苍南金乡人,现为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间文艺学、文化批评、明清域外汉文典籍研究。出版有专著7部,散文集1部,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主办单位
中共苍南县委宣传部
图片提供
夏敏等
责任编辑
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