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一些特殊的地名,听起来是非常厉害,不过这些地名却不是固定的,比如王昌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一直有着不少争议,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名叫龙城的城市,被称作龙城的众多城市中最为出名的是晋阳古城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阳就已经非常出名了,曾经的赵氏家族靠着晋阳的坚固,顺利打败智伯瓜分晋国。晋阳是太原的一种别称,隋末,李渊就是在太原起兵,以这里为核心,成功夺取了江山。安史之乱的时候,唐朝也是依靠着太原的坚固,成功避免了叛军打下北方。唐朝灭亡之后,国内陷入到了五代十国混乱更替中,其中唐、晋这些政权都是以太原为核心建立的。
宋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北汉以晋阳城为据点,成功抵御了宋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宋朝经历两代君主的努力,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才打下晋阳。可赵光义在取胜之后,就让人毁掉了这座著名的古城,根据《宋史》记载:“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堕其故城。”此后宋朝在晋阳城旁边再建了一座太原城,可修建的太原只是一座小城,失去了之前晋阳城的作用。
赵光义毁掉晋阳的原因
一、防止藩镇造反
根据赵光义《禁毁晋阳城诏》记载:“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使奸臣贼子违天抗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
其实不只是五代,像南北朝、隋末这些乱世,晋阳都会诞生一些割据政权,这里有着地域优势,不仅能覆盖整个北方,还非常险要,经历人们代代修建之后,晋阳已经成为防御能力非常强的大城。它不仅是北部防御外族的要塞,还是中原地区的屏障。有着“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美称。
在乱世里面谁都会想要得到这样的根据地,当时宋朝刚刚消灭了这些割据政权,可国内并不安稳,像蜀地,还有南方的一些地方爆发了内乱,况且北汉这里有契丹人的支持,一直抵抗了那么长时间,自然就有着极为麻烦的反抗势力。宋朝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打下晋阳,他们自然就担心有人继续依靠这里来割据一方。
二、泄愤
赵光义不是一个能沉得住气的皇帝,他继位之后,自己想要追上哥哥,自然就要做出一些事业来,北汉本身就是被赵匡义给打得没有抵抗能力,被灭掉是迟早的事情,赵光义当然就想要尽快把这个国家给灭掉,没有想到对方会抵抗这么激烈,他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打下来,刚刚自我感觉良好的赵光义自然是不会接受的。
在古代,由于士兵们大部分都是农民组成的,也没有受到什么专业训练,因此士兵们非常不稳定,包括很多的将领,对他们来说,围城的时间过长,反而会让士兵们更加容易崩溃。宋军几次攻击北汉,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费了这么大力气都没有打下来,别说是赵光义了,就是底下的这些士兵将领也都憋着一股火。
在古代打赢之后,屠城屠杀俘虏的情况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赵光义需要给士兵们一个交待,缓解他们的愤怒和不满,晋阳城对于赵光义来说肯定是没有那么重要的,他当时没有意识到晋阳的重要性,否则也不会为了泄愤就废掉晋阳。
赵光义毁掉晋阳的后果
一、宋朝北部防线崩溃
晋阳在北方是非常关键的防御要塞,失去了这里,就失去了一个牵制外敌的据点。本身宋朝就已经没有燕云十六州,后来宋对于辽金这些政权,防线是布置在河北等地,那就更加需要处在北部中心的晋阳提供掩护,这里处在最高处,可以利用山势俯视关西、河北这些地区。
如果不打下晋阳,辽金这些政权的军队就无法长驱直入威胁到开封。宋朝的北部防线依旧可以保证强度,可随着晋阳城被焚毁,后来建立的太原没有那么好的防御能力,之后宋朝被灭掉的过程中,太原保卫战成为重点,可由于太原城小缺乏物资,最终太原无法抵御住金军的攻击,北宋灭亡成为定局,围攻太原的金人也看到了昔日晋阳城的遗址,他们就表示要是晋阳城仍然还在,他们还真没有办法打下这个大城。
二、宋朝失去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希望
太原的防御作用非常明显,但同时它也是一处重要的战略据点,像唐这些政权对付外敌为何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就是由于他们能更好利用一些重要的据点,晋阳可以囤积大量的物资,这里还有着供养骑兵的地区,从晋阳出发,北部可以直接就从大同到达草原,东部可以顺利抵达幽州等地。
比如宋太宗在拿下了晋阳之后,就立马带着人去攻击幽州等地,他们的军队很快就到达幽州城下,辽军一点反应都没有,可见太原的地理优势有多么大。宋军一直无法拿下燕云十六州,就是由于他们在北伐的过程中,重心只能是放在幽州等地,这就很容易被辽军防守住。
宋朝的太原城无法支持大军的出征,因此宋军在西线是可以发起一些攻势,只是自己的军力优势不大,无法给辽军造成威胁,要是晋阳城仍然在的话,就可以支撑起大军的征伐,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可能性也要更大一些。
赵光义还是太过短视了,凭心而论,他作为一个守成君主是没有问题的,自己擅长文治,只是他在军事上确实是差了些,没有什么战略眼光,这也给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不少隐患,除了晋阳城外,他还西部毁掉了夏州城,宋朝连续失去了北部与西部的两处军事重地,这就导致了宋朝一生军事疲软。
参考文献《宋史》《禁毁晋阳城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