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辽沈战役打响前,国军将领误判东北野战军不会南下打锦州

北宁铁路(简称北宁线),西起北平,东至沈阳,大部分路段沿渤海湾蜿蜒伸展,横贯狭长的辽西走廊,全程800多公里。沿线有天津、塘沽、秦皇岛、榆关(山海关)、锦西、锦州、沈阳等重要城镇,是连通华北、东北两个地区的交通命脉。在这条路段上,锦州扼守辽西走廊北端,连山望海,成为联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重镇,是东北国民党军退入关内的陆上必经通道。

由于锦州具有如此的重要战略地位,因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仅在明末清初的40余年间,这里就曾发生过90多次争夺厮杀,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孙承宗、袁崇焕、多尔衮等一代豪杰的表演舞台,最终以著名的松锦大战明军主力部队被歼、锦州陷落而告终。历史进入1948年后,国共内战已形白热化,首先在东北演变成为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打响前,国军将领误判东北野战军不会南下打锦州

为了保持华北与东北的陆上联系,国民党军统帅部成立了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任命原陆军副总司令兼胶东兵团司令范汉杰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统一指挥卢浚泉第六兵团所属的第54军、第93军、新5军、新8军,共14个师约15万人,防守义县至山海关一线。另外,傅作义的华北“剿总”所属第13军、第62军共6个师部署于承德、唐山至昌黎一线,与范汉杰部相衔接,互为呼应。

范汉杰上任后,即将部队摆开,以6个师守锦州,1个师守义县,1个师守高桥,3个师守锦西、葫芦岛、兴城,3个师守山海关、绥中,形成了以锦州为中心,锦西、义县为外围,兴城、绥中为连接据点的防御体系。其中锦州的地位最为关键,该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国民党军又历经两年时间多次施工作业,修筑了环城十余里的土城墙和大量水泥工事、地堡群、火力点、独立支撑点,城外围密布外壕、铁丝网、鹿砦和地雷区,构成了点点相连、以点制面的全纵深防御体系。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于1948年8月到锦州视察时,也对锦州的城防工事非常满意,多有赞叹。由此,锦州的城防工事号称是“铜墙铁壁般的坚固”。

辽沈战役打响前,国军将领误判东北野战军不会南下打锦州

在当时的东北战场态势下,卫立煌认为,长春孤悬于解放军的包围之中,沈阳国军又不能眼看着共军的圈套去北上救援,其前途实在堪忧。而锦州东邻沈阳,西接北平,一旦有事两边都可以出兵救援,海上也有进出通道,地利充分。加上锦州城防坚固,解放军的炮火未见有多么强大,攻坚能力不足,一年前打个四平都那么困难,现在想攻锦州更是难上加难。

范汉杰也认为,锦州地处辽西纵深,东西均有强大兵团呼应,解放军如想来攻,就需要远道南下,将侧翼敞开给沈阳国军重兵集团,后勤补给不易,又顿兵于锦州坚城之下,实在是一步险棋,其断不敢走。十有八九,解放军还是要先打长春,徐图沈阳,锦州没有多大危险。

辽沈战役打响前,国军将领误判东北野战军不会南下打锦州

然而,无论是卫立煌、还是范汉杰,都没有想到,解放军统帅部会有那么大的气魄,敢于驱动东北野战军主力置后方于不顾而将重拳砸向锦州。蒋介石倒是根据各种情报判断解放军有可能南下北宁线实施大动作,提前就警告过范汉杰,要他早做准备。然而范汉杰沉浸于乐观之中,并没有把蒋介石的警告太当回事,甚至还把夫人也接来锦州,准备长住下去。然而,大祸临头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