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龙袍是皇帝特有的朝服,衣袍上绣着龙形图纹,所以又称为龙袍,也称为龙衮,正所谓一代朝廷一代臣,随着朝代的更换,封建旧王朝的制度也在改变,就连最基本的服饰也会变。
古人通过不同的服饰,来区别身份地位,即便是服色也十分的讲究,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因而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像是春秋战国时,人都以四季的区别服色,春青、夏赤、秋黄、冬皂四种。
正是这种严格的规定,就连皇帝的服色也会跟着变,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变化,根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进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
九在历代帝王当中代表着“九五至尊”,在《周易》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就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达到了最高峰,因此在皇室当中,九和五这两个数字都代表着尊贵。
不过,也有例外,明朝皇帝的龙袍就多于九条,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外,龙袍除了龙纹之外,在选择色彩方面也十分的讲究。
那么疑问就来了,秦始皇的龙袍为什么是黑色的,其余人为何不敢穿黑色龙袍?这还得用五德来做一个基本解释,五德在阴阳家、儒家、兵家的解释各有不同,阴阳家指土、木、金、火、水五行之德。
阴阳以五行相生相克,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观念说明历代王朝的更替和制度的变化,这种说法被秦始皇所推崇,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周代皇帝使用的龙袍是红色,在五德当中,为火,与火相克的是水,也就是黑色,秦始皇就使用黑色龙袍,不过秦代统治的时间非常短,服色并没有在秦国推行起来,所以除了秦始皇之外,其余人还是沿用战国时代的四季服色。
到了汉代以火为尊的红色又被推行起来了,直到隋文帝第一次穿上了黄色龙袍,黄色为尊的观念就在后世传了下来,历代皇帝虽然可能会想穿其余的颜色的衣服,就跟我们现在的想法一样,换换形象什么的。
但皇帝是一国之君,形象不是说换就能够换的,皇帝代表的国家,秦始皇的黑色龙袍以及汉代的红色底纹龙袍都是跟随着五德,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唐朝的政权无不表现着强大,所有在服饰上同样要表现出繁荣的气息,唐、宋、元、明、清,不管是龙袍还是平常人的服饰,都在发生着改变,就好比时代在发展,我们身上的衣服也多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