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大学生会借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情绪,60%以上受访者认为表情包便于表示友好并且习惯通过表情包缓解尴尬。 年轻人自有一套社交语言密码。对他们来说,文字是理性的,表情包是表达感性的最好方式,是跨语言和纯粹的。
有了表情包,一些自称“社恐”的年轻人成了上下翻飞的线上社交小蝴蝶,有时营造了人狠话不多的气场,有时又成为复杂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一道面具,通过自嘲和解嘲,宣泄负向情感,实现自我疗愈。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表情包的生产与分享之中。
图文符号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严肃的话语方式,为年轻群体的表达带来更大的自主性。这种在表达中的反客为主,是年轻一代所乐在其中的。 年轻人的表达值得理解。
但我们也需看到,在大规模使用表情包表达情绪的今天,语言组织能力的退化也值得警醒。字斟句酌,是一种训练。由图像信号传达语义,较之更加抽象的文字符号,有便捷、直接的优势,但是正如文字脱胎于图像一样,对复杂事物、细腻情感、深邃思想,图像力有未逮。
图像为代表的的表情包终究只能是正常文字表达在特定圈层的一种补充。年轻人更应重塑语体意识,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有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当表情包已经强势地在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警惕与反思显然不能缺失。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