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24 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 ADL 学科前沿讲习班《自然人机交互方法、技术与应用》邀请了国内人机交互领域的专家,从自然动作的建模和优化、触觉交互的关键技术、认知行为智能计算和交互自然性的心理学理论等方面对人机交互自然性的计算原理进行剖析,涉及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多方面的内容。
在为期两天的《自然人机交互方法、技术与应用》ADL 学科前沿讲习班,数位国内人机交互领域的专家,从多个维度和层面详述了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这些专家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党校,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益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喻纯,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向红。他们针对人机交互的各个细分领域,介绍了目前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成果。
王党校不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还担任 IEEE 触觉技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常委。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力触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机器人学。
在此次讲习班中,他从人的五官感觉出发,介绍了触觉人机交互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框架,并且以视听触反馈口腔手术模拟器为例,介绍触觉人机交互在动作技能学习方面的应用和关键技术,包括力触觉反馈装置、力触觉合成方法、力触觉测量感知等关键技术。他还讲到了触觉交互目前的一些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陈益强
作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益强研究方向为普适计算和智能人机交互,侧重于用户行为智能感知和理解。
现场,他特别举例说,跟医院的合作中,当他询问医院的需求时,对方并无法给出一个量化的结果,而他们针对医生对病人常规问题的设置,如今天是否有大便,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次报告中,他主要介绍了数据驱动的认知行为计算模型和方法,并且从数据获取,模型构建,关联分析三部分展开。
喻纯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现任CCF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他的研究课题主要为人机交互自然性的计算原理和优化方法。
尽管鼠标、键盘已经是我们日常离不开的人机交互方式,但触摸屏让交互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学术界和工业界还在探索其他的一些交互方式,如手势识别、语音,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交互方式最好,什么才是最自然?在此次课程中,他介绍了自然交互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一些代表性工作,并且具体讲解了动作交互中用户行为建模和意图推理方法。
孙向红:面向人机交互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与启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院孙向红的研究领域为人机界面设计与评价、驾驶行为、心理负荷与情景意识等。
和其他专家围绕技术层面展开议题有所不同,孙向红从心理学的方向出发,介绍了心理学对人机交互研究的重要性,人的心理状态是如何影响交互界面的设计。她重点解释了与人机交互有关的一些心理学原理,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具身认知、应激决策、认知建模,交互自然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发现。
机器如何帮助人类工作的更有效率,对人机交互方式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此次讲习班上,有的学员也在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现场与专家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本文作者: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