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都说云计算已经走过上半场,进入下半场,上下半场的切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显示了云发展从快速提出到逐渐成熟,从只是单纯地探讨概念到部分应用切实落地的过程。面对云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企业云转型等诸多现象,我们更多认为云计算工具的属性重于概念或者说信仰,毕竟诸多企业在云领域竞相追逐可并不是不计回报的盲目跟随,不是为了“上云”而“上云”那么简单。换句话说企业在云领域的成绩还是要通过以云为核心的产品或者应用来彰显,可见云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
就像北京供销科技CEO王帅宇博士所言,云的价值在云上,而不是云本身,这个结论被业界越来越多的思考观察者和实践者所接受。云好像是一个工具,创造的价值集中表现在应用上,但这个表现可能是在大数据领域,也可能在人工智能的相关产品中,但确定不变的是价值的产业链核心越来越向云上迁移。
王帅宇博士在2017全球云计算大会上演讲
这样延伸来看,如何充分发挥云的价值成为企业取得“云成绩”的关键问题。是凭借猎枪捕获手到擒来的猎物?还是通过辛勤耕种得到丰收的果实?判断依据还是来源于企业自身以及不断的实践。
如今企业云转型是个被广泛热议的话题,我想除了企业自身内部的架构进行云化部署外,例如制定企业云化过程中的系统解决方案,考虑哪些上云,哪些不上云,哪些上私有云,哪些上公有云等,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自身业务“离云更近一点儿”,从北京供销科技的云实践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王帅宇表示:“我们需要从行业变成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把能力向外输出。将自己在垂直行业表现的能力输出给产业界,变成产业云的形式,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云计算从仰望星空变成脚踏实地,结合自己的产业与优势做到知行合一。”
据记者了解,供销科技在产业云的部署上主要侧重金融云、健康云、农业云及电商云。在采访中,王帅宇认为供销科技选择部署金融云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企业多年的积淀与优势。例如,金融有特殊的行业特性,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被选为合作伙伴,挑选合作伙伴的时候更主要是以产业经验为标准,行业基调以稳为主,不会刻意追求新技术和新产品,这是金融的特性。不像很多企业提供云平台时没有经验积累,供销科技通过经验打磨出来的产品是天然的产业优势。供销科技作为为数不多涉及金融领域的一定体量的国企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信用背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AA+级的评级使其有良好的信誉,这是身份的优势。
此外,供销科技无论是招聘还是企业管理都有市场化的一面。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作为初创公司,供销科技快速走过从0到1的过程,一方面是企业在资金和国有企业身份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吸引市场化人才的机制。“我们做金融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银行业的高端人才引进来。”王帅宇补充道。在提供增值服务方面,金融企业客户会有属于自己的机柜以及服务器,专门的IT运营服务、云平台等,供销科技专门打造这样的基础设施来获得更多可靠的支持,这也是优势之一。此外,王帅宇补充,集团于2015年12月成立,新公司敢用最新的技术,可以做到与国际最新的技术接轨,也是助力发展的一方面。
从供销科技深耕行业云来看,辛勤耕种获得丰收果实显然是云计算下半场企业致胜的上上之策。在“深耕”过程中,从全局出发至关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积累,形成可塑性的产业链条。对于供销科技,无论是始终贯彻集团“3+10+X”数据中心集群布局建设的思想,还是积累城市级别数据中心落地经验并完善数据中心节点,获得CDN运营牌照以及布局海外业务等,这一系列的尝试都有助于激活产业链发展,不单纯着眼于狭隘的云发展,更是资源的有效整合。
“今天的市场中,有三种通往混合云的路径。第一是从公有云到混合云。我们也看到公有云的巨头在逐渐转型;第二是私有云到混合云,因为客户对公有云的需求导向,让私有云的玩家也开始建立公有云。”王帅宇认为,这两种进入混合云的模式都是对的,“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在进入混合云之前,你必须对一种云服务是有足够理解的”。唯一不可能的是第三种方式,“没有做过公有云或是私有云,直接来提供混合云服务”。试想不了解行业,也就无法结合自身优势开启个性化的云路径,而云计算落地也就无从谈起了。如今云市场经过上半场的厮杀后,下半场不会再有资本驱动创业的功利性导向,“深耕细作”或将成为最有价值的武器。
本文作者:刘晶晶
来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