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源码、软件、开发板等资源,可移步博客同名QQ群/TB店铺:拿破仑940911)
在Z-Stack协议栈中,对于按键的检测,分为两种不同的机制,分别称为“轮询模式”和“中断模式”,类比单片机中的按键检测,还是很好理解的。但是相比我们之前所学所用,Z-Stack协议栈中的按键检测实现还是相对要复杂一些的。
本节将分为4点详细讲述Z-Stack协议栈中的按键检测机制:
1、按键检测机制选择——“轮询模式”or“中断模式”
2、轮询模式
3、中断模式
4、HalKeyInit( )
实际运行过程中,按键检测到底工作在哪种模式,由InitBoard( )函数中下面这句代码决定:
HalKeyConfig( )函数中的第一个参数,若是HAL_KEY_INTERRUPT_DISABLE,则是选择“轮询模式”;若是HAL_KEY_INTERRUPT_ENABLE,则是选择“中断模式”;由上述代码可见,Z-Stack协议栈中默认使用的是“轮询模式”。具体是如何实现的,详见HalKeyConfig( )函数中的实现代码,该函数主要功能如下:
(1)指定按键回调函数为OnBoard_KeyCallback( ):
(2)如果要“使能中断”,则进行相应的中断配置(如配置触发边沿、清除中断标志位等):
(3)如果不“使能中断”,则向硬件抽象层任务(Hal_TaskID)发送按键查询事件(HAL_KEY_EVENT),触发一次按键查询:
(1)上面已经提及,Z-Stack协议栈中默认使用的就是“轮询模式”,第一次触发硬件抽象层任务(Hal_TaskID)中的按键查询事件(HAL_KEY_EVENT)后,随即也就触发了间隔为100ms(1秒10次)的定时按键检测(循环调用HalKeyPoll( )),故称为“轮询模式”:
(2)在HalKeyPoll( )函数中,对各个定义的按键状态做完检测之后,即调用前面指定的按键回调函数OnBoard_KeyCallback( ),对键值做进一步处理:
OnBoard_KeyCallback( )函数的代码如下,可见其中又进一步调用了OnBoard_SendKeys( ):
在OnBoard_SendKeys( )函数中,最终将键值(keys)封装成了一个keyChange_t类型的数据包,发送至了registeredKeysTaskID任务:
至于registeredKeysTaskID,其实就是在RegisterForKeys( )函数中被赋值指定的:
而调用RegisterForKeys( )函数,则是在我们的应用层任务ProjectApp中,也就是所谓的“注册按键”:
(3)紧接着,我们的应用层任务ProjectApp就会收到键值所在的数据包,具体处理键值的代码如下:
具体ProjectApp_HandleKeys( )这个键值处理函数实现什么功能,就完全取决于大家自己啦~
(1)在InitBoard( )函数中调用HalKeyConfig( )时,若第一个参数填为HAL_KEY_INTERRUPT_ENABLE,则会自动选择为“中断模式”;
(2)在“中断模式”下,一旦按键所在IO口产生了外部中断,程序便会立即响应,调到对应的中断服务函数中(以P0组IO对应中断为例):
Z-Stack协议栈中关于P0组的中断服务函数已经编写好,我们只需关心其中的halProcessKeyInterrupt( )函数即可:
在halProcessKeyInterrupt( )函数中,首先对按键引发的外部中断的有效性进行判断,若有效,便也会如“轮询模式”下一样,向硬件抽象层任务(Hal_TaskID)发送按键查询事件(HAL_KEY_EVENT),触发一次按键查询。不同的是,这里是延时HAL_KEY_DEBOUNCE_VALUE(25)毫秒之后再执行,这里的延时可以起到“消抖”的功能!
(3)延时HAL_KEY_DEBOUNCE_VALUE毫秒后,程序运行到了硬件抽象层任务(Hal_TaskID)的任务处理函数(Hal_ProcessEvent( ))中的HAL_KEY_EVENT分支,后面的代码原理就和“轮询模式”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了!唯一一点不同是不会像“轮询模式”下那样触发间隔为100ms(1秒10次)的定时按键检测。
不管选择的是“轮询模式”还是“中断模式”,在系统真正开始进行按键检测之前,一定都要对按键所在IO当做是普通IO口来进行相关初始化,对应的函数是HalKeyIn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