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随心
竹竿巷,明清时期在德州城的历史上露过峥嵘,它不仅是个竹类码头和竹器市场,而且,因它靠近“董子台”等名胜古迹,并且出了几个名人。虽然,清雍正、乾隆年间运河改道后,它们就丧失了当年的辉煌,可在德州城的史学界却一直对它们另眼看待。
竹杆巷的起始
民国二十年(1931)德县政府编制的街道名称中,第八镇辖大竹竿巷街、小竹竿巷街和南上沿街。
1984年《德州市地名志》载:“竹竿巷:位于丰华街道办事处辖区西部,北起迎宾路,南至老旧河,南北走向,长101米、宽2米,属工农街居民委员会。据《州志》载:“万历四十年(1612年)御河西、徙浮桥、立大小竹杆巷,每遇漕船代货发卖逐成市鏖,”得名。1946年德州解放后并入三联街,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改为工农街,1981年经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复为竹杆巷”。
由此可知此处原为三个街巷名,为何1981年只复为“竹杆巷”一个了哪?
实际,自1959年后,原来的“大、小竹杆巷和南上沿”,就只剩小竹竿巷南头的一少半了,即从迎宾路西斜向旧河海子不足五十米。这是为什么哪?
原来,明代所立大、小竹杆巷时,它们的定位是以旧运河的走向为依托的,它们与运河堤形成了直角,故均为东北西南向的斜向街巷。而1959年开拓的迎宾路,几乎是正南正北向的,故它在经过大小竹杆巷时,不仅冲掉了整个大竹竿巷,也冲掉了小竹竿巷和南上沿北头的一部分。故只剩下了“小竹竿巷”南头的一小部分。所以,1981年恢复街巷名称时只有竹杆巷一个名称了。
1959年前,大、小竹竿巷,都位于顺城街与剪子股街中间,向西通往运河大道的路南(现天衢路南部),而且它们的地基都高于该路面1.5米以上(属德州城“路低房子高”特点),当时人们为了宅院的安全,就在这个土坡边上用砖砌上了约两米的墙。这样除了两条斜坡外,其他地方人们就不易上去了,雨水也冲不坏沿子了。
大竹竿巷位于小竹竿巷东,长约百米多、路面宽四米左右,南头频临旧河海子,北头系可走车辆的土坡道与通往运河的大道连接。街道两边多是高门大户。
小竹竿巷走向几乎与大竹竿巷相同,长不足百米,路面最宽处两米半。巷子两边的住户多为临街房且个别还有板搭门。在北头坡道顶端立一简易的木制过街“牌坊”,上写“竹杆巷”三个字。该处斜坡系较陡的砖砌坡道,车辆上下较困难。
南上沿:在小竹竿巷中间路西靠北的部位,有一条向西约两米宽的小胡同,原来它是通往柳湖书院的路,胡同两边均是住户。故从大道上看这里几乎都是房子的后檐,很少有院落的大门。因它处在通往运河大道之南,且位居高出地面约两米的高沿之上,故被称作“南上沿”。即德州城著名的四沿(南上沿、南下沿、二道沿、妈妈沿)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至清末,南上沿的地平面与柳湖书院基本上是持平的。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德国人修津浦铁路时,将柳湖书院残留的地基,挖成了低于南上沿地平面三米左右的洼地。故德州城解放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南上涯西头是个断头的大陡坡,有处宅院离陡坡不足一米,故让人们感到奇怪。
迎宾路开通后,这个半截的竹竿巷及其遗留下的部分居民,一直坚持到2012年,时因城市建设而全被拆迁了,从此“竹竿巷”就在德州城的版图上消失了。
竹杆巷因何而出名
人们会说:大、小竹杆巷是德州城西运河上的竹器码头,而且还是竹器加工和零售、批发的市场,故闻名于世。这只是其一,真正让德州城大、小竹杆巷而闻名于世的应是周围的景观和在这里居住的几户名家、几位名士。
竹杆巷道北便是“安德水馆驿”,运河没改道前,系进出京城的官吏们住宿休息的驿站。它的周围有闻名于世的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米市清真寺、九达天衢牌坊和数帆亭等著名景点。故从运河或陆路进出京城的大小官吏、文人墨客、富豪商贾无不来此观光、游览或拜谒董子。就连乾隆皇帝也为此写下了:“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等赞美的诗句。除了这些景观外曾在此居住的名人更是为它增添了光彩:
其一田家:德州田氏家族的远祖田畹,于明洪武年间由河北省枣强迁来德州城落户。他家先居南关,后迁竹竿巷,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田家迁往吕家街卢家的老宅院。
到清末,田氏家族在德州已传至十六代,其间共出了进士六名,举人两名,系德州城少有的“一门六进士”之家。其中田绪宗(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田雯(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田需(清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三人都是在竹杆巷居住时中的进士。田家搬往吕家街时,田雯已居高官之位了。而田家的著名诗人:田张氏、田雯、田需、田霢、田肇丽、田同之等,也多出于居住竹杆巷之时。
而其中田氏家族的代表人物田雯,康熙皇帝曾赐“寒绿堂”匾额对其清廉做官的赏识和肯定。其为康熙朝金台十子之一,著作颇丰,被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有 《古欢堂文集》 12卷、《古欢堂诗集》15卷、《长河志籍考》10卷等。他就是从竹杆巷走出的二品大员、德州先生,故可以说田家起家于竹杆巷。
其二萧家:萧家原籍系辽东铁岭卫人,萧时亨袭职指挥佥事,明“崇祯五年(1632)寄德州卫支俸,因家焉,居西关之竹竿巷。”萧惟豫于明崇祯九年生于竹杆巷,自幼素有气节、聪明好学。清顺治戊戌科(165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癸卯(1663年)直隶武乡试正主考;内国史院侍读;提督顺天等处学政。萧炘,萧惟豫曾孙,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官至京都巡城御史。
萧惟豫 “洁己惜士、秉正无私、奉公克己。”故遭人“阴肆挤陷”。当其将晋职国学祭酒时,萧翰林却“力乞终养以归”。清康熙丁未年(1667年),萧惟豫请告旋里时,家中仅 “图书数卷,外无长物”,使那些污陷绯谤他的人,“而卒无瘢可索”。他租赁一条小船,装载全部家当,启程时他对天祷告:“若某有金载于舟,此舟当沉深渊中……”结果船未到德州盘缠就已用尽,使他“窘若穷途”。朝官翰林竟清贫到如此田地!系德州历史上著名的廉吏。
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一月,康熙帝南巡(视河工)回京驻跸德州时,召见萧惟豫并蒙赐御书一幅。萧维豫也系著名诗人,如他在《食菊芽》诗曰:“香到喉间是菊芽,野疏至味足贫家。虽充枵腹还须俭,留待篱边秋放花。”其留有诗集 《但吟草》四卷。
其三冯家:冯家族籍即墨,明初迁德州,冯仲选时落户董子祠侧(南上沿),清顺治八年(1651)冯仲选中举人,冯家始入仕宦之家。之后冯家先后出了一名进士、两名举人,其仕途也较顺利。如其代表人物冯廷櫆,系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二十三年(1684)授官内阁中书舍人,掌宫廷典籍事。可冯家却一直为书香寒士之门,其家族在德州城竹竿巷一带却默默无闻的居住着。
冯廷櫆,字大木,清顺治六年(1649)生,“幼号奇童,读经史诸书,寓目不忘,义理了彻,别具会心,乡先达惊其才……。系清中期全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但他性情孤高寡合,不喜结交权贵高门,他平生深契者惟赵执信,其诗孤峭亦相类,识者以为《骚》之遗也,殁后散佚。留世五百篇,名《冯舍人遗诗》。
赵执信在为其诗集作序时说:“渔洋遂欲裒两人酬唱之篇为“二妙集”行诸世,先生与余并辞,乃止。盖渔洋公方为诗坛盟主,前所推引者“十子”,而山左居其四,四之中,德州居其二,则田山姜侍郎、谢方山郎中也。先生为州里后进,以清才健笔,绝尘而奔,一旦争长,且抗行焉。渔洋公色飞心动,终不能罗而致之门下也。”
其四田霡:田雯之弟,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生。授堂邑县教谕,以病未赴。而田霡在大竹杆巷的故居里,修数帆亭、种菊、赋诗、召开诗会等。他晚年自号“菊隐”,留下《菊隐集》一卷。他赋诗曰:“避喧自到山中住,看我何如宰相尊?休笑生平无事业,十年种菊数千盆。”
田霡系著名的布衣诗人,在清初“神韵”派的诗人之中可称为宗匠,除《菊隐集》外,还着有《三韵摭言》《南游稿》等。其中《鬲津堂诗集》,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王士祯为之作评序,并被收入《四库总目》传于世。
到了民国时期,大竹竿巷的马家、白家等大户也曾名震州城,街两旁高雅、宽敞的大门楼一座接着一座,整条街呈现出富有的景象。
因在竹杆巷附近有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安德水馆驿等文化名典景观。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先后出了六名进士、三名举人,故在明清时期这里可谓德州城的文化高地也。难怪被称为海内宗匠的文学家卢见曾,他在《竹竿巷》诗中说:“乔木交枝荫水涯,萧田连舍剧清华。竹竿也似乌衣巷,只剩寻常百姓家。”
德州的竹杆巷兴盛于明清,清乾隆二十八年运河西移改道后,这里开始走下坡路。1959年因开拓迎宾路时消失了一多半;2012年因城市建设全部被拆,彻底在德州城的版图上消失了。
今天“竹杆巷”为德州城的建设而付出了自己的尊名。为了让后人能知晓德州“竹杆巷”的历史和它为德州城所做的贡献,仅以此劣文献给大家,不要见笑。
注:
1、赵执信: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淄博市博山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赵执信不仅是清初的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还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
2、乌衣巷: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河文德桥旁的南岸,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喜欢穿乌衣以显尊贵而得名。乌衣巷里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1997年,南京恢复了乌衣巷,重建了王谢古居纪念馆。今天历经千年的沧桑的乌衣巷尽是游人踪迹。
附:1、唐刘禹锡的《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萧惟豫被敕封文林郎时的圣旨原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锡类推恩,朝廷之大典;分猷亮采,臣子之常经。尔翰林院编修萧惟豫,品行端凝,文章渊雅。入院则清华称职,抡才而俊硋得人。庆典欣逢,新纶用贲。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于戏!弘敷章服之荣,用励靖共之谊。钦兹宠命,懋乃嘉猷。”
(作于2019年6月18日)
随心,本名马惠彬,男,1944年生于德州市德城区桥口街,大学文化,企业退休员工。由于我生在运河边、长在德州城,对运河、对德州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故2005年退休后,便介入了对德州地域历史及德州运河文化的研究,先后写出了有关德州历史和运河文化的文章350余篇、200万余字。先后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上发表了260余篇。写出了各种类型的诗词歌赋等近300余首,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书籍里发表了百余首。已出版《德州史话》 一、二集,《北厂志》、《桥口街志》、《水兽旱船》等书籍。
壹点号玉河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