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芒来小姐
“张同学”火了。
如果你经常刷短视频,一定见过这个红脸膛的“糙汉”。
来源:抖音@张同学
他发布视频不到三个月,粉丝突破1700万,单条视频百万点赞。
热度来得又快又猛,连央视和中国消防都关注了他。
他被称为“糙汉版李子柒”。
他的视频,没有李子柒仙气飘飘的田园美景;
只有起床穿衣、喂狗养鸡、买菜做饭的真实农村日常。
早起嚼一颗六味地黄丸;
擦头后闻闻毛巾的味道;
冬天上完厕所只洗三根手指头……
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让粉丝大感亲切,高呼“回到童年”。
引人入胜的拍摄、7分钟290个运镜的精细剪辑、行云流水一般的背景音,
让“野蛮原始”的视频内容,多了一层高制作、高水准。
有人觉得:
张同学视频里,能感受到996繁忙生活中,消失不见的朴实安宁。
一时间,全网都在刷张同学,模仿者层出不穷。
但,一条评论吸引了我的关注:
想让娃跟着张同学住几天。
吃吃乡村饭,过过苦日子,做做家务事。
这是为什么?
看完张同学的介绍,你就可以知道这位父母的“用心良苦”了。
张同学,“穷养”出来的好孩子模版
张同学真名叫张凯,1986年出生,2008年结婚。
最初,张同学是一个靠“段子”养活自己的幕后工作者。
他给很多人写过段子,收费低廉,入不敷出。
最穷时,去超市只能赊账,连一包13块钱的烟都买不起。
作为两个孩子的爹,却整天拍来拍去,村里人认为他不务正业。
这样的人,不太像传统的农村汉子。
于是有人谣传:
张同学如此特立独行,是因为他“大有来头”。
大家都以为,
他是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担当过幕后导演。
但张同学澄清:
他不是导演,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早年一直在打工,连9年义务教育都差一年。
只是这几年接触短视频,才削尖了脑袋自学成才。
在做自己的账号之前,
他刻苦学习,
熟练掌握了短视频拍摄手法。
没有团队、没有伙伴、拍摄剪辑全靠自己。
他的初心是谋个温饱,顺便帮老乡卖卖货。
没想到,偶然火了。
在张同学的父母看来,这是“天降大运”。
他们不懂短视频,
不知道儿子一天到底在鼓捣什么。
母亲的工作是食堂阿姨,
偶尔“出镜”,数落儿子一天只知道拍段子。
但知道儿子没钱后,她会抽出80%的工资来资助他;
来源:抖音@乡里乡外
父亲是朴实的农村汉子,木讷寡言,
但会默默买回器材和食物。
全世界都在关注张同学有多火;
只有他的父母,关注他有多累。
看着张同学连续拍视频,
月瘦十几斤,妈妈心疼得掉眼泪。
但嘴巴上,她只说:
我儿子不管火不火,得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张同学火了之后,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带货”。
不为挣钱,而是为了分担村民农产品滞销的压力。
“咱就一个普通老百姓,能被这么多人喜欢,是一种幸运”。
虽然名气飙升,但张同学没有膨胀。
这个在“穷窝窝”里长大的男孩,
有一颗富裕的心。
曾经,父母拼尽全力,托举了他;
如今,他有了余力,也想托举别人。
这朴实、善良、耐吃苦的精神,
才是张同学的“名气密码”。
到底该让娃吃苦,还是让娃享福?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识:
吃苦,是生活日常。
做农活、做家务、喂鸡喂狗、种地洗衣……
3岁割猪草,6岁田里跑。
农村孩子早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习惯了人生的苦味。
所以对单调、挫败和压力,
有着极强的抗性。
成长中遇到困难,反而越挫越勇。
张同学谈自己的成名经历,
表示自己尝试过很多风格。
拍段子、拍风景、拍生活日常……
都没有水花。
直到拍摄“农村单身汉的日常生活”,才有了流量。
来源:微博@电商报
火之前,他有着漫长、枯燥的蛰伏期。
换一个人,可能就在蛰伏期倒下,不再尝试。
可无论失败多少次,张同学都一笑而过。
农村长大的童年经历告诉他:
生活哪能轻易让你成功?
一次失败、两次失败、多次失败……太正常了。
“苦养”出来的孩子,
吃再多苦也不当回事。
遇到一点点成功,
反而会视若珍宝、加倍珍惜。
于是,人生越来越顺。
“福养”出来的孩子,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总觉得一切甜头,理所当然属于自己;
偶尔吃上一点苦,
就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
《变形记》中的城市孩子施宁杰,
从小娇生惯养,
送去农村呆了几天,苦得他掉眼泪。
回到城市后,
他变本加厉找快活,去夜店狂欢。
这个节目的初衷,
原本是让“纨绔子弟”变朴实一些。
可采访时,施宁杰却说:
“我觉得去《变形记》的城市娃,都不会改。”
来源:综艺@《变形记》
心理学中有一个“跳蚤定律”:
将跳蚤放在瓶子里一段时间,
拿出来后,它只能跳到瓶子的高度,再也跳不了更高。
孩子习惯了被呵护、被宠爱、被保护,
就只能吃那一点点苦。
这时再让他吃苦,已经没意义了。
苦给多了,还会反弹,甚至崩溃。
所以,智慧的家长知道:
从小让孩子吃适度的苦。
小时候吃苦,
长大才会踏踏实实做人。
每吃一点苦,
都是在提高人生的上限。
就像种子一样,
扎根越低,
就能长得越茂盛。
体会过隆冬的阴暗、泥土的苦涩、暴雨的打击,
才配得起丰收的硕果。
最好的教育是“适度的苦”
苏格拉底写:
许多赛跑者失败,都失败在最后几步。
努力一大半,最后泄了力。
生活中,这种事时常发生:
平时成绩不错,
一到考试就受不了压力,考砸了;
平时乖巧懂事,
一要吃苦就担不起责任,逃避了;
平时聪明开朗,
一旦受挫就丧失了自信,崩溃了。
很多孩子不知道:
这最后、最关键的苦,其实来自父母。
父母,
给予孩子最大、最温暖的福;
但也会给予孩子最真实的规则。
纪录片《小镇农村VS北京海淀》中,
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城市女孩,讲述童年吃过的苦头。
她家庭条件优渥,
父母都很博学,
但从小英语成绩不好。
为了让女儿吃得了学英语的苦,
爸爸每天早晨6点起床,督促她读英语、背课文。
这一陪,就是很多年。
高三,女孩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顺利成为交换生。
她格外珍惜机会,
出国后没有松懈放浪,而是努力读书。
因为她知道,
这个机会,是无数个6点早起的苦,堆起来的。
这是她童年中最苦的时候;
她踏踏实实吃苦了。
到了享福的时候,她才能不浮躁、不膨胀。
来源:B站@我是刘梦娜
因为她吃过的苦,配得起她现在的福。
所以,最好的教育是给孩子“适度的苦”。
为人父母,该怎样引导孩子吃苦呢?
首先,将“陪伴”放在第一位。
想让孩子吃苦,不能命令、要求他。
而是孩子吃什么苦,家长陪着吃一吃,
这样一来,孩子才心甘情愿,愿意面对。
然后,默默“托举”孩子。
看见孩子吃苦,
没几个家长不会心疼,
虽然为了孩子将来好,
家长不能心软,但可以做点什么。
比如:
赞美孩子做得好、允许他发脾气抱怨、接纳他的负面情绪。
这份温暖的托举,能帮助孩子有力气接纳痛哭。
最后,做孩子的后盾。
如果孩子实在撑不下去,别勉强。
告诉他:
“别怕,有爸爸妈妈在。
你有后路可退,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
只要你想休息,爸妈的怀抱永远向你敞开。”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也有选择的权利。
让他自由选择吃多少苦,
同时表示尊重和理解。
这样一来,
子女才能从苦头里得到滋养和成长。
为人父母,教会孩子“吃苦”,
就等于教会孩子成功。
因为,孩子现在吃的苦,未来都会化作福。
—— End ——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男女观察员,已出版《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