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孩子的父母更加钟情于“才艺培训班”了。调查显示,今年暑假,有将近85%的父母把孩子送进了不同类别的“才艺培训班”。
父母将孩子送入“才艺培训班”或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在这漫长的暑假和其它节假日孩子不能进行文化课的“补习班”,最佳的选择则是把孩子送到“才艺培训班”,培养一下孩子的兴趣特长,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吧。
在笔者看来,父母盲目跟风,毫无目的把孩子送入“才艺培训班”,并非最明智的选择。增加家庭费用的支出不说,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孩子正常的成长环境,严重点说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
日本教育学家池田大作说:在任何情况下,首先要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才是父母情深的表现,而且必须将这样的情深作为治家的宗旨。
曾几何时,在我国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风靡一时的热潮,父母并以此作为教育子女的目标。
一些从事教育研究人员也提出,单型人才很难适合这个多元化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如果想在这个社会生存或者生存得有保障,就必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当父母收到这一信号后, 就纷纷开始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做计划。
为了能让孩子全面发展,父母都把目光投向了“才艺培训",似乎才艺就代表着全面发展。
调查发现:中国84.9%的父母认为要对孩子进行才艺培养,将近80%的父母希望让孩子参加不止一项的才艺训练。这些父母把让孩子学习才艺的原因归结为: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而那些让孩子学习多种才艺的父母则认为:学得越多越“全面”。
然而,孩子的才艺培训能够代表孩子的全面发展吗?非也。说到全面发展,父母和教育者一定都会想到“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因为,这才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而才艺应该只代表“美育”,而无法代替“德、智、体、劳”四个科目,不但无法代替,才艺最多也只是占全面发展的1/5而已。而一个孩子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智,才能谈得上其他特长方面的发展。
如果父母在忽略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况下,让孩子超负荷地学习才艺,他最终会因为压力过大无处发泄而走上抑郁或其他不健康的道路。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才艺”的发展呢?
1、孩子学习才艺,父母的态度要鲜明
对孩子学习才艺,父母的态度要鲜明。父母不要抱有让孩子“成名成家”的想法,而是让孩子通过艺术方面的熏陶提升素养,增加快乐的指数。既然学习才艺是为了让孩子更快乐,那么才艺就不应该成为让孩子痛苦的罪魁祸首。
一些父母开始是顺从孩子的喜好,目的希望孩子在接触才艺的过程中丰富生活。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父母开始对孩子报有各种各样的期望。
于是,之前顺其自然的态度就变了,开始监督和催促孩子学习。此时,孩子的态度也会随之变化。以前对才艺的喜好逐渐减退,自觉学习的场景也逐渐减少,随之被替代的是父母的催促和自己的无奈。
父母对此现象作了总结:这孩子没常性,干什么都只有3分钟热度。是啊,当孩子的热度可以持续的时候,父母的强迫就像凉水一样不断地浇灭孩子的热情。
父母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顺其自然。孩子喜欢学、要求学,就让他学,父母不用过度操心。孩子自由自在地去摸索自己的喜好,他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尊重孩子的兴趣,父母要进行选择性地培养
林玲从小爱好广泛,喜欢踢足球、画画、学英语、摄影,特别喜欢看书和写作。她小学毕业时出版了《灿烂童年》一书,书中不但收集了她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一些著名作家都提笔为其寄语。
林玲的才艺之路是如何走的呢?林玲小的时候,父母都没刻意培养她的兴趣,基本是“放任自流”。但是,她特别爱看书。而且对她来说,写作不是件枯燥的事, 而是充满着乐趣。
关于画画,她没有上过培训班,就是自己总是在白纸上乱涂鸦,父母发现她喜欢了,才慢慢地让她接受正规的训练。
林玲的故事应该引起众多父母的反思。事实上,68岁的孩子正处于“尝试期”,喜欢尝试新事物,父母可以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才艺内容,发现孩子的确感兴趣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
这时,父母给孩子创造的学习机会,孩子会充分利用,并从中吸收营养。
所以,对于刚开始学习才艺的孩子而言,父母定要以观察为主,要有耐心等待孩子去体验,而不要操之过急。
因为,对孩子而言,只有以兴趣为基础的培养才是最有意义的。
3、父母应当帮助孩子在“才艺”兴趣上作出选择
孩子在“试训”时期,就会对“才艺”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或者明显不感兴趣,或者犹豫、徘徊其中。此时,对于孩子明显不感兴趣的,父母可以不再要求孩子学习;对于孩子徘徊的,父母也不要立刻作出坚持或放弃的决定。即使孩子要坚持放弃,父母也不要仓促决定。
孩子之所以徘徊,可能是学习遇到了瓶颈;孩子坚持要放弃,也许是瓶颈一时无法突破。此时,父母要帮助孩子突破瓶颈,而不是随意放弃。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尝试一两个月,说不定很快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孩子的自信心一旦再次建立,又会找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如果孩子持续痛苦不堪,那就不是“瓶颈”的问题,这时,放弃学习也不可惜。因为,此时的才艺已经无法起到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作用,所以放弃才是正确的选择。
对于孩子的“才艺”的发展,以笔者的观点看来,多数孩子只能作为“兴趣特长”来培养,而不能强迫孩子去追求,这样只会把孩子引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