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朱张津
临近期末,杭州第十四中学历史老师周梁羊子感觉自己每天收作业,都像在“拆盲盒”,而且盲盒里大都是“国宝”。
原版国宝素纱禅衣:
周老师都到的“国宝”:
原来,周老师今年面向高一新开了一门选修课“文物里的中国史”,主要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全国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以及青铜器、陶瓷一类的文物。
“学生们对历史都挺感兴趣的,上课听得很认真。有时候我还会让他们自己上台讲讲一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们都准备得很充分,讲得头头是道。”
周老师布置的大作业是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份文物海报,“现在零零后的才艺都比较多,平时我经常收到他们手绘的惊喜,所以我就让他们做一张海报。其次,我们课上看过些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份作业更像是他们自己的国宝留言。”
这几天,同学们的作业陆续上交,周老师每天都能收到“小惊喜”——
其实这份作业,周老师在开学初就布置下去了,“学生们学业繁重,尤其是期末,我不想再给他们增添压力,于是早早就布置了。有些快的同学十一假期结束就上交了,还有些同学一遍遍打磨作品,最近才交给我,都非常惊艳。”
像这个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莲纹双连瓶,色彩丰富,大气精美——
学生不仅把花纹勾勒的惟妙惟肖,上色时也非常考究——
周老师在课堂上重点介绍过三星堆,恰好浙江西湖美术馆又有三星堆的展览,因此不少同学都在假期前往西湖美术馆看展,设计了与三星堆相关的海报。
原版文物长这样——
同学们画得相当逼真——
唐代的文物也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尤其是色彩艳丽的唐三彩——
虽然预想过会收到一些惊艳的作品,但看到同学们的作品后,周老师还是非常惊喜,“有点像拆盲盒,不知道下一个交上来的同学选了哪个文物,画得如何。如今,国宝类节目越来越多,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想通过设置这样的课,让同学们了解历史,并且多关注下我们城市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周老师拆的是平面盲盒,那么高一地理老师傅美思拆的就是三维立体大盲盒,有火山地貌模型,这个模型由两个火山口湖和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组成——
有自然灵动的红树林模型,真实地还原了生态景物,凸显水的流动感和植物的生机——
还有生态要素齐全的山地模型,不仅有梯田,山脚下是还有池塘、草地和树木——
傅老师告诉钱报·小时新闻记者,这些别致的模型都是高一学生在“沙盘模型制作与设计”选修课上的作品。虽然这节选修课是今年新开的,但在学生中,已有相当高的人气,“我们的选修课安排在周二下午,经常有学生一下课就跑到教室来捣鼓模型,课堂氛围也很好,每节课都上得很嗨。”
作为地理老师,傅老师在沙盘模型制作与设计选修课上穿插了大量地理课的专业知识,“地理课上有学到火山、冰川等地貌,所以我在课程开始,就定了期末作业的主题,除了火山和冰川,还有红树林、梯田等,学生们可以任选一个,发货自己的想象力。书本上的内容太过于平面,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还可以对这些地貌有更深入的了解。”
别看这些只是模型,但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令傅老师惊喜的是,学生们把动手力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我只提供了pvc板、石膏粉、胶水等基本材料,其他创意设计需要用到的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去找,我让他们尽量不花钱,使用些环保的材料。”
乍一看这些树木和草皮,是不是很真实,像是买来的小道具,其实这些也都是学生们做的——
树根用超轻黏土捏出形状后刷上丙烯颜料,树干是用塑料做的,树叶的部分用到了树粉,先涂一层白乳胶,再撒上粉。草皮的制作方式和树叶类似,用到了草粉,为了避免露出底部的蓝色泡沫,学生们先刷一层白乳胶,再撒草粉,刷一层撒一层,重复了好多次。为了营造真实感,学生们还把草皮做成了不同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有层次感。
火山的制造也非常考究,基底主要用废旧报纸搭建,石膏粉、白乳胶、纸巾加水混合后,倒在提前制作好的基底上,等硬化后再用丙烯颜料着色。火山的侧面可以看出一共有六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层裂隙向上喷涌而出。
同学们的脑洞还不止这些,还有现代版的“陋室铭”——
高端大气的沙丘小院——
造型别致的小别墅——
如果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你喜欢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