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1930年11月14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领导者、毛主席之妻杨开慧,在湖南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杨开慧的牺牲令全党上下深感愤慨和痛惜,毛主席更是悲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由于多种原因,杀害杨开慧的凶手一直未能被绳之以法。直到40年后的一天,湖南建新农场的一名劳改犯突然向上级自首,称当年杨开慧之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名劳改犯是谁?1930年杨开慧究竟遭遇了什么?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1982年,湖南长沙政府决定对位于板仓的杨开慧故居进行修缮。3月6日,当施工人员维修到卧室墙壁时,后墙一块泥砖的缝隙中,突然露出了一个被蜡纸严严实实封好的包裹,里面装着厚厚一沓亲笔书稿。

4000多字的书稿中,包含着杨开慧从6岁到28岁的生平自述,她偶尔有感而发的散文,但最多的还是她写给毛润之、却没能寄出的情书。

“即使你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你的尸体。”

“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我总不放心你!只要你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你罢。”

这些字字句句,无一不显示着杨开慧对毛润之的痴情。只可惜,当这些信件深藏墙缝52年,终于重见天日时,毛主席已经离世,没能亲眼看到这满满的情意。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关于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爱情故事,最早还要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讲起。

杨昌济出生于湖南长沙板仓冲,其家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书世家,祖上四代出了3位国子监监生和1位教书先生。生于清末变革浪潮中的杨昌济更是了不得,他先后留学日本和英国,还曾专程去德国深入考察西方教育制度。

1913年,杨昌济游学归国,他拒绝了教育司司长的高位要职,直接进入湖南省高等师范学校任职。此后几年间,杨昌济以“种树人”身份,培养、引导乃至保护了一大批新时代进步青年。

据悉,毛润之、蔡和森、萧子升等人于1918年创办新民学会之时,初创期的21名基本会员中,除罗章龙外的20人均是杨昌济的学生。

在成百上千名学生中,杨昌济最重视、最偏爱的就是毛润之和蔡和森。1919年,杨昌济缠绵病榻、自知时日无多之时,他还曾专门写信给章士钊先生,希望他多多提携和照顾毛、蔡二人,并高度评价称:“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作为杨昌济的得意爱徒,毛润之与杨昌济的交往相当密切。创办新民学会、去北大图书馆兼职、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青年毛润之很多行动背后,都离不开杨昌济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那几年间,毛润之经常出入杨昌济位于板仓的家中请教讨论问题,偶尔还会受邀小住。毛润之和杨开慧就是这样认识的。

杨开慧和毛润之一样,同样是一名进步青年。受父亲的影响,杨开慧早早就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头羊。她是湘福女中唯一一个剪短发的学生,是长沙最早进入男校念书的6名女学生之一,是湖南省第一批共青团员,也是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女党员。

在那个年代,像杨开慧这样学识丰富、思想进步、爽朗大方的女性并不多。秉承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杨开慧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湖南众多革命青年心目中的理想恋人,追求者一个接一个。

只不过那时,正值杨开慧斗志昂扬之际,她全身心都投入于革命事业中,根本无暇顾及儿女私情,所以并没有回应那些追求。就连对毛润之,相识的前几年间,杨开慧也是心怀崇拜与倾佩,并没有上升到爱慕的阶段。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毛主席和杨开慧

直到1918年秋天,跟随父亲北上的杨开慧,与进入北大图书馆任职的毛润之在北京重逢,两人的关系才有了质的变化。在杨昌济的牵线搭桥下,毛润之与杨开慧日久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并于1920年冬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如今的新婚恋人大多追求童话般浪漫的婚礼,盛大的场景、美丽的婚纱、鲜花与气球,一样都不能少。可毛润之与杨开慧却有意地省去了一切形式,没有花轿、没有酒席、没有拜天地、入洞房等仪式。毛润之只是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然后牵着杨开慧的手在亲友面前宣布了两人的结合。

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婚礼简陋到有些草率,可这就是杨开慧想要的“不落俗套”。而且相比起浩大奢华的婚礼,毛润之与杨开慧自由恋爱的革命恋人身份,就已经是那个年代最动人心弦、令人羡艳的爱情罗曼史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毛润之被任命为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正式踏上了领导革命之路。杨开慧也跟随着丈夫的脚步,加入共产党,成为了继缪伯英后的第二位女党员。

从1921年到1927年,从长沙、上海、韶山到广州,杨开慧一直陪在毛润之身边。作为妻子,杨开慧事无巨细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起居,为他免除后顾之忧。作为战友,杨开慧积极组织工农运动、创办夜校、收集整理调研资料,尽己所能地辅助着毛润之的革命工作。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尽管生活很苦,革命很艰难,但毛润之与杨开慧却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相互陪伴,给予对方慰藉与鼓励,坚信着终有一天乌云会散去,中国将迎来光明。只可惜,杨开慧没能等到那一天。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二人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大革命的失败,以及蒋汪二人武装夺权的胜利,令毛润之深受触动。他深刻意识到,无论工农群体有多团结,罢工罢课行动持续有多久,单一纯粹的群众运动在枪炮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毛润之首次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主张,由此将中共推入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总方针确立后,毛润之立即踏上了领导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的路途。

和以往一样,杨开慧非常想和丈夫并肩同行。可毛岸龙、毛岸青、毛岸英年纪尚小,不宜在山林乡村间长期奔波劳碌,而湖南的革命工作也需要有人继续领导。无奈之下,杨开慧只能独自带着三个儿子回到老家板仓。她将孩子们托付给母亲照料,自己则在长沙一带组织领导起地下武装斗争。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毛润之痛心疾首。他不敢想象妻子在牺牲前经受了怎样的折磨,也不愿接受自己在1个多月后才得知杨开慧死讯的现实。可革命大业在前,他根本没有时间沉浸于悲伤与悼念,他能做的只有往杨家寄去一些钱,请他们好好的安葬杨开慧,为她修墓立碑。

之后,随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相继爆发,全国军民都投身到了民族解放斗争之中。由于当时的革命任务太过艰巨,国共关系也过于复杂,所以我党并没能及时将杀害杨开慧的凶手抓捕归案。

谁也没有想到,时隔40年之后,竟然会有人突然站出来自首,说自己就是杀害杨开慧的刽子手。

那是1970年的一天,湖南省岳阳市的建新农场内,一名叫做姚楚忠的劳改人员突然找到红军干部。他自首说,1930年时,正在国民党内做特务的他,曾亲手杀害了我党的一名女同志,那个人就是杨开慧。随着姚楚忠的自白,杨开慧牺牲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毛泽东杨开慧影视剧剧照

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建立,令国民党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威胁。他们将毛润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势要将他抓捕归案。为了获取毛润之的行踪,同时抓住他的把柄进行威胁,国民党开始在湖南大肆搜捕杨开慧和他们的3个儿子。

在乡亲战友们的帮助下,杨开慧多次从虎口脱险,与敌人周旋了3年之久。只可惜寡不敌众,在国民党的人海战术、疯狂撒网之下,杨开慧最终于1930年10月24日在板仓家中被敌人逮捕,年仅8岁的毛岸英也被一同关押入狱。

此后的20天里,国民党对杨开慧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他们滥用私刑,用皮鞭、棍棒狠狠将杨开慧殴打至昏迷,然后用凉水将她泼醒,趁她神志不清之际威逼利诱,试图从她口中挖出毛泽东的具体位置和中共地下党员名单。这样的场景,每一天都在重复上演。

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杨开慧都坚贞不屈,口中永远都是那三个字“不知道”。期间,国民党还曾试图引诱杨开慧,表示只要她单方面断绝与毛润之的夫妻关系就放她一马。对于这种可笑至极的要求,杨开慧自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嘲讽着盯着敌人,坚定地说“要我与毛润之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杨开慧牺牲背后:时隔40年真相才水落石出,真凶究竟是谁?

酷刑持续20天后,国民党意识到,要想策反杨开慧,难如上青天。恼羞成怒之下,国民党最终下达了处决令。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押到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刑场。随着一声枪响,年仅29岁的杨开慧倒在了血泊之中。

然后,惊人痛心的内幕出现了。行刑时的那一枪并没有击中杨开慧的要害,倒地之后她仍旧维持着清醒的意识。刑场的一位士兵发现了杨开慧的情况,并报告给了姚楚忠。收到消息后,姚楚忠毫不犹豫的回到刑场,冲着伤痕累累、痛苦挣扎的杨开慧补了一枪。正是这一枪,结束了杨开慧年轻鲜活的生命。

补枪杀害杨开慧这件事在姚楚忠心中埋藏了40年。不知道是终于良心发现、彻底悔过,还是难以忍受日复一日担忧真相败露的折磨,姚楚忠最终选择主动说出真相并接受惩罚。

1974年7月,姚楚忠因反革命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尽管这个道歉和交代来得太晚,但想必多多少少还是给杨开慧的家人带来了些许安慰。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