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的少年时代在先秦。
那时的华夏大地确乎是奔涌着少年的热血。虽有连年的征战但正应了生于忧患;虽分裂七国但每国都有一统中原的霸主梦。布衣黎民基本可以安居乐业;百家诸子也可以淡定地开坛讲学著书立说批判为政者的不是;带剑者白衣一身仗剑远游;言谈者谈笑间纵横天下。
先秦的世风是侠义的,思想是自由的,生活情怀是浪漫的。那时的社会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正面向上的气息,甚至在两军对垒时,双方主将都更崇尚阳策,而非阴谋。由是言之,先秦就是中国的少年,今天的我们向往先秦中国的昂扬精神与不谙世故,诗酒书剑与百家博辩。
可先秦的少年美好并不能只作为我们慨叹世风日下的资本。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从看山不是山回归到看山是山,才可说真正到了境界。就像我们常说,大同社会的外在表象同共产社会相差无几,只是前者是普遍贫穷,后者是普遍富裕。先秦时代的少年中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也有他的青涩与不成熟。我们怀念先秦,并不是要把它怀念的日益模糊日渐僵化,相反的,我们想要借先秦这个“中国的少年”来呼唤一个建于当下成于未来的“少年的中国”。
世风、思想、生活情怀大概是自先秦之后便衰落了,或者说没有再达到那样的高度。我们在当下呼唤少年先秦,从当下的观点来汲取少年先秦的营养,恰如设计师从上古的青铜花纹中寻找灵感一样。我们需要用原始的纯真的璞玉来对抗当下社会上的一些败絮金玉。
兴建“少年的中国”应从少年这里开始。对于部分当世之少年,其最令人失望的便是物欲过盛与精神犬儒。这二者又相辅相成毫不对立。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导致了精神的漠然,而空虚的精神世界又被更多的物质塞满。少年先秦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正是他们所缺少的,先秦时期的诗歌散文可以饴其干瘪的文学胃囊,先秦的侠义世风可以熏陶他们,使他们变得勇于担当。
请去读一读《离骚》;请去读一读《庄子》;请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思念;请用大鹏千里来形容理想;请赞美荆轲“君子死知己”的豪情;请传送屈子“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少年人就应当以勤勉为剑,坚韧为履,怀揣着大的抱负迈步向前。一路上,我们要用浪漫的诗情去填补精神的犬儒,用百家之长、自由之风来驱散物欲之蛊。同时,作为未来的世界所有者和社会良知复兴的希望,我们也可以把滥觞于先秦的侠文化作为中国的骑士精神,借以补充日趋干涸的道德水系,怕是只有这样,才配得上“中国的少年”着五个大字。
因为一直存有先秦的少年精神,这样的少年必定是蓬勃向上的,等到他们到了壮年则必定是励精图治的,及老也,他们又必定仍存伏枥千里之志的。由这样的人组成的中国,才可真正称得上“少年的中国”。
近来,“中国梦”一词常常见诸报端。用先秦精神去构建一个具有先秦少年气质的中国,也可算是这中国梦里的一章。同为少年的我们,请努力请相信,情去做一个合格的“中国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