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沈富可老师围绕智慧校园,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话题与现场企业CIO嘉宾们展开分享,他认为当下教育信息化依旧处于多而不精、共享困难、举步维艰的状态,未来要秉承“筑巢引凤、开放共性、多方参与、良性互动,先建后补”的方式方法,使教育信息化达到百花争鸣的效果。
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困惑
关于智慧校园是一个很热门的教育信息化领域词汇,尽管还没形成一个权威的严谨概念,对于高校IT团队来讲怎么应对它,最终使它跟用户所期望的较匹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从四个角度介绍:高校信息化当中的现状和困惑;高校信息化可持续的路径是什么样的?华东师范大学的探索和实践,最后得出概括总结。目前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很热的话题,在用户给予很大期望的同时,我个人认为另外一块现状并不是非常乐观。
第一个,学校里做了很多的系统,但这些系统多而不精。
学校部署很多系统的同时,也产生很多的信息孤岛,系统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不好。系统多而不精,共享困难,举步维艰。系统虽繁多,但流程的灵活性和界面的友好性或兼容性不够,用户体验不好,分析与挖掘的难度较大,下一步怎么办?现在用的系统也不可能一下子更换掉,学校有相当多的投入在里面,但最终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满意,这个背后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人的问题,指IT团队的这批人的问题,高校里面IT团队的人数是不足的,薪资不够的。我们做过一些同美国高校IT团队的对比,我们的IT人数、平均薪资与他们相比差距巨大。这是绕不过去的问题,也是背后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我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跟美国高校比较,也没有办法跟国内IT同行比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二个是机制问题。大学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个很神圣的殿堂,但是,关于大学的管理,倒确实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前段时间大家在讨论大学的行政化的话题,在我看来,大学是很奇怪的组织,这个组织,像政府吗?不是政府,但是有政府的味道,像企业,跟企业不完全像,在很多事情的决策过程中不太考虑成本和效率。大学的管理很多方面是不科学的、或是随意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产生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有先天不足,之前建设的很多系统与其说是面向管理的,倒不如说是面向管理部门中的管理岗位的,用户的体验会好吗?现在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战略,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高校中的某些职能部门领导,甚至也包括有些校领导往往认为系统的不友好是技术部门的问题,他们很少从业务部门特别是核心的业务部门领导本身去找原因,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是要解决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如果管理理念、流程本身有很多缺陷,没有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怎么会有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果教育本身的问题,我们不愿意面对,那么教育信息化能够发挥的作用就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有限的人员,有限的团队,机制不是非常完善的情况下怎样“初心不改”、往“智慧校园”的方向走?我的答案是针对IT团队有限投入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做好有限的工作,这个有限的工作必须是关键的基础设施,它对能推进学校的智慧校园工作进而对整个学校的内涵发展具有推动力的。
第三个才是技术问题,技术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
可持续途径探索
这个有限的工作是搭建一个开放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基础框架,这个基础框架能够把很多的优质资源和信息化的系统像搭积木一样很便捷集成进来,把更多建设主体、合作伙伴吸引进来,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建设和应用架构。
第一个问题:教育信息化非常核心的问题是学习(elearning)
关于信息时代的智慧学习,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Learning (Re)imagined》,只有梳理了今天的智慧学习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教育信息化才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今天的教育相对之前有两方面的挑战,这本书里有很好的分享。
首先是教学模式必须发生变革,源于现在信息的获取方式均等化,在信息获取的手段比较均等的情况下,怎样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这是今天教育要面对的重要挑战。第二个是评价模式的变革。评价什么样的教育在今天时代当中最适合,如何评判机制对我们的学习者最有益。只有把上述两个方面相关工作梳理完之后再做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的目标方向。这个梳理和实践的过程,仅仅靠IT团队是做不好的,因此,可持续的架构当中,我的观点是一定要把教育的各种参与主体参与进来,哪些教育主体?首先需要老师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当中,这是多主体参与当者中最重要的一类,其次是需要学习者的深度参与。要实现复杂的智慧校园,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问题: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由于原来的系统设计的时候没有从教育活动顶层设计角度来设计数据共享,上述的信息孤岛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大家来看,我们是不是在不断地重复一个怪圈,有N个信息孤岛,为了解决N个信息孤岛,花功夫大力投入,再上一个新项目,试图去解决N个孤岛,而项目的结果往往是产生第N+1个孤岛,而之前的N个孤岛依然存在。而且这个怪圈在不断的重复,问题的背后是如何从管理、技术、机制上解决数据共享。
我说的这个开放基础架构有两个关健词,第一是解决数据共享,第二是解决多主题参与问题。借鉴互联网应用的集成经验,这个基础框架首先要有标准,特别是开放标准,其次要由之前的2B模式逐步过渡到2C模式,要关注师生的感受,要有直接为老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和机制,要允许多建设主体参与,不能被一个公司所绑架,也需要有其他的推广机制,宣传机制,让用户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做这些工作贴近用户。要做好IT团队该做的基础框架有两个层面需要付出,第一个层面,与数据共享相关的制度和策略,第二个要完成与上述制度和策略相关的技术支撑,这个技术支撑是为制度机制提供服务的,将这两者要结合起来。这个机制包括哪些?
1、 IT团队干什么?
归结一句话,应该提供开放的可扩展的安全基础架构。为了实现将来比较多的资源内容,能够让更多的建设主体参与进来,具体来说就是身份认证问题、授权问题、数据接口等问题,把这些服务以API的形式开放出来,更多人知道,更多人反馈修改意见。
参考上海市教委顶层设计当中的一个IMO(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图,我们的IT团队要进行角色转型,除了继续承担ITS信息技术支持、保障的工作的同时,换要承担再关于学校的教育顶层设计的学习消化,并落实到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中,以实现对学校规划的“紧耦合”匹配,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分析,在这些设计和分析当中IT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才比较有效,这方面工作也应该关注起来,不要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2、IMO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作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后,接下来是怎么干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这个团队要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背后的内涵是什么?按照我的理解,IMO的工匠精神,一方面这个团队是具身实践的,他们的贡献就是把信息技术在所在的学校中落地的,随着过程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难道这种不断摸索、不断探索的精神不是令人钦佩的吗?第二在不断摸索过程中还有适当的想象力,适当的前瞻性。做有限的工作,为了做的越来越好,要把基础架构的标准开放出来,开放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基础架构如果存在问题,可以给别人提意见,别人提了意见之后可以使这样的工作不断的完善,最终越来越好。因此我理解的IMO工匠精神是四个词:具身实践,不断改进,开放共享,精益求精。
3、参与主体
多参与主体当中,首先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要参与,老师要参与。老师参与进来是因为要解决教育问题需要他们做主角;学生为什么参与?现在设计到很多的应用场景,仅仅靠我们是不够的,设计出来的应用往往不是学生所接受、所理解的。还有一些其他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比如互联网企业应该可以进来,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
希望通过构建基础框架,筑巢引凤,IT有限人力有限工作做好,最终做到开放共享,通过多方参与实现良性互动,才有可能最终使得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产生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实践经验
软课题机制
之前的管理信息化孤岛很多,源于管理本身不规范、不科学,为了使管理流程更规范,事先需要做管理流程的深入的梳理,业务部门以及管理专家为主,我们的IT团队参与,通过校内信息化软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和探讨,软课题的目标就是把管理流程梳理出来,通过多方参与,通过信息化管理过渡到信息化治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化服务模式。
信息员制度
多参与主体中除了学校的IT团队之外,院系设定一定数量的信息员或管理员。要重视教学,院系里有教务员岗位,要重视科研工作,院系里有科研秘书岗位。同样要重视信息化工作,院系也应该有相当数量的信息化岗位设置。
基础架构
基础设施架构中单点登录、基于角色的授权机制、数据的封装等这些服务的标准化是IT团队必须花大力气重点解决的核心工作,我强烈建设这些标准一定要尽可能采用事实上的一些标准,也就是互联网上的、开源的标准,如认证可以是CAS、OpenID等,授权可以是Oauth、Shibboleth等等。
基于ITIL的一站式服务
信息办的IT服务台承担一站式服务,基于ITIL服务规范,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探索,服务台不仅是一项管理职能而更多是是一个管理和服务的流程,尊重服务对象的体验。它作为IT 服务提供方与IT 服务客户和用户之间的统一联系点。此外,学校机关总结信息办单部门服务模式,并扩展推广到整个机关,建设了师生服务综合平台。
乐动师大
把上述这些标准开放出来,在多参与主体中,要把其他的职能部门吸引进来进行参与建设,比如机关单位,学生处,我们跟学生工作部的同事一起完成了一些乐活师大,学生通过信息化管理各种各样的社团的活动,整个社团过程可以监控、参与、统计,跟微企业号对接,最后效果比较好,同时,通过相关的职能部门能够宣传出去,给更多的用户知道、了解、参与。
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在高校里面使用是非常欠缺的,但是少量的数据分析完全可以应用,去年毕业典礼陈群校长在讲话中引用几个我们提供的数字:“有一位学生四年去了674次图书馆,借了715本书,不久之后他将到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就是来自数学系的邵恺同学”。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因为有了数字,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几个方面或许是我们往多参与主体模式方向上的一点点努力和探索,当然离真正的智慧校园距离比较远。
概括总结
理念转变
要实现理想的智慧校园,首先要有理念上的转变,不要寄希望IT把所有事情做掉,即使所有的事情都亲历亲为做,效果不见得好。我们做的所有工作必须跟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顶层设计配合起来。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一定是学校当中顶层设计当中的一部分的工作才有价值,这样的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我们的决策层的支持。
体制转变
IT不仅仅做ITS的事情,也要要做一点IMO的事情,做跟高校决策方向相匹配的事情。CIO是在高校当中落地是需要的,虽然我个人感觉在目前马上落地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把该做的准备工作做好,才是目前一起努力的方向,不要等到条件俱备,再做准备就来不及了。
核心价值
要使得教育信息化在所在高校当中发挥价值,目标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水平。这个方向任重道远,国家现在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中,应该有三个词,“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我个人感觉到如果大规模和常态化还算是一个现实的话,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当中承担主战场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想说的是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对我们从事信息化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信息化与核心的业务,高校里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进行深度的融合,这也是教育部提了这样的说法。但是怎么融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果搭建基础的架构把它变为开放化,就会越来越完善,提供一种多方参与、数据共享是一种融合的基础或是支撑的话,我很自豪地说这种探索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推动学校管理服务的提升起到内涵推进作用,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搭好基础架构,创建多主体参与的机制是IT团队特别是高校IT团队要做的,这是我跟各位分享的一点内容,谢谢各位!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