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登禹将军是山东菏泽杜庄乡赵家楼村人,1898年出生于一农民家庭,他家境贫寒,仅有数亩薄地,两个哥哥均未能上学,他七、八岁时,入私塾读了两年书。因穷困而被迫中途辍学。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和性格,在他后来的一生中,都能不怕苦累,不畏艰险。
菏泽历来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民间习武者众多。1910年,他与哥哥同拜家乡名武师朱风军为师,不到一年,拳、刀、枪、棒,样样稔热;而同民武艺共同传世的,则是见义勇为,施义行侠的武德。他艺高人胆大,疾恶如仇。时光一年年过去。到了1914年,赵登禹十六岁时,已经长成了一个彪形大汉,这一年,他同哥哥赵登尧、同村赵学礼、赵德全远离家乡,结伴西行。
赵登禹一行,路上走了10多天,来到古城潼关,投了第16混成旅冯玉祥部当兵。赵登禹被分在第一团三营二连,连长就是后来与他一同殉国的佟麟阁将军。
武术是冯玉祥所注重的课目,冯本人就是刀术的行手。赵登禹强壮的体魄,精湛的武艺,纯朴的性格,使他在士兵之中极为突出,很得上司的赏识。1916年,第16混成旅回师廊坊,他被冯玉祥看中,调到身边,当了一名贴身的护兵。
赵登禹的功夫,除了打虎扬名了之外,还在于他勇擒郭坚这只人群中的“老虎”。
1921年,冯玉祥率部再度入陕,击败陈树藩,任陕西督军。
一天,冯的上司陆建章找到冯玉祥,一见面,就哭丧着脸道:“玉祥,你得替出口气啊!”冯玉祥莫名其妙,陆建章便将陕西地方武装首领郭坚如何凭借自己武功和武力羞辱他,如果不出这口气,他死不瞑目。冯玉祥听了,又气又恼,答应一定代他教训教训郭坚。
冯玉祥见过郭坚,长得虎背熊腰,既有北方人的敦实,又有南方人的灵敏。郭坚是凭打擂台打出名气来的,在陕西一带,还没有遇过对手。后来,他拉起了一支队伍,自己任团总,一天到晚偷鸡摸狗,欺压百姓,谁都不敢惹他。没想到的是,他连冯玉祥这位上司也不放在眼里。
冯玉祥本想发兵征剿,又师出无名。一支正规军去打一个乡团,别人会怎么说呢!尽管是为民除害,但毕竟夹有陆建章的事在里面,传出去也不好,陆建章的事是不能公开的。看来,只能私下了结了。
“鸿门宴”,这个古老的故事给了冯玉祥启发,于是,他向郭坚下了请帖。
郭坚早就敬佩冯玉祥是条好汉,如今又是一方督军,见冯玉祥请帖,哪有不去之理!但师父提醒他,冯玉祥是督军了,为何还请他赴宴,这其中恐怕有诈。郭坚拍着请帖说:“这上面不是写很清楚吗,约我去磋商武艺,商谈扩军建陕的大业。我与冯玉祥前世无冤,这世无仇,他犯不着对我翻脸。再说,凭我郭老虎的武功,我怕他?”郭坚答应赴宴。
这天,冯玉祥在屏风后伏下了一个班的人,打算在席间将郭坚擒住。赵登禹作为冯玉祥的卫兵站于其左右。
郭坚果然言而有信,按期赴约。他没有带队伍,只挑了两名武功较好的贴身团员跟在其左右。宾主落座,寒暄一番,厨子端上酒菜,于是二人把盏,一来一往,称兄道弟,好不热闹。郭坚也真是个酒肉之徒,喝起酒来,令人咋舌。冯玉祥见过不少酒阵,像郭坚这般喝的,还真未见过。为了把郭坚搞醉,好来个瓮中捉鳖,冯玉祥只得豁出去了,来个舍命陪“君子”。
二人喝酒的阵势,将屏风后的一班伏兵逗乐了,他们忘了自己的职责,忘记了身临何境,争相从缝隙中一睹二人的风采。他争过来,我挤过去,小小的屏风哪受得住的风力,只听得扑的一声,屏风猝倒于地,一班人全暴露了。
“给我拿下!”冯玉祥不得已下了命令。
好个郭坚,一见势头不对,三拳两脚就将一班人打倒。转眼间飞出几丈外。这可惹恼了赵登禹,他也跟着掠了出去,追上了郭坚。
郭坚的左右已被伏兵擒住,剩下郭坚,恰好与赵登禹个对个。可怜郭坚这擂台高手。这称霸一方的“郭老虎”,竟然在几招过后栽在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手上。
这样的事情,赵登禹后来还干了一次。1925年,冯玉祥派刘郁芳入甘。刘郁芳为剪除当地土皇帝李长清,宴请李及所部全体中上级军官。李长清本是兰州著名的拳师,刘为制服他,派赵登禹扮传令兵悄然入席,接近李长清,一脚将其踢倒,收伏之,手枪队随即冲进宴堂,将李部军官全部缴械。这时,他已经是营长了。
赵登禹在冯玉祥身边当了6年的忠实卫士,对冯氏的治军练兵风范领会很深。1922年下部队任排长。1924年任连长。1925年任营长,演出了上述的一幕壮剧。1926年任团长,随孙良诚出甘援陕,解西安之围。1927年任旅长,东出潼关,攻克河南,一路战功显赫。1928年任27师师长,转隶第四方面军宋哲元部,攻占凤翔,剿灭巨匪党毓昆。1929年,国民党军缩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1930年蒋冯阎大战中原,任冯军第四路宋哲元部第二十五师师长,冒雨突袭归德,震惊蒋介石。冯玉祥兵败之后,赵登禹率部随宋哲元入晋。
1933年1月3日,日军侵犯山海关,华北受到威胁,消息传来,第29军军长宋哲元于次日命令所部立即动员,限10日准备完竣,并令部队进行防毒、防空、强筑工事的战前训练,时赵登禹旅驻兵察哈尔省张家口一带,奉令立即开始行动。
自1931年“九一八”以来,29军即以日本为敌进行训练,苦练杀敌本领。因部队装备不足,士兵又再配置大刀,劈刀训练尤为显著。西北军的“不扰民、真爱国、誓死救国”传统精神教育在这支部队中继承下来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29军曾派员往上海学习第19路军等部的作战经验。当年9月,赵登禹旅由山西移防察省,更是直接感受到日本侵华的威胁。此时,杀敌报国之机会到来,将士振奋,惟闻军营一片杀声,大有蓄颈待发不可遏止之势。
1月6日,29军根据北平军分会的指令,决定以赵登禹旅为先头部队,开往北平以东,其余各部跟进,准备作战,8日,赵率全旅(第217、218两个团)登上火车移动通县,继驻三河、蓟县、构筑工事,以备日军由山海关方向突入。
2月,日军侵犯热河,击溃热河守军,继续向长城进犯,长城抗战爆发。
2月23日,赵登禹奉命前进,初向冷口方向增援,3月8日,改令接防喜峰口。赵登禹奉令后,督部星夜前进。
3月9日正午,赵旅先头部队217团快速赶至喜峰口。正接防时,日军第24军混成旅团先遣队在装甲车10余辆的配合下猛攻喜峰口,原防部人纷纷溃退,日军攻占口东北高地,继向正面纵深发展进攻,赵旅先头部队立即投入战斗,激占数小时,击退正面日军,并一度夺回上东北高地。
赵登禹当晚赶至前线,查看敌情后,令217团守住正面阵地,218团一营出左侧,二营出右侧向日军后方迂回攻击。10日凌晨一时许,,出击部队身背大刀,夜袭日军营地。日军酣睡之时,大刀已横颈上。29军因火炮过少,白天作战,不能压制日军火力,伤亡很大。夜袭近战正能避敌之长,而落后的步枪,大刀则在夜幕之中大显威风,数小时的战斗,砍死日军百计,夺回机关枪10余挺,烧毁日军接济车10余辆。
喜峰口的战斗,第29军打出了威风,身为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将军率领的大刀队,更是砍出了英雄,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砍出了中国人心里憋着那团火。
“七 七事变”之后,7月中旬,赵登禹奉命率部北上,与37师换防。日军加紧增兵,扩大事态,蓄谋侵占平津,29军命赵部星夜增援,7月27日,赵登禹率先行团赶至团河,遭日军攻击,赵部仓卒应战,损失过半,当晚抵南宛军部。28日晨,日军主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这仗真是打得窝囊,打得残酷。敌军的飞机,大炮轰炸之后,整个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血肉横飞。赵登禹当兵几十年中,也打过不少硬仗、恶仗,但从未像南苑这一仗这么被动。他不懂他的老连长佟麟阁,在城里,不能挖掩体,不能掘战壕,也无法修筑工事,到处是房子,加上没有防空用的设备和武器,敌人的飞机来了,干着急,不像在野外,野外没有拦挡,机枪还可以打飞机,城里密集的房屋,将天空割裂成一小块一小块,飞机来了,只见得影子一闪,便见不到了,光听到爆炸声,房屋的倒塌声,人的哭叫声。
赵登禹在团河时队伍损失过半,那气还没有消,又遇到这狂轰滥炸,一团火直往外冒,每次敌人冲上来,他总是抢过机枪手的机枪来扫,完全忘记了他是个将军。
中午,他的老连长佟麟阁告诉他,上级命令他们移到大红门,“那好,我领队伍在前面开路,你跟上。”赵登禹道。
赵登禹将大刀插在背后,腰间插着两支手枪,手提一支冲锋枪。大刀是冯玉祥归隐泰山之前,将这把大刀送给了他,在喜峰口砍鬼子,吹得鬼子闻风丧胆的,就是这把大刀。
“弟兄们,冲啊。”赵登禹率先冲了出去。硬是在围困得铁桶式的敌阵中撕开一个缺口。突然,赵登禹的右臂中弹负伤,部下要架他出去,他严厉地制止了,继续率领队伍朝前冲,不一会儿,他的腿部,腹部多处中弹,他想起了少林僧人的话,怕是难逃这场灾难了,传令兵要背他下去,他不肯,他对传令兵道:“不要管我,北平城里还有我的老母,告诉他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死了,也对得起祖宗。”
赵登禹由传令兵扶着,继续艰难地往前走。
“我的大刀呢?”赵登禹问。
“师长,还在您背上呢。”传令兵说。
“取下来,给我。”
传令兵取下大刀。赵登禹握着,抚摸着。眼里射出一道奇异的光芒。
“哒哒哒”又一梭子弹从前方打来,几个传令兵应声倒下,赵登禹的胸脯也中了几颗子弹。他想用大刀支撑住身子。但终因受伤太重,倒了下去。赵登禹以身殉国了,时年39岁。他死得惨烈。他的怀里,抱着那把心爱的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