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久违的学术风音乐会!”看完“丝路之乐·唐韵回响”,一位观众激动地说道。
1月5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丝路之乐·唐韵回响”登台上音歌剧院,用一场实验音乐会复原1200年前的盛唐乐舞、展现盛唐气韵,让在场观众大呼过瘾。
从小乐队合奏《急胡相问》《水鼓子》、大乐队合奏《龟兹乐》,到乐舞《胡腾舞》《胡旋舞》……一支支曲、一段段舞,仿佛一幅幅活态的古代工笔画,让盛唐乐舞“活”了过来。
“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一部‘无声史’,从通史到教科书都是从理论到理论,至今人们不知道中国古代音乐究竟是什么声响。那么,中国古代没有音乐、舞蹈吗?当然不是。”策划和音乐总监赵维平希望,通过这台教科书式的音乐会,竭力接近唐代乐舞的真相。
从无声到有声,复原唐代音乐
唐朝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敦煌壁画还是其他佛教洞窟,都留存着唐代丰富多姿的音乐舞蹈画。然而,经历上千年的流变,这些古代乐器的形态发生改变,古代乐谱几近消失,音响断层。
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了一份古代琵琶谱,这本采用古代记谱法的琵琶“天书”,揭开了唐代音乐的神秘面纱。此外,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18种75件完整的唐代乐器,也让音乐考古学专家看到了恢复唐代音乐的希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上海音乐学院叶栋、陈应时、何昌林、赵晓生、应有勤、赵维平等学者,为唐代音乐研究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努力。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与东亚古谱研究中心”将流失于海外的上百种原始乐谱进行收集、整理,积累了近两万页古乐谱高清电子文献,并对每份古谱作出了详细的拍译、题解,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作为其中一员,赵维平也曾多次赴海外考察,研究散落在外的古代乐谱,对其进行数字化转存,并将其翻译成现代人能看懂的现代乐谱,摸清乐谱上的旋律、节奏、音高。
此外,他还参考大量古代文献,找到工厂,先后复原了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直项琵琶、箜篌、横笛、羯鼓等30余件乐器。
“复原乐器的过程非常艰难!材料很重要、很讲究,你要尊重它的规律。”赵维平举例,光是弦就非常复杂,现代乐器多用钢丝绳,发出的声音也是现代的,而中国古乐器会用到丝弦,他专门前往京都制造丝弦的工厂采访,买了一批回来,用于古琴和琵琶的制作。
多年的研究和努力,为这台唐代音乐会打下了基础,并得到了集中呈现。
从唐妆到唐服,再现盛唐美学
画上唐妆、穿上唐服,乐手们一字排开、席地而坐……一支支曲、一段段舞,仿佛一幅幅活态的古代工笔画,让观众穿越时光,亲见盛唐乐舞的演出场景。
为了让观众全方位、沉浸式感受盛唐的乐舞之美,在制作人兼视觉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授代晓蓉的带领下,现场的舞台设计都是按照古代壁画等文献典籍整理。
舞台设计以《莫高窟第220窟乐舞图》等壁画为历史参照,还原了画中的地毯与其他陈设,将伴奏乐队与舞者进行划区;服装以唐代鎏金铜胡腾舞俑等文物做参考,还原其胡衫、长带的设计,并加以艺术性加工;舞台呈现仿佛一幅古代画轴,以宣纸铺底,朱砂红钩边,乐手们就在这幅写意的画卷上演出;在传统硬景的基础上,现场还用到了数字影像来辅助呈现……
“现场就像一个活态化的‘博物馆’,观众看到乐手们活色生香的表演,可以穿越到过去,联想到那个时代。”能参与这样一场学术型、考古型的实验音乐会,代晓蓉很兴奋。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唐乐、感受唐韵,《敦煌琵琶谱》《天平琵琶谱》等珍贵文献也通过多媒体呈现,配合赵维平的讲解,音乐会瞬间变成了一堂干货满满的大师课。
“一千年前的琵琶为什么是横着弹的?”“现在的排箫以前叫箫,明朝时期独立一根的箫出现后,它才改叫排箫。”“筚篥在汉朝就有,到了唐朝开始逐渐离开中国的舞台,现在日本还有筚篥,我们听听这件乐器的声音……”现场,赵维平还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逐一普及起了这些古乐器的历史。
“我不能说这就是唐朝音乐,而是竭尽全力接近历史的真相。我们做出这些努力,后代人会逐步揭开更多的秘密,呈现出真正的中国唐代音乐。”赵维平展望未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