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世界排名第一的上届冠军德国会在小组赛就回家,而拿着一手好牌却失败的创业案例也是比比皆是。创业和足球一样,充满未知,充满不确定。
当然了,创业和足球的联系绝不仅限于此,如果想知道更多,请往下翻。这是大象在湾区孵化器的一次分享,关于足球和创业。以下:
中国队为什么老是输,为什么14亿人里连11个会踢球的都找不到?为什么日本队可以和比利时打得如此流畅?为什么欧洲足球的风格这么雷同?
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相同的答案。
30年前,足球世界有英式的长传冲吊,意大利的链式防守,巴西的细腻倒脚,德国队韧劲十足的整体,每支队都有自己的风格。经过30年的演化,风格趋于平均, 《足球经济学》给这种演化找到了终点——欧洲大陆足球的打法。以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荷兰、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已经找到了现代足球的奥义。
简要地说,这种打法的核心原则是「整体作战」,把一支球队当做一个系统,要多传球、多跑位、推进要快、一定不能粘球。具体的例子是,《数字游戏》通过分析了几万场比赛数据后发现,一名球员场均触球时间只有53.4秒,也就是说另外89分钟多,都在无球跑动。
更加容易理解的例子是梅西,他在巴塞罗那的传控体系里左右逢源,巧妙配合、精彩进球都源源不断;而他在阿根廷国家队则是步履蹒跚,屡屡陷入敌方数人的包围圈,没有人怀疑梅西的个人能力,但现代足球早已进化到不依靠个人的时代了。
当然,每个队的具体风格会有不同,但区别很小。《数字游戏》的作者分析了英超、德甲、西甲和意甲联赛的球队数据,认为它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谓的不同风格就像是战车上的装饰品。
下图是作者对四大联赛各项指标的统计:
足球世界里分成了两个阵营,谁使用这个打法谁就是先进的,谁不用这个打法谁就是落后的,而中国队显然属于后者。
参加这次世界杯的日本队,在32支队伍中平均体重倒数第三,身体素质肯定不如中国队,但正是这支日本队差点让欧洲豪门比利时队陷入绝望。何也?因为日本踢的是和乌拉圭、冰岛,西班牙、巴西、德国一样,踢的是一种叫做现代足球的足球,一种正确的足球。
回到创业,我们从足球里面可以获得什么启发呢?什么是正确的创业?
一般来说,发展得好的项目,重要的几个环节必须基本上都做对。但是导致项目失败或者举步维艰,原因是五花八门的,可能仅仅是因为某一点没有做好。套用托尔斯泰的说法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管这叫创业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首先,要在正确的地方。毫无疑问,北上深杭是目前国内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如果你要创业,当然应该首选这四个地方。南昌、合肥、大连这样的城市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成就一个独角兽企业,但在概率上会小很多。
这个道理在足球世界已经被证明得很充分了,你要成为一个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当然是想尽办法到五大联赛去踢球;你要成为一个顶尖的篮球运动员,NBA是必然的选择,没有经过高水平联赛的历练,就算有姚明这样的天赋,也不可能达到他今天取得的成就。
第二,要用正确的方式。这个正确的方式具体来讲涉及三个方面,那就是团队优先,拿风投,设期权,有愿景。这个事情在今天应该已经是创业的常识了,但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完全明白。这个模式最早是起源于纽约的基金管理人阿瑟•洛克为诺伊斯、摩尔等八位创业者引入仙童照相机与仪器公司的138万美元。这个事情的意义无比巨大:
1、仙童半导体的创立成为硅谷诞生的标志;
2、仙童是以风险投资方式创立的第一家硅谷高科技公司;
3、阿瑟•洛克成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人;
4、仙童也是第一家向大部分员工发股票期权的公司,此后,硅谷的年轻人不再以工资为报酬的首选了;
5、仙童是第一家完全以技术创新为宗旨的高科技公司。
这之后,仙童模式风行硅谷,成为高科技公司创业的通行模式。
中国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的成功也得益于这种模式,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都是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才异军突起。这里面最奇葩的是阿里巴巴的马老师,草根出身,却阴差阳错地掌握了硅谷的这套玩法,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的宏大故事。
在传统的创业故事里,人们喜欢听白手起家、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这样的传奇故事,但这些品质只不过是创业成功的基础条件而已,更加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式创业,那就是仙童模式。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平地起风雷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很过瘾,但怎么着也都是蛮干。
那些太极大师之所以在格斗狂人徐晓东面前不堪一击,是因为他们用的中古时代的技法去对抗一个经过现代格斗训练的运动员,怎么能有胜算?
在所有经过充分竞争的领域,很难有奇技淫巧的生存空间,以前哥伦比亚的守门员伊基塔喜欢在比赛中用「蝎子摆尾」来守门,墨西哥队有身高1米75的守门员坎波斯,要放在现在的比赛中,早就被淘汰了。
第三,要创造一家指数型的企业。在我们盈动的投资逻辑里,是把现实世界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的,这两个部分一个叫收益递减世界,一个是收益递增世界。
举例来说,收益递减是指,假如刚从国外回来,下飞机时就想吃小龙虾,吃到第1只时,美味无比,吃到第20只、50只的时候,觉得也不过如此,收益就开始递减。
什么是收益递增的世界?这条理论,之前经济学是不认可的,收益永远是递减,这是马歇尔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论证过的定理,那为什么收益会递增呢?
受摩尔定律的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成本无限地趋向于零。这两年冒出很多很多造电动汽车的企业,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李书福的吉利汽车走到今天,经历的坎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现在的新车公司基本两三年基本上把估值做到了几十亿美金。这种事情也只有在受摩尔定律影响的高科技领域才能发生,而在那些资源驱动型的收益递减的世界史不成立的。
第二个原因是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导致收益递增变成可能,随着节点的增加,网络价值是用户数的平方。一个人用电话机是没有价值的,两个人联系了以后电话的价值,当十万个乃至更多人连在一起的时候,它的价值越来越大。
指数型企业往往有一个宏大的愿景,可能有的人觉得是吹牛,就像现在区块链,我说目前区块链的逻辑就是先吹牛,再做事。但是在互联网新经济领域,它的整个逻辑、结构、规则是比较明确的,所以我们看得更加清楚,你要有有做大事的愿景。
指数型企业要符合三个特质,业务或者运营模式或者产品,有没有在线化?有没有智能化?有没有网络化?有没有用到这些先进的工具?没有这些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是不可能实现指数级发展。
指数型企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不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吗?假如交易结构涉及到两方、三方、四方,大家很爽,不能竭泽而渔。现在滴滴打车碰到问题了,它的交易结构有漏洞,导致他在某些方面要发力去修复它,导致政府或者C端消费者的反弹。
一个创业公司,唯一重要指标是增长。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是指数级增长,过一个礼拜要增长几倍,不一定是营业收入,可能是用户数量,可能是对事情本身的认知而已,必须要用倍数的方式来获得增长。
开个馄饨店不叫创业,叫创富,硅谷孵化器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讲,一个创业公司的服务必须有很大的用户群体,一家馄饨店的服务半径差不多3公里以内,增长是有限的。
你的产品能不能被足够多的人群所接受?你能不能提供足够多人群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这是我们判断项目值不值得下注的一个核心要素。如果不符合,就老老实实做生意,把钱赚到,也很光荣,芒格说,一个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反过来说,一家赚钱的企业就是道德的,虽然你从事的只是生意,只是在创富,同样值得尊敬,只是不在风险投资的事业之内而已。
前两天见一个出版集团的老总,他说「得到」找他融资,去年利润才几千万,估值80亿人民币,我这个出版集团有这么多的渠道、资源和牌照,我估值才100多亿。其实这就是收益递减和递增两个世界的差别。
以上,是我从看世界杯过程中得到的几点启发。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在道理上都是相通的,每个领域都有正确的方式存在,它可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是,至少那些已经被验证了的东西,我们就不要轻易地区挑战它了,虽然做的时候很过瘾很血脉贲张,但结果会很残酷。还是那句话,「要在水多的地方挖井,不要以穿越荒漠为荣」。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7-23
本文作者:大象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
互联网er的早读课”,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