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记者秦虹报道 “去年影响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大事件不断出现,特别是中国新能源国际化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必须加快战略调整,以扩大新能源国际合作与发展。未来,提高中国企业新能源国际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要适应国际形势,中国企业要在建立巩固本土新能源根据地的基础上,在国际化发展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区域合作中把握新机遇。”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理事长代表霍广钊在1月14日召开的“2020~2021中国新能源国际投资大会暨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年会”上表示。
新能源国际市场机遇将显现
与会专家认为,双循环、碳达峰、碳中和引发了国家对于能源电力转型的思考,为新能源在国际上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去年底,继碳达峰、碳中和后,我国再次表态,2030年风电、光伏的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一数据约是2019年风电、光伏装机总量的三倍,预计每年需要新增的装机容量将超过7000万千瓦。从国际数据来看,全球风电、风电的装机容量到2030年将达到40亿千瓦,增量装机达到28亿千瓦,全球每年的风光电市场预期装机将达到2.8亿千瓦。”霍广钊介绍说。
目前,新能源发电海外市场占比较大,而中国企业海外新能源投资比例仅占不超过5%,因此国际风电、光伏产业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市场。其次,中国企业国际新能源合作的主线是应对全球碳中和新目标,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施,将加大新能源全球市场的投资机会,中欧投资协定的落实将加大中欧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市场空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的落地将加大中国与东盟新能源国际合作的市场机遇。
“RCEP的签署使东盟区域影响和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能源合作在这个区域的重要性会愈发凸显。特别是关税方面,对于进出口光伏成本、市场准入、降低风险等方面都会带来利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际业务部主任严秉忠表示。
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表示,中电国际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在巴西、墨西哥、越南、智利、哈萨克斯坦等国多个风电和光伏项目。“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光伏、风电等海外清洁能源开发。
“对于企业而言,要抓住三个最重要的环节,一是要有良好的先进的技术路线,二是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三是要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比如光伏、光热、风电‘三电打通’。光热具有很好的发电和储能效果,综合算下来比光伏+储能成本低,更有优势,应该把这样的技术向国外项目推广。”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毕成业表示。
加强新能源企业国际合作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新能源企业需要创新联合方式、增强实力抱团走出去。当前以光伏、风电国际合作的实践为重点,中欧能源孵化器合作、外资参与中国增量配电网、新能源知识产权保护、新能源数字化等工作为着力点,促进光伏、风电、光热、新能源汽车、储能、微电网等多能协同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产业链、价值链国际整合与合作。
严秉忠表示:“RCEP签署之后大大提振了区域能源合作的信心。但也应看到,贸易开放程度提高之后,相关材料成本降低,国内新能源企业市场竞争可能加剧。新能源企业亟待加强技术标准的‘走出去’和国际的互认程度,还应加快产品创新。”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表示,民营企业的力量在壮大,而且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走在了前列,需要行业内更多企业跟进。
中国电建国际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新能源部总经理李斯胜建议,新能源海外竞争日趋激烈,中资企业还是要进行合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现在新能源项目更多的需要融资,建议行业企业多交流,拓展海外新能源融资渠道,无论是金融租赁还是其他方式,积极为海外新能源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
霍广钊表示,加强新能源产业国际联合与合作是应对未来挑战的主要战略,“双循环、碳中和、大合作”是2021年中国新能源国际发展的重要利器,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发展必须坚持以全球思维、本土运作的创新模式,坚持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建立巩固的本土根据地,坚持抱团“走出去”,擅用全球资源,争取中国新能源国际发展更大优势。
目前,在全球格局剧烈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要发挥全球的制造优势、工程优势与中国优势对接全球资源,力争在重点国别、重点市场的新能源国际合作中取得实质性突破。
1月14日,由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主办的“2020~2021中国新能源国际投资大会暨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同步举行,年会主题为“双循环、碳中和、大合作”。
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理事长代表霍广钊在会上表示,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近年来在联合助推中国新能源国际发展产业力量,努力促进双循环与新能源国际合作、中欧投资协定与中欧新能源合作、中日韩海上风电合作、外资参与中国增量配电网等议题开展了全方位国际合作,不断促进、完善中国新能源发展生态体系。
论坛期间,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正式对外发布联盟组织编写的《2020~2021中国新能源国际发展报告》及“全球能源信息”“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工作机制”;揭晓了“2020~2021中国新能源国际发展先锋单位”系列评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