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更多的事实证明,本身功效不明的酵素是一张挥之即来的“画皮”,掩盖在一些药物成分上。

文 | 周鑫雨

编辑 | 金汤

运营 | Trixy

肠子不动了

腹腔内充满气体,时而发出沉闷的咕噜声。艺泓从瘫坐转为站立,肠子仍然无动于衷,“没有存在感,不会动了”。

另一件事随着肠子的“沉睡”也成了一种奢望——三天了,她毫无便意。艺泓翻阅了各种经验帖:尝试将火龙果、酸奶混在一起,或是大量饮用亚麻籽水,都收效甚微。她将停用半个多月的一款酵素果冻视为最终的解决之道。服用后不到半天,艺泓就感受到了肠鸣音。

但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酵素已经产生了病态的依赖,“得治”。

身高160厘米的艺泓仅有45千克,属于“偏瘦”。五年前,她的体重是54千克。虽然落在正常的BMI区间内,但艺泓仍有身材焦虑,她戒了零食,将正餐控制在一天两顿甚至一顿。没钱办健身卡,她就每天绕着学校操场跑圈。

脱发、断经、贫血,艺泓终究为长期节食付出了代价。最难受的是辟谷造成的排便不畅——食物摄取不足,肠道蠕动得愈发缓慢,久而久之,艺泓的排便周期从一两天拉长到四五日。

艺泓选择在保健品中找到减肥的捷径。“大吃大喝不怕胖”,商家的广告戳中了艺泓的痛点。她购入了市面上最火的几款产品,酵素恰巧是其中之一。

也有年轻人因肠道焦虑而选择酵素。二十出头的刘寻自高中以来就饱受便秘之苦。学校的厕所环境不好,略有洁癖的刘寻选择强忍,“周末回家再解决”。但后果是粪便干结,开塞露也无法促进排泄。一款范冰冰推荐的酵素冲剂吸引刘寻下了单:“号称能促进排泄,还有明星做背书。”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 图 / 微博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刘寻的排便随着服用酵素而变得规律。吸酵素果冻也成为艺泓的习惯,服用后不到半日,腹泻感就不可控地到来。艺泓不再节食,也恢复了夜宵,她将一天的剂量集中在晚上服用,“怕早上惹出麻烦”。

但还是有不少人惹上了“麻烦”。测评博主“老爸评测”持有者魏文锋收到了几位粉丝的私信。一名粉丝告诉他,仅一条酵素就让她难以控制便意,“感觉随时可能拉在裤子上”。私信客服后,答复是:“这是正常的,是在排毒。”

令魏文锋不解的是,这些酵素产品的购买评论区几乎是清一水的好评:“或许是粉丝个人的体质问题?”但往后多翻几页,不少消费者都有类似的经历:拉肚子、连续腹痛、没有瘦身的效果。

魏文锋团队的两名编导也跟着尝试了几款酵素。这些酵素被制成蓝莓、蜜桃等各式口味的果冻,服用5小时后,编导们的肚子开始隐隐作痛;7小时后,“一泻千里”之感不请自来,“还是不太憋得住的那种”。之后便一发不可收,疼痛感在去了五六趟厕所后才有所缓解。“如果酵素果冻有减肥的作用,那也是拉瘦的。”一名编导哭笑不得。

更大的麻烦也早已埋下伏笔。服用酵素一个月后,身为护士的艺泓明显感受到肠子不动了。效果在减弱,甚至反弹——服用后排便的时间从半天拉长到了三天,一年后,艺泓陷入了不吃酵素则无法排便的僵局。售卖酵素的客服告诉她,这是阶段性症状,“因为疗程还不够”。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 图 / 老爸评测公众号截图

作为使用酵素五六年的老用户,刘寻也曾用不能“因噎废食”来安慰自己。但后期对酵素的依赖让她害怕。“一定要就医。”她打算向一条不到5g的酵素果冻宣战。

买的是李逵,吃的是李鬼

一开始,酵素的故事有点神奇。主播丹丹将一包酵素冲剂倒入水油分离的液体中。不一会儿,红油在水中被包裹成一颗颗小球。她向直播间的观众解释:“我们的酵素能把食物中的油脂包裹,再排出体外。这就是光吃不胖的秘诀。”

原本靠着做吃播,丹丹积累了几万粉丝,也让她的体重从50kg涨到近70kg,之后一名酵素销售将产品寄给丹丹试用。试用酵素后,不断的排泄抑制了她的食欲,丹丹逐渐消瘦,并且对不适感不以为意。渐渐有粉丝私信她:“姐吃这么多是怎么瘦下来的?”这让丹丹看到了酵素蕴含的商机。

丹丹是水油实验最早的“信徒”。她照着酵素销售发来的实验视频,给直播间的粉丝们演示,直播间顿时涌入几百人,半小时能卖出十多单,“实验看上去很科学。吃一包酵素,油就能被排走,谁能不心动?”

但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告诉每日人物,这一实验与体内环境相差甚远,油脂进入消化系统后会被逐渐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并被人体吸收,根本无法直接排出体外,“换个重口的角度想,马桶里从来都不会飘油花”。

尽管如此,酵素还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淘宝保健品类销量前三榜的常客。2015年1月,酵素类产品就以1618万元的销售额位居天猫保健品月销榜第三。但并非没人意识到光鲜背后的泡沫。2015年,营养师顾中一就在《光明日报》的采访中提到,市面上酵素“排除体内毒素,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废物”等作用没有准确的定义,功效也就无从谈起。

只不过赛道依然火热,酵素的品牌效应逐渐凸显。2020年,曾受谢娜、景甜、孙俪等明星站台的酵素品牌姿美堂跻身天猫保健食品预售榜第二——3天内,主推产品果蔬酵素粉单笔销量就高达8.8万笔。消费者一个个入局,质疑者一个个出现。

直到2021年9月,“阿姨吃3年酵素,肠子表面像蛇皮”的微博话题,成为热搜。当时的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63岁阿姨的结肠表面布满蛇皮般的棕黑色花纹。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虽然未有明确的临床试验佐证病症由何引起,但不少人怀疑,阿姨服用的酵素中额外添加了泻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刘强解释,若是酵素产品中添加了决明子、番泻叶、芦荟等蒽醌类泻药,极有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最终肠子功能会越来越差。

这条热搜成了投向消费者的一颗石子。很多人感到了恐慌。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动态:“打算去医院检查一下。”底下吸引了数十人附和。艺泓就是其中之一。一周后,她拿到了自己的检查报告:刚满20岁的艺泓,肠子内壁却爬满褶皱和黑斑,壁上长了几处息肉。医生告诉她,服用的酵素中含有决明子,“刺激性太大了”。

2020年10月,一次联合跨境进口商品质保平台的检测中,魏文锋在一种网红日本酵素中发现了违禁药品西布曲明。这一成分会作用于中枢神经从而控制食欲,但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2010年起,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明令禁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如今,再次与酵素打交道,魏文锋发现乱象依旧存在。在他抽测的12款网红酵素里,有6款酵素含有违禁药物番泻苷A与番泻苷B。文献证明,作为番泻叶提取物,番泻苷作用强烈,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患者机体功能损伤以及产生对药物的依赖。

随着关于酵素的负面新闻逐渐发酵,不少观众在直播间抛出疑问:“你家的配料表里有决明子,吃了不会黑肠吧?”丹丹有些紧张,失去了推销的激情:“既然平台都让我们卖,吃了一定没问题。”

炒作背后,一无所有

沐沐是一位酵素销售,平时在淘宝和京东的店铺里卖酵素果冻。她不断发展自己的销售代理,共同推销一款名为“胶喜堂”的酵素果冻,也会找到如丹丹这样的主播带货。她深谙受众的痛点,“大吃不胖、排毒养颜,产品宣传要抓住这两点”。

“‘酵素’是‘こうそ’,也就是日语中的酶。”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厉曙光看来,酵素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除了菠萝蛋白酶等极少数,大都会被消化系统逐渐分解为氨基酸,失去原有的作用。当被问到“酵素能否排宿便”的时候,厉曙光解释:“从医学学术角度上来讲,没有‘宿便’这个专业名词的概念,这只能够理解为某些商家宣传的噱头。”

他对酵素宣扬的润肠、减肥功效也持怀疑态度:“人体根本不能直接吸收外来酵素。至于在消化吸收和分解过程中酶具体能起什么作用,还需要有关方面能够提供具体的临床数据和令人信服的科学实验结果。”

可是,市面上的许多酵素产品并未经过临床试验的千锤百炼。由沐沐经手的主播和经销商都会拿到统一的直播文案与广告图,里面提到产品采取“复合微生物发酵技术”“和日本酵素采用的是同样的技术”,而“助清肠,排宿便,促进吸收”等功效则是“消费者使用后的感受”。

“祸从他人口出”成了更多商家避免监察的挡箭牌,找明星、KOL代言和推广是另一套路。“讲产品功效时,一定要说明星们也在使用,”沐沐向代理商家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就不算我们自己宣传。”

沐沐还着重强调酵素的售后服务细则,里面详细记录了消费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回复话术,比如拉肚子,“都是产品的正常功效,说明体内细菌多,产品就是在帮助细菌和毒素排出”;没有效果?“那就是个人体质的原因啦,每个人的反应不可能都一样啊”……她将食品生产许可证作为最后的防线:“资质都在这里,上面允许的,吃下去怎么会有害?”

但酵素着实落在了保健品功效宣传的灰色地带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非药品广告不得有涉及药品的宣传。

作为舶来的概念,酵素给商家宣传留下了不少擦边的空间。日语专业的刘寻对酵素中的宣传套路深有体会:“许多商家会将日语词直接作为成分添加在配料表中。”她最早接触的酵素配料表中有一味“旃那茎提取物”,这在中文里有个耳熟的名字:番泻叶提取物,也就是泻药成分。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 图 / 视觉中国

“原理就是泡菜水”

面对前来咨询的客户,做酵素代工、销售的廖永开出了“拿300盒批发价5元/盒”的价格。他劝客户多批发一些,“拿一万盒以上价格可以压到(一盒)4.2元”,而达到百万量级的,甚至不到4元/盒。在平台上,廖永代工的酵素统一售价为7.99元/盒,十盒起售,“这是一个‘疗程’”。

廖永如今从业近8年,是国内酵素代工、销售的“弄潮儿”。从最早做自家品牌的淘宝店开始,他的公司业务在这几年开始往供货商的方向发展。社交平台上的主播琳琳曾找到他代工酵素。贴牌为“琳瘦记”酵素果冻每盒7条,以三盒89.9元的定价捆绑出售,不到半个月就售出近千份。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 琳瘦记。图 / 淘宝

“低价高效”是廖永对自家产品的定位:“别人都是单一水果发酵,但我们是多种。”但在琳琅满目的配料表中,与酵素直接相关的仅有“果蔬复合酶粉”几字。至于发酵产生了怎样的酶、酶有什么作用,连廖永自己也说不清楚。

厉曙光将酵素配料表视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他举了个例子:“木瓜蛋白酶是一种水果中的酶,它是可以用来软化肉类的食品添加剂。但酶的种类很多,所具备的功能也不全是分解食物,或许用各种水果发酵制作的酵素里产生的就是木瓜蛋白酶。”

但酵素的“肠道生意”依然进行着。面对前来咨询的客户,廖永主动展示了几份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检测报告。但他从来不打开里面的内容,只是不断声明“有检测报告,绝对安全”。

“高活性”是沐沐宣传酵素的一个重点,但魏文锋检测后发现,市面上12款网红酵素中几乎没有活性的乳酸菌,想靠酵素中的益生菌调理肠胃基本是无稽之谈。“吃酵素基本上是吃了个寂寞,”魏文锋评价:“如果吃加了违禁药物的酵素,那就是既花钱又受罪。”

5年来,酵素的形态从药丸衍生出冲剂、代餐粉、果冻等各式形态,配料表也愈发复杂。商家们开始往酵素中添加益生菌、益生元、乳果糖等物质,满足消费者愈发多元的健康需求。沐沐的酵素果冻包装上,现在没有了“酵素”二字,替代的是放在第一排的“益生元”。

但这又让人们陷入新一轮的消费陷阱。丁香医生曾指出,益生菌,尤其是在宣传上常被提及对儿童便秘有效的乳双歧杆菌,在临床应用上缺乏循证医学依据。与益生菌仅一字之差的益生元倒是有效,但这种靠刺激人体结肠内常驻菌生长和活性改善便秘的物质,在厉曙光看来“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

“若要促进排便,单吃益生元也能起点作用,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吃添加了益生元的酵素?”钟凯下了定论:“不用加‘大多数’,目前市面上的酵素就是智商税。”

也有人试图用自制酵素跳出消费陷阱。“酵素桶”应运而生——这只装有密封扣的塑料桶价格一度被炒到上千。几年前,厉曙光受邀主持一档养生节目。曾有消费者联系他,自己花了499元买了一个酵素桶,美其名曰“自制天然酵素”。厉曙光否定了这种做法:“七七八八的水果放进没有严格消毒的桶里,发酵产生的成分无法确保健康。”

魏文锋团队则用检测起底了酵素桶。水果在桶内发酵四天后的检测结果显示,自制酵素能不能帮助减肥尚未可知,但细菌和霉菌数量却严重超标,还产生了甲醛。“原理就是泡菜水。”钟凯又补了一刀。

切除息肉前前后后花了大概1600元——这是艺泓为酵素付出的代价。术后只能吃流食,滋味“比便秘的时候还难受”。出院后,她扔掉了所有的酵素,恢复了饮食和运动。

她将评论区的一条留言作为了微信签名:“捷径往往是最难走的路,是要付出代价的。”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 图 / 《破产姐妹》第六季

(除专家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酵素神话:你的肠子上过智商税了么?其中的一些药物成分被掩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