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必然会打开另一扇窗。”
这句话有很多应用场景,但其中最令笔者反复思量和回味的,则是一位互联网大佬的解读。
如今,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十几二十年前,当互联网刚刚进入商业领域的时候,面对环绕四周的实体大鳄们,能否存活下来,完全靠的是运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技术。
这是因为,互联网从出生伊始,就先天不足:跟实体零售店面对面接触顾客不同,互联网根本就不知道你的顾客是男是女,长什么样,喜欢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等于两眼一抹黑。京东的起步受益于2003年的那场非典;马云的成功在于他的坚持,屡败屡战的坚持。
当然,除了运气,如果说还有一点点技术含量的话,就是互联网公司先天失明的情况下,摸出了一套传统企业没有的触觉能力,来了解客户的需求,进而了解客户——通过用户鼠标在网页上的点击和停留,来挖掘用户的兴趣喜好,为客户画像。
什么是新营销
如今,为用户画像,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案例已经比比皆是。
很直观的一个例子:你在新浪上看新闻的时候,广告窗口中显示的就是你在电商平台上浏览过的同品类商品的信息,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把在新浪看新闻的你,和在京东、淘宝购物的你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你感兴趣的产品,吸引了你的注意,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互联网营销手段,其实已经远比店员在实体零售店中与顾客面对面的交流更为有效。正因为此,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研究互联网精准营销的逻辑,这也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项课题。
当然,产品只是营销的一部分,价格和促销也不是营销4P的全部,毕竟,互联网+不是赔本赚吆喝。新营销的理念,还包括了场景体验式营销,以及品牌营销等等。这些内容营销,都需要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吸引目标客户的注意,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
显然,如何吸引目标客户的注意力,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课题。
注意力相对论
前几天五一节,孩子请假提前去了南方,落下一堂英语课,回来后老师布置了作业,我负责补课。内容很简单,就是看图说话,1-10,各种颜色,不同形状叠加在一起,比如five blue triangles。但儿子不能举一反三,原因其实就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本来完成作业后看动画片是一种奖励,结果儿子在做作业过程中,就总用眼神去瞄电视机。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这年头的诱惑实在太多,如何能吸引一个人的注意力,简直变成了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实际上,按照酷划CTO阿稳的说法:人的注意力分为快和慢两个部分——快是最直接的,是人的天性所在;而慢注意力是人的生活兴趣慢慢培养起来的。
这时候,互联网的逻辑是尽量去抓住人的注意力必经的路径,比如分众传媒,当人在电梯狭窄空间的时候,电梯视频广告会抓住你的注意力。
另一个例子,微信朋友圈的广告,也是非常典型的互联网用户注意力必经路径和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的实际案例。但如今,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大,朋友圈中的任何一条信息,都很可能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
过多的碎片化、泛娱乐化的信息,使得人们对时间成本的关注逐渐超出获取信息的渠道成本,难以让客户的注意力集中。于是乎,为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甚至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认为,为优质内容付费,才能把用户从海量信息中解放出来。
扩展开来,其实就是为注意力付费,或许已经成为一种必要。
付费能管用吗
在笔者看来,为优质内容付费,与为注意力付费,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是互联网营销的两个部分。为优质内容付费,说的是解决优质内容过少的问题;而为注意力付费,解决的是如何为优质内容进行有效传播的问题,因为用户的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资源。
传统的为用户注意力付费的产品,笔者几年前就有过体验:那时候一个iPad免费越洋通话的小程序,就是通过用户观看视频广告积累的虚拟货币而来的。另一类比如kiip,通过完成多样化的阅读任务,积累积分或者优惠券,形成商业模式。
国内做得比较成熟的公司如酷划。酷划旗下的酷划锁屏利用多年积累的用户数据,依托背后的大数据平台,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人群筛选,再给人群定向投放带有积分奖励的信息。
酷划CTO阿稳:先有注意力,后有精准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酷划除了通过酷划锁屏占据用户注意力通道,推送一定的内容、优惠券、广告信息,并且给予用户一定的奖励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外,也在寻求通过与优质内容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比如酷划新闻等产品。
其实在笔者看来,无论是腾讯新闻、今日头条还是酷划新闻,都是通过大量的用户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的算法,为用户提供用户更希望获取的信息。只不过酷划新闻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也能为用户带来一定的收入,从而让数据体现出真正的价值。这正是酷划所倡导的为注意力付费的思维逻辑。
换句话说,无论是酷划锁屏还是酷划新闻都是一种激励性广告与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相结合的媒体,是一个用户和商业并重的产品,寻求的是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平衡。
在笔者看来,用户的时间需要被尊重,即便是做广告,也需要为用户的注意力付费,这应该是未来互联网营销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