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在评论《
三国演义
》的时候说,“
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
,但作者罗贯中丑化曹操、美化刘备、神话诸葛亮还是让人颇为有些不解。
血缘角度——刘备是''帝室之裔'',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汉朝一共有29位皇帝,刘恒生下了刘启,刘启也就是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就是汉景帝的庶子,所以刘备是与刘邦有血缘关系的。
刘备是刘胜这一支的后代,是刘胜的第十七代玄孙,景帝的第十八代玄孙,刘备的父亲叫做刘弘,祖父刘弘曾经举孝廉,做到了县令一级。总之,多亏了刘备是刘的,多少和汉朝皇帝沾点亲故关系。
曹操的血缘关系呢?《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但由于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所以曹操与曹参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曹操的父亲曹嵩,字巨高,沛国谯郡人氏。他的父亲夏侯睿,母亲颜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
孙权的父亲叫做孙坚,是东汉末期军阀将领,当时参加伐董联军以长沙太守来尊称孙坚。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小说《三国演义》中称孙坚为江东猛虎。中平一年加入讨伐黄巾起义军的战斗,后起兵讨伐董卓。初平二年四月,孙坚在袁术命令下征伐刘表的荆州,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之。黄祖伏兵从竹林间发射飞矢,孙坚中箭,脑浆逆流身亡,享年三十七岁。据三国志记载是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社会背景角度——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人心思汉
唐宋到金元,民间的讲唱文学中则从来都有尊刘贬曹的倾向。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而刘备又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因而将刘备奉为正统仁君,是符合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愿望的。
南北朝以来,遭受国家分裂、异族入侵的汉人希望天下统一,罗贯中根据众多素材,用''拥曹反刘''的倾向来映射元代异族统治的不正统,元末明初,罗贯中把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和人民大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心理结合,把刘备、诸葛亮等人视为美好理想的寄托。儒家的思维逻辑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上地下,惟有德者居之''。这种思想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诸葛亮临终前哀叹:''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亡矣''。作者无可奈何的将这一场历史悲剧归结为''天意''或者''天数''。所谓''天数'',与其说是肯定了客观历史进展的理则,还不如说是流露了对于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
历史发展角度——自朱熹《通鉴纲目》起,奉蜀国为正统
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明末清初,毛宗岗在修订《三国演义》时又加重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以拥刘反曹的思想来表达''还我大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绪,在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自唐宋到金元,''拥刘反曹''的倾向完全一致,这与南北朝以来人们遭受异族入侵,汉人希望天下统一,''人心思汉''等原因有关。
朱熹的《通鉴纲目》对元明两代的史学影响非常之大,元代汉儒主要通过研讨朱熹《通鉴纲目》的书法旨意,来阐发''夷夏之辨''思想。
《通鉴纲目》中所讲述的思想、观点和内容,完全符合历代统治者的要求,是一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教科书,非常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因此,一直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推崇和提倡。而作为此书的著作者朱熹,后来,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也就理所当然的被推上了仅次于孔子的神圣宝座,享受到仅次于孔子的崇高荣誉。
事实上,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客观角度存在的,比如前期写曹操的时候,并没有丑化曹操,而毛家岗修订《三国演义》强化了''尊刘贬曹''的倾向,是为了迎合清代统治者的需要。
至于《三国演义》为什么要神话诸葛亮,向来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有民间传说罗贯中曾是张士诚手下谋士,后张被朱元璋打败,罗贯中的建功立业梦想失败,转而做了小说家,他的经历和内心情绪与诸葛亮极其相似,所以借神话诸葛亮来表达自己有才而未成大业的遗憾。
古代亦有以貌取人的传统,史书有载:''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他又学富五车,人怎么可能有完美?但孔明就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他有如此形象、气度、谈吐,以至孙权第一次见到孔明就想得到他。如此才思敏捷又忠心耿耿的人,作者写小说时未免会多一些偏爱。
诸葛亮在历史上其实是个政绩赫赫的人物,但是小说能这么写他管理国家、治理田桑、发展盐铁吗?显然是不能够的,考虑到小说的接受群体,你讲一些特别高端的治国方略肯定没有多少人会感兴趣,反而讲些神招、奇招,可以引起大众的兴趣,所以诸葛亮的形象才会被神化,甚至是到了妖魔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