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津巴布韦简介

大津巴布韦是津巴布韦中部马斯文戈附近一座被毁坏的城市,曾有人居住在公元前。1100 到 C。1550 年(繁荣约 1300 年 - 约 1450 年)在该地区的晚铁器时代。它是讲班图语的绍纳人津巴布韦王国的首都,坐落在一座天然城堡上,包括许多使用无砂浆的花岗岩砌块建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念碑。

在班图语中,成群的石头建筑被称为津巴布韦,因此该遗址和王国的名字也由此而来。一个石头结构,大围墙- 一个高电路墙和塔 - 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古代纪念碑。这座城市的繁荣得益于农业、金矿和到达东非海岸的贸易网络。它在 15 世纪开始衰落,可能是由于其黄金资源枯竭或人口过剩,绍纳人向北迁移到穆塔帕的一个新地点. 在大津巴布韦发现的几个皂石雕像代表一只鸟,这种生物今天出现在现代津巴布韦的国旗上。大津巴布韦于 1986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津巴布韦高原

以大津巴布韦为首都的津巴布韦王国是由绍纳人建立的,绍纳人是一个讲班图语的人,从公元 2 世纪起首先迁移到南部非洲。除了其中心地带位于马绍纳兰中部(津巴布韦北部)外,该王国的确切范围不得而知。津巴布韦高原地区位于南部的林波波河和北部的赞比西河之间,由温带草原组成,没有采采蝇,尽管降雨量一直难以预测,至少有一次干旱的威胁十年。

黄金很容易从津巴布韦高原的地表矿床和浅矿中以及赞比西河的支流中获得。

在大津巴布韦达到顶峰之前的千年中,该地区的总体历史如下。从公元前 3 世纪开始,就有证据表明绵羊、山羊和牛被驯化了,尽管这种做法直到公元 1 世纪才普遍存在。当然,早在绍纳牧民带着他们的牲畜和炼铁技术到达之前,一小群游牧狩猎采集者就已经居住在该地区,事实上,这两个群体将继续争夺领土直到现代。

到 7 至 9 世纪,社区的建立模式一直延续到 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到来。人们住在泥泞的茅草屋或石屋里。制作简单的陶器,用兽皮制作服装皮革,用铜和金制作珠宝,用铁制作武器和农具。这些物品也在该地区进行交易,在津巴布韦王国,盐是一种有价值且需要的商品。还发现了玻璃珠和贝壳,这是与海岸贸易的证据,即使在这么早的时候也是如此。

累积的考古证据表明,从 10 世纪起,一个以农业(特别是高粱、小米、南瓜和西瓜)、畜牧业、狩猎和本地贸易(使用当地的铁、铜和金矿床)。随着这些社区的繁荣,以及随着他们的贸易网络扩展到斯瓦希里海岸的大型贸易中心,他们能够从第二个千年开始建造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石碑。大津巴布韦位于现代马斯文戈东南约 30 公里(19 英里)处,是该地区 300 多个铁器时代石遗址中最大的一个,该地区今天覆盖了现代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

建筑特色

希尔综合大楼

大津巴布韦位于 80 米(262 英尺)高的自然山坡上,既是举行仪式的重要场所,也是易于防御的地方。城堡上有人居住稀少的证据,有时也称为 Hill Complex,可以追溯到 5 世纪(根据放射性碳日期),但随后在 11 至 12 世纪铁器时代人们到达时被中断并以更大的强度恢复那里的物质文化与以前的居住者不同。该建筑群可能在此后作为宗教场所发挥作用,也许作为墓地对于酋长。或者,它可能一直作为宗教场所发挥作用,在那里崇拜祖先并进行祭祀和奉献。不过,卫城上还留有石基泥屋遗迹,有可能曾被用作皇家住所。在 13 世纪中叶的某个时候,Hill Complex 被花岗岩干石墙包围着(19-39 英寸)的厚度。这堵墙包含天然花岗岩巨石。

大外壳

从 c. 1000(如果不是更早),城堡下方的山谷也有人居住。占主导地位的是 13-14 世纪的大型椭圆形石墙,部分厚 5.5 米(18 英尺),高 9.7 米(32 英尺)。墙壁略微向内倾斜以增加稳定性,并且规则的通道穿过底部以排出水平的内部空间。还有一个正门入口面向 Hill Complex 和其他几个,这似乎排除了墙壁的任何军事或防御功能。

里面是第二堵墙,它在某些地方形成了一条狭窄的走廊,因为它遵循外墙的轮廓,并通向一座高大的石碑或塔楼。该塔呈圆锥形,最宽处有 5 米(16 英尺),高达 10 米。墙壁和塔楼采用干石花岗岩砌筑而成,具有精确的走向,通常被称为大围墙。

大围墙将成为大津巴布韦统治者威望和权威的有力象征。

这座建筑的总周长为 250 米(820 英尺),其用途尚不清楚,但它可能是皇家住宅,塔楼用作粮仓(谷物是一种常见的贡品,供人们使用)绍纳统治者作为礼物赠送)。在这里和 Hill Complex 发现了大津巴布韦最奢华的手工艺品。然而,墙壁和内部平台以及石扶壁的特殊布置很难解释为仅仅是住宅。无论确切的功能是什么,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大围墙将成为大津巴布韦统治者威望和权威的有力象征。

山谷遗迹

附近还有许多其他单独的石头建筑也被高墙包围,以及许多大型圆形泥浆和柱子房屋(比石头房屋更早)的遗迹。这第三个区域被称为山谷遗址。泥屋的直径通常为 10 米(32.8 英尺),因此茅草屋顶的高度将达到 6 米(19.7 英尺)或更高。

这些废墟的数量和地理分布表明,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会增加。占地 1700 英亩(700 公顷),拥有如此巨大的建筑,肯定有一个统治精英,也许还有一个中央权力机构,统治着大约 18,000 人的总人口。在该遗址以及赞比西河中游的沙巴 (Shaba) 和因贡贝伊莱德 (Ingombe Ilede) 发现的铁铃等传统上与统治者相关的物品的相似性表明,与该地区的当代文化有联系。

政府与社会

与南部非洲其他地区一样,津巴布韦社会由男性家长主导,他们与同龄人争夺权力和影响力。获得这种权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拥有牛。一个男人的妻子的数量是另一个成功的指标,因为这与他可以支配的劳动力相对应。妇女被要求播种、照料、收割、准备食物和取水。未婚男性狩猎、放牧和制作衣服。没有自己财产的男人可能会成为一个有财产的男人的家属,这个男人允许他们协助放牧,以换取食物和住所。这种受抚养人是男性在津巴布韦社会成功的另一个指标。

部落的首领可能是最富有的男性,尽管这个职位通常在绍纳人中世袭。酋长没有军队来支持他的权威,因此很可能大多数酋长都试图在他们名义上的控制下容纳他们社区的高级男性和下属酋长的意见。一些地点火灾破坏的考古证据表明,竞争群体之间偶尔会发生冲突。至少,石碑是某种政治权威的证据,但除了它足够丰富并且控制了足够的劳动力来建造如此庞大的结构之外,它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还不得而知。

该部落的放牧男性的男孩在与社区隔离的情况下与同龄人一起接受了几个月的教育。男孩们被教导狩猎技能,必须忍受身体的艰苦和耐力考验,并被教导部落的传统和习俗。在训练期结束时,他们接受了割礼并取了一个新名字,这意味着男孩们已经变成了男人。女孩还接受了集体教育,为她们未来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做好准备。当一个女孩结婚时,她离开了她的家,和她丈夫的家人住在一起,她的父亲赠送了一份牛的嫁妆。

贸易

甚至通过 400 公里(250 英里)外东非海岸的商人发现的非非洲商品也证明了大津巴布韦与更远的其他国家有贸易联系。由于来自津巴布韦王国的黄金,基尔瓦及其位于现代莫桑比克的索法拉前哨成为所有斯瓦希里贸易站中最繁荣的。这种黄金很容易从津巴布韦高原和赞比西河支流的地表沉积物中获得。当这些资源耗尽时,露天矿被挖到 30 米(100 英尺)深。黄金,象牙,铜(通常投在X形锭)的这种奇特的奢侈品作为中国交换明瓷刻彩陶从波斯. 没有市场,这种交易是为了统治精英的利益而通过易货进行的。因此,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种跨区域贸易为这座城市带来的财富不仅体现在发现外国奢侈品方面,还体现在建筑和艺术方面。

艺术

对后代来说不幸的是,在 1890 年代欧洲殖民主义者在该地区活动期间,大津巴布韦遗址被系统地掠夺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那些进入公共领域的人工制品几乎总是没有任何关于它们被发现的背景的信息。

已经发现了许多精雕细琢的皂石雕像,其中包括八幅栖息在超过一米(39 英寸)高的巨石上的鸟类。这种鸟被称为津巴布韦鸟,与自然界中的任何鸟类都不相似。它出现在今天的国家国旗上。皂石雕像等人工制品暗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仪式性质。其他雕塑包括牛和裸体的高度风格化的女性形象。生产出质量非常好的简单的无釉陶器——通常用石墨覆盖,然后抛光。形式包括带有独特阴影三角形装饰的葫芦形器皿、用途不明的小圆盘和小屋模型。

衰落和后来的历史

大津巴布韦衰落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最可能的解释是来自敌对国家的竞争和金矿开采。人口过剩也可能导致问题,例如土地过度劳累和森林砍伐,这种情况可能因一系列干旱而陷入危机。当然,到了 15 世纪,与沿海贸易的任何联系都已停止。到那个世纪下半叶,绍纳人向北迁移了几百公里,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穆塔帕王国。因此,大津巴布韦市在很大程度上被遗弃了,直到 19 世纪后期欧洲人抵达后才被“重新发现”。他们被种族主义蒙蔽了双眼,无法让自己相信这样的地方可能是由非洲黑人建造的。腓尼基人在距家乡数千英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城市,并且在物理上尽可能远离大海。然而,考古证据证明大津巴布韦是由土著黑人非洲人建造的。

津巴布韦王国曾经拥有的领土仍然有人居住,但在 19 世纪马塔贝莱兰王国成立时被恩德贝莱人征服。到 20 世纪初,该地区处于英国南非公司的控制之下,1911 年形成了两个新州:北罗得西亚和南罗得西亚。后一个国家将在 1980 年成为津巴布韦的现代国家。

参考书目

Chikumbirike, J. 等。“来自大津巴布韦的考古木炭研究。” 南非考古公报,卷。71,第 204 期(2016 年 12 月),第 107-118 页。

科廷,P.非洲历史。皮尔逊,1995 年。

Fage, JD (ed)。剑桥非洲史,卷。2.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 年。

Garlake, P.非洲早期艺术与建筑。牛津平装本,2019 年。

赫贝克,一世(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卷。三、删节版。加州大学出版社,1992 年。

田纳西州霍夫曼 “辩论大津巴布韦”。南非考古公报,卷。66,第 193 期(2011 年 6 月),第 27-40 页。

Innocent, P.“历史考古学中的大津巴布韦:重新概念化古代政体的衰落、放弃和重新占领,公元 1450-1900 年”。历史考古学,卷。47,第 1 期,全球化、移民、转型(2013 年),第 26-37 页。

Ki-Zerbo, J. (e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卷。四、删节版。加州大学出版社,1998 年。

McEvedy, C.非洲历史企鹅地图集。企鹅图书,1996 年。

Mokhtar, G. (e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卷。二、删节版。加州大学出版社,1990 年。

Oliver, R. (ed)。剑桥非洲史,卷。3.剑桥大学出版社,1977 年。

Oliver, RA剑桥非洲百科全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 年。

Webber, N. “伟大的津巴布韦”。科学美国人,卷。277,第 5 期(1997 年 11 月),第 94-9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