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曹操墓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在探究其真假的同时,关于曹操的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再次引发人们追踪溯源的热情。而曹操与山东的历史渊源也值得一提,他曾任济南相、兖州牧,还与青州黄巾军有一段镇压与反镇压的故事。
曹操曾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184年,曹操即追随皇甫嵩镇压过颍川黄巾军,是镇压黄巾军起义的老手。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多次立功,他的官职也不断升迁。汉灵帝光和末年,迁为济南相,后为典军校尉。汉献帝元年(190年),他参与讨伐董卓,以后又依附袁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兖州刺史被黄巾军杀死后,曹操又接替了兖州牧的职位。
青州黄巾军成为强大的农民军队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组织形式出现的农民起义。他们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是说代表东汉王朝的苍天已经死亡,代表农民的黄天已经确立起来。他们起义的目的是实现“太平”,他们的经典是《太平清领书》,他们的起义组织是“太平道”。他们以黄头巾为标志,因而称为黄巾起义。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封建政权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残暴黑暗统治,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逼得农民纷纷起来造反。连年灾荒,传染病流行,饥饿贫病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处流浪,当时的中国北方农村已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贫穷死亡迫使他们向鬼神求助。因而带有迷信色彩的宗教组织,便在农民中迅速发展起来。
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 184年开始,前后持续了二十多年,参加人数有数百万之多。活动的地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豫、兖八州之地。幽、冀、荆、扬、豫、兖六州黄巾起义先后失败,只有青、徐两州黄巾军成为后期黄巾军的主力。徐州黄巾军遇到徐州刺史陶谦的打击,全部转入青州,青州成为黄巾军的集结地。
青州黄巾军转战冀、青、兖三州之间,经过一个时期的斗争锻炼,成为一支坚强的农民军队。那时,青州(治临淄)刺史焦和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他的军队还未和农民军交战,即望风而逃。北海(今山东寿光)相孔融,是一个好空谈而不会打仗的书生。黄巾军张绕率20万众,从冀州还攻北海,孔融大败,逃至都昌(今山东昌邑),又被黄巾军管亥部队包围,只好请平原(今山东平原)相刘备派三千兵救援,方才解围。
曹操收编黄巾军为“青州兵”
191 年11月,青州黄巾军30万人进攻泰山郡,和泰山太守应劭的军队多次交战,损失惨重。这时,青州黄巾军欲通过渤海地区和从太行山东进的黑山黄巾军会合。他们在急行军中缺乏戒备,在东光(今河北东光)附近,遇到公孙瓒出其不意的袭击,牺牲三万余人,损失辎重数万辆。青州黄巾军欲渡黄河北上时,又遇公孙瓒的截击,死者数万,损失车甲财物不计其数。
192年4月,青州黄巾军经过整顿后,决定向兖州进攻。在任城(今山东济宁)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今山东东平)。在东平附近,粉碎了兖州刺史刘岱的主力部队,杀死刘岱。青州黄巾军又旺盛起来了。
当黄巾军活动到兖州一带的时候,黑山黄巾军于毒、白绕、眭固等率十余万众攻魏郡、东郡,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抗。这时曹操引兵入东郡(今山东莘县西),并大败白绕于濮阳(今河南濮阳)。袁绍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听说刘岱战死,就派人劝说兖州官吏拥戴他为兖州牧。
192 年,曹操率兵与青州黄巾军在寿张交战。当时的形势,青州黄巾军三十万斗志昂扬,“数乘胜,兵皆精悍”。曹操却只有几千兵,且“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初交战时,曹操认为黄巾军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曹操和济北(今济南长清)相鲍信率领兵骑千余人进攻黄巾军,遭黄巾军迎头痛击,死数百人。鲍信殊死战,曹操突围而出,鲍信被击毙。
青州黄巾军三十万,还有随军男女百余万,给养补给非常困难。起义军的根据地青州,又被袁绍部下臧洪占领,不能补充黄巾军给养。曹操看到了起义军的困难,避免和黄巾军正面冲突,却不断进行零星袭击。黄巾军只好一面向济北退却,一面向曹操发出檄文说:“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之力所能存也。”
檄文中提到,曹操过去做济南相时毁坏神坛,曹操的所作所为,黄巾军认为和他们的“中黄太乙道”相合。因为黄巾军只敬皇帝和老子,“不奉他神”,对于其他的神鬼祠庙一律禁毁。黄巾军把曹操当成“同道”,并幻想劝说曹操不要“迷惑”,不要和黄巾军为敌。曹操这时将计就计,便对正处于补给困难的黄巾军“数开示降路 ”进行诱降。他们一边交战,一边谈判,经过好几个月的酝酿,终于在192年冬天,这一支强大的青州黄巾军接受了曹操的收编。黄巾军三十万,随军男女百余口,曹操选拔精锐,重加编制,号称“青州兵”。郭沫若先生在《替曹操翻案》一文中曾指出:“曹操是被拥戴成了青州兵的领袖。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曹操完全是嗜杀成性、胡作非为的人,那几十万的青州兵、百多万的农民男女,怎么能够听他的指挥呢?不是倒过来把他干掉,便尽可以一哄而散,然而不是这样。”
青州兵在曹操集团中的地位
青州兵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在收编青州兵以后,曹操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此后,曹操才逐渐萌发了“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曹操在类似自传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一文中说:“当初被举孝廉时,只是想当一名郡守,得一个清官好名声。”任济南相“除残去秽”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后迁为典军校尉,意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死后墓题“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不久,起兵讨伐董卓,他的志向也是有限的。等到“领兖州牧,破降黄巾三十万”,才有了平定天下的势力,平定袁术袁绍刘表之后,遂有“平天下”之志。
曹操收降了青州黄巾军以后,吸取黄巾军缺失粮草的教训、农民且耕且战的经历,196年在许下屯田,取得满意的成绩。在范县、东阿屯田,兴修水利,依靠了农民军“男女百余万口”基本劳动力和生产技术,还有他们随身携带的耕牛和农具。当时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办法是一样的。无牛的公家贷牛,所获公家得六成,私人得四成;有牛者所获平分。取得初步成果后,遂在北方普遍推广,州郡例置田官,有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等专职领导,“数年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屯田的好处是不仅能供应连年战争的军粮,还增加了生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节省了农民远道运输的劳动,也使百姓富足生活提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经济基础。
青州兵的活动事迹,历史记载很少。《三国志》中仅记载了以下部分事实:
194年,曹操攻吕布于濮阳,吕布出兵迎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被冲散,曹操阵营混乱起火,曹操坠马,烧右手掌。部将楼扶曹操上马,遂引去。曹操这次出兵不利,对青州兵没有追究责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197年,曹操征张绣。于禁见十余人被创裸走,于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 于禁怒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于禁要声讨问罪,曹操知道此事后,不准问罪,未加处理。(《三国志・魏志・于禁传》)
220年,曹操病死。青州兵就“擅击鼓相引去”。此时,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听者可讨伐之。贾逵不允,还告知所在给其廪食。 (《三国志・魏志・贾逵传》注引《魏略》)
从以上三则史料可知:青州兵在受编之初,战斗力并不是很强。青州兵的编制,二十多年始终没有打乱,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曹操在南征北战中,几度战败病溃,青州兵没有离散,也没有乘机倒戈。曹操集团中有的人对青州兵是有看法的,但曹操对青州兵始终是宽容的。曹操信任青州兵,青州兵也信任曹操。
公元210年,曹操发布《求贤令》,用人不分贵贱,以才干为标准。提:“二三子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二用。”可以录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这直接冲击当时世家豪族在用人上的垄断权。
曹操集团的将领来自四面八方,有曹氏家族的,如曹仁、曹洪等;有夏侯氏家族的,如夏侯淳、夏侯渊等。有的是袁绍、袁术旧部,有的是韩遂、马腾旧部,有的是吕布、刘表旧部。 “拔于禁、乐进于行伍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而牧守者,不可胜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就是在战将如云的曹操集团中,却没有一个战将是出身于青州兵的。青州兵跟随曹操战斗了二十多年,难道这三十万人中就没有涌现具有战将才能的人吗?就没有具有史书记载价值的功臣吗?青州兵在曹操集团中到底处在什么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