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全诗翻译赏析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

【原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1;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2,颇有奇气。此二子者,曷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3;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代之书4,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5,故决然舍去,求天下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6;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7,出则方叔、召虎8,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9,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 1文者气之所形:指文章是作者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 2疏荡:指文风疏畅而跌宕有致。 3邻里乡党:泛言乡里。古代以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4百代:指诸子百家。 5汩没:埋没,消沉。 6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嵩:嵩山,在河南洛阳东南。华:华山,在陕西华阴南。 7周公:名旦。召公:名爽。二人都是周初的辅弼大臣。 8方叔、召虎:周宣王的大臣。方叔征荆蛮、狁有功。召虎曾讨平淮夷。 9待选:等待选派官职。

【译文】 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怎样写好文章考虑得很深刻。认为文章是人内在气质的再现,文章虽然不是学习了就能写好,而人的内在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盛大刚正之气。」如今看他的文章,宽阔厚实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的内在气质大小相称。太史公司马迁游历天下,看遍了整个中国的名山大川,和燕国、赵国一带的豪侠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流畅跌宕,很有奇伟的气魄。这两个人,难道什么时候专门提笔学习写过这样的文章吗?那种浩然之气充塞于他们的心胸之中而自然流露于他们的容貌之上,从他们的口中表达出来而在他们文章中再现出来,只是他们并没有察觉而已。 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平常在家中与我交游的,不外乎乡里邻居之人;所看到的也不过几百里之内的事,没有高大的山脉、空旷的平野来登览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诸子百家之书,虽然没有不去读的,但那终究不过是古人的陈迹,不足以激发自己的志气。我害怕这样会埋没了自己,因此决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珍奇传说和壮观景色,以感知天地间的广阔博大。我路过了秦、汉时的故都,从容地观览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大雄伟,向北眺望了黄河奔腾而去的壮观气势,颇有感触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瞻仰了皇帝宫殿的壮丽宏伟,以及粮食、府库、城池、苑囿的众多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和美丽。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先生,聆听了他宏伟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俊逸的容貌,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游,因而知道天下的优秀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您以雄才大略而名冠天下,国家依靠您才没有忧患,周边的各族害怕您才不敢轻举妄动,在朝廷上就如周公、召公那样辅佐君王,在外用兵就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安边。可我还没见到您啊。 再说,一个人的学习,不有志于最高境界,即使再多又有什么作为呢?我来到京城,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大雄伟,于水看到了黄河的广大深远,于人看到了欧阳修先生,然而还以没有见到太尉您而深为遗憾。因此希望能亲睹您的风采,聆听您的一点教诲以充实自己,这才会认为全部看到了天下的可观景致而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我还年少,没有能通晓做官的事务。先前来京应试的时候,并不一定要谋取一点点俸禄,偶然考中得了官,也不是自己喜欢的。幸而得到恩赐让我回家等候选拔,使我能悠闲几年,我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为政之道。太尉您如果认为我可以教诲而辱您教诲我,那我就更感荣幸了。

【评析】 本文为苏辙十九岁时所作。苏辙考中进士后,写了这封自荐信,求见当时管理全国军事的韩琦。文章没有阿谀谄媚之态,而是从作文之道着手,将求进之事与文学结合起来,不同流俗,使得韩琦另眼相看。文中提出了实践对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