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曾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宋朝”条的编撰,该条最后专列“宋朝的历史地位”一节,近九百字,扼要地论述了宋朝在当时世界的地位、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提出:一、“宋朝是当时的世界大国”,“其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成就,不仅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并且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宋朝“属于封建社会的中期,尚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生产有迅猛发展,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唐朝,成为战国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经济的又一高峰期”。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地区最小的王朝”,“在与北方辽朝的抗衡中,宋朝处于劣势,后被新兴的金朝占夺了北方半壁山河,最后又被北方的元朝灭亡”[1](p106——107)。
2004年春,笔者又应邀承担重写“宋朝”条的编撰任务。由于原来的“宋朝”条有七万多字,而此次新“宋朝”条限为一万四千字,又要吸取近二十年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因此,在最后一节以不到一百二十字简述宋朝的历史地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小的中原王朝,但它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的。同时,它还是当时的世界大国,在经济等方面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
与旧“宋朝”条相比,新“宋朝”条尽可能吸取旧条的成果,尤其是旧条的第一点。不过,新“宋朝”条对旧条作了以下三点修正:
第一,关于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旧条认为宋朝是“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封建帝国”,“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宋朝属于封建社会的中期”;“宋代文明无疑也超越了唐代,成为中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期”,等等。此次,笔者吸取近年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觉得学术界长期以来流行的“封建”一词,并非中国古代“封土建国”、“封邦建藩”的原意,而是从“五种社会形态”角度确定其含义,这实际上是译介、创新语汇时遗留下来的问题,容易造成混乱。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随着共产国际译词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1929年前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的一派,将“封建”一词泛化,便把秦、汉至明、清这一颇不“封建”的两千多年历史纳入“封建时代”[2]。据此,新条笼统地把宋朝定位为中国古代“继五代十国之后赵氏建立的”一个“中原王朝”,在“社会阶级结构”一节中指出:“宋朝形成了新的社会阶级结构。由唐朝中叶以前的门阀士族和均田户、部曲、奴容、贱民、番匠、奴婢等旧的社会阶级结构,转变为宋朝的官僚地主和佃客、乡村上户、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宋朝历史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内部阶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化,这是一次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这一变化逐步由法律肯定下来。”在“政治制度”一节中指出:“随着唐末以后旧的皇帝、土族政体的彻底瓦解,宋朝建立起皇帝集权,官员分权;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皇帝、官僚政治体制。”这实际已经指出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即继唐朝中叶以后的一个新的继续发展时期。
第二,关于宋朝在当时中国的地位。旧条比较强调宋朝对北方的辽朝和金朝、蒙元“处于劣势”的地位。新条则没有沿袭此说。这是因为北宋与辽朝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尤其是宋真宗与辽朝订立“澶渊之盟”以后。南宋与金朝,除宋高宗统治的前十五年外,即“绍兴和议”后的长时期内,双方的实力实际不相上下,很难说谁处优势,谁处劣势。南宋后期,即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后,蒙古军乘机南下攻宋,直到1279年南宋亡国,前后算来,南宋有四十五年的时间对蒙元这一劲敌完全处于劣势的地位,但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第三,关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估计。旧条高度评价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新条则略有不同:一是在充分肯定“宋朝是社会经济获得迅猛发展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的同时,指出宋朝“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是在肯定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指出“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一定破坏”,具体为从北宋初起,“黄河中、下游及其支流渭、洛等水两岸的森林植被,继续遭到破坏。”到北宋中期,齐、鲁间松树林皆被砍尽,太行山及京西、江南的松山大半不长草木。“黄河两岸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平均每年出现一次决口或改道的水灾。梯田的过度开垦,也以破坏丘陵地带的森林为代价。南方圩田的过度填筑,导致许多湖泊从此消失,周围地区水旱之灾频仍。”“这些都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后代留下了难以逆转的隐患。”
总之,笔者以为,以往的史学家包括笔者在内,对于宋朝的历史地位的评价,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方面,仅注意“迅猛发展”的一面,而忽略为了这些“发展”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即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一定破坏,给以后的持续发展和后代留下了许多隐患。在当时中国的地位方面,以往的史学家过分强调北宋对辽朝、南宋对金朝处于劣势,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北宋对辽朝、南宋对金朝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双方皆无攻灭对方的实力。至于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则不再采用“封建社会中期”的旧说,而代之以中国古代的“一个新的继续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辽宋西夏金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2]冯天瑜。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J]。学术月刊,2005(3)。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上海200234)
朱瑞熙(1938——),男,上海市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宋史研究。
《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