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毛遂是战国时代的人,在赵国公子平原君家做食客。
赵惠文王九年,秦国侵略赵国,大军已经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住,情势十分危急。赵王就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谈判合从(亦称合纵,是联合抗秦的意思。)请楚王派兵救赵。
平原君奉命之后,就想在门客中挑选文武全才的人二十个你随员,以便在必要时,文的办法不行,便用武的办法,平原君家里本来有食客数千人,可是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也选不出合格的人凑足二十人。这时,毛遂就自告奋勇的向平原君说:
「听说你要到楚国去,还缺少一个随从,就让我去吧!」
平原君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就问:「你在这里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道。
平原君说:「一个贤士的处世,就像锥子放在袋子里,()锥头马上会穿破袋子露出来的。你在我这里三年,我都没有听说过你有什么长处,你不能去的,还是留在家里吧!」
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放到袋子里去的,如果早把我放在袋子里,那我早就把锥头伸出来了。」
平原君听了,就决定把他带去。其余十九个人都看着他笑,谁都不相信让他跟了去会有什么用处。
到了楚国,平原君让随员们留在殿堂下,自已去进见楚王,分析利害关系,想说服楚王和赵国订盟合从,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还没有得到结果。
十九个人就对毛遂说:「谈了那么久,还没有谈妥,毛先生,你去看看怎么了?」
毛遂便带了宝剑上了殿,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为什么谈到现在还没有谈妥?」
「这是什么人?」楚王听他口气,很不高兴。
「这是我的随从。」平原君不安的答。
「还不下去!我和你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楚王很不客气的斥责他。
毛遂听了,非但不曾退下,而且手按宝剑,上前一步,很严正的说:
「大王这样斥责我,是不是以为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可不能依赖人多,性命都在我手里呢!为什么当着我主人的面前斥责我?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而臣服诸侯,他们难道也是靠人多吗?现在楚国地广五千里,雄狮百万人,这是做霸王的资本,像楚国这样强大,应该是天下无敌的。可是前次秦国派白起率领了几万人,和楚国交战,一战攻下了鄢郢,再战又烧了夷陵,三战而使得大王的先人受辱,这种百世的怨仇,赵国都觉得羞耻,而大王却不在乎。现在我们建议两国联合抵抗秦国,实际是为了楚国。为什么当着我主人的面斥责我?」
楚王惭愧的无话可说,只得连声道:「是,是,我们决定和赵国立盟,共同抗秦。」
毛遂就叫楚王的左右拿了一盘鸡、狗、马的血来,请楚王和平原君歃血为盟。一面又招呼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也在堂下歃血罢,你们这些随从,都是因人成事的。」
事后,楚国立即发兵救赵。平原君回国后,称赞毛遂说:「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于是待他为上宾。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