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佛陀是这样关心弟子们的学习

佛陀是这样关心弟子们的学习戒圆佛陀在世时,印度的南部有一个叫做卢迦耶的学派,他们的思想体系与佛法完全不同,并且坚持自己的见解超越一切,认为佛陀的学说是不值一驳的。这个学派中有一个自命渊博,长于辩论的学者叫邬陀夷,他想把自己所学的一切向外传播,于是到处周游,经过很长的时间,逐渐走到室罗伐城逝多林来了。这时佛陀及他的很多弟子都在这儿。有些弟子只重视佛法的学习,对当时印度的其他宗教和哲学没有什么研究;有的是原来学过一些外典而出家为比丘的,像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就是其中最杰山、最有成就的一个。但一个人做了佛陀弟子以后,是不是也要学习佛法以外的其余知识?或者要学的话又如何学?这些问题,当时佛陀好像还没有指示过,可能指示了也没有引起弟子们的重视。凑巧得很,邬陀夷刚一到达逝多林,休息了一会,首先碰到了十乔陈如尊者,他说:“比丘, 我跟我的师父一起学了一些东西,也懂文字,我想和你辩论一下,好吗,”啊唷: 对于和婆罗门辩论的事,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你到别处去吧: 随你问哪个都可以。”{乔陈如尊者羞惭地回答着,内心上感觉非常难过,他想:他学的那一套我一点都不懂,如何和他辩论呢,邬陀夷又向前走,遇着马胜比丘,又像前面那样说道:“比丘:我跟我的师父一起学了一些东西,也懂得文字,我想和你辩论一下,好吗?”哪知马胜尊者也和十乔陈如一样不能跟人家辩论,也回答说:“啊唷:对于和婆罗门辩论的事,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你到别处去吧: 随你问哪个都可以。”答罢,神情十分不安,两只眼睛呆呆地望着邬陀夷继续向前走去。这样,接二连三地问了八、九个佛陀的弟子,他们都不敢和他辩论,婉言谢绝了。邬陀夷心想:据人家赞扬佛陀那样的智慧高,看他的弟子都不行啊: 于是他生起骄慢心来,这时,他在逝多林走路也不在像以前那样端端正正的而是大摇大摆起来了。再往前走,提山同样的要求,向问舍利卯。舍利弗看到邬陀爽止到自己的面前,就沉默地静思着:这个人是刁;是有善根?可以跟谁学佛,除他以外,其余的人听了我的议论也能接受佛法吗,在什么时候开始辩论好?把这些问题都考虑周到了,和霭地回答着邬陀夷说:“你要想找一个沦敌,这是很好的事,可以选译一个地方做为议场,时间暂定七天,我决定和你辩论。”邬陀夷说:“好:我一定按时前来领教。。于是拜别了舍利卯走山逝多林。一天,辩论开始了,舍利弗自升高座和邬陀夷彼此各谈自己的理论,互相驳斥,每天每次谈到比较高深的地方,余义未进,必须再度进行辩论,一天、两天乃至七天,这个消息轰动了当时那个地方周围的人群,大家晓得:有一个名叫邬陀夷的学者,从南方来,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游行到室罗伐与舍利弗互相辩论,七天还没有分出谁胜谁负?那时数以千计的群众,像云儿一样齐集到这儿观看。就在这个时候,舍利弗把佛法的理论恰好发挥到最高深最圆满的境界,也就在这个时候,邬陀夷已变成理屈辞穷,自知毕竟不是舍利弗的敌乎了,转对佛法生起信解来,合掌起立,恭恭敬敬地说:“大德,你太伟大了,你不但懂得了自己的理论,也懂得我们的理论,我的智慧不及你,我愿意和你一起修学,你慈悲我吧,。舍利弗尊者当即应允了。并如法地教授他。到会的群众,看到这个场面,都说:“舍利弗真是博学多闻,辩才无碍,他使一个不信佛法的人都归依了佛法。。据说,通过这次辩论会,另外一些群众也深深地感到佛法的伟大,从而理解了佛法是怎么一回事,播下了更多的佛法种子。散会以后,很多比丘高兴地把这回事情告诉佛陀。佛陀是很会因势利导的,他教诫说:“比丘们:应该知道,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舍利弗,就是稍许有点像他这样的人,也很难得,为了弘法,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我希望你们大家对世间上的一些学问也利用一部分时间去学会它,。那些比丘听了,个个都学起外典来了,很快就形成一种风气。不久佛陀又说:“学习外典,那些人可以学,那些人可以不学,学多学少,应该研究。据我看,多闻强记的人可以多学一些。”结果那些比较聪明的比丘,又专门学习外典去了,对佛法的修学反而荒疏下来,佛陀又纠正这种偏向说:“不应该这样,整个学习时间要好好地支配,一般可以分作三时,两时习诵佛经,一时学习外典。。那些比丘又把每年每月分作三时。经过一个时期,那些弟子的知识范围:一天比一天扩大了。有一次,佛陀又在那儿说法,比丘们又把如何支配学习时间兼学外典的情况向佛陀陈述了。佛陀说:“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你们不应该把年月分作三时,可以把一天分作三分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好了。。比丘们就朝习外典,暮诵佛经。后来佛陀感觉这样死板板地支配时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一次说法的时候,又把这个内典外籍的学习时间和分量,更好地考虑以后,作了更详细更具体的说明。不过仍然是采取三时学习办法。佛陀就是这样关心弟子们的学习的。(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写) >

以上内容由本网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