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因遗忘而焦虑,可以给大脑外接一个行动硬碟,把重要的事情从不可靠的大脑里挪过去。
GTD─用大脑来思考,而不是记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做,但就是想不起来;到了第二天晨会上,老板一问起,顿时感觉五雷轰顶,突然想起来了。早上上班,坐在计程车上,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可是到了办公室却什么也不记得了。 遗忘让时间管理失去了意义:连做什么都忘了,还管什么时间!是因为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吗?当然不是。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发现,遗忘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大脑透过遗忘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讯息,从而腾出空间让神经系统正常运转。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
这听上去似乎令人感到安慰:原来「过目不忘」才是病啊!可是,有些事情明明很重要,却也被删除了,比如老板交代的任务、突如其来的灵感、专案的关键节点等,这些都不能忘。
那该怎么办呢?著名的时间管理人大卫.艾伦(David Allen)认为:可以给大脑外接一个「行动硬碟」,把重要的事情从不可靠的大脑里「挪过去」。他在《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丛书中提出了一套「行动硬碟」式的时间管理方法—GTD(getting things done)。
真有这么神奇吗?我自己用GTD管理时间已经有十几年了,这套方法对我的帮助确实非常大。要想摆脱因遗忘而产生的焦虑,有一个最重要的祕诀:把所有的待处理事项全部从大脑中清除出去,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记事。这套方法有三个核心:收集、处理和回顾。
第一,收集。
我们需要一个「收集篮」,用来安放那些从大脑里清除出来的事项。十几年前,很多人会用小本子做收集,但小本子不方便检索。如今已经是手机时代了,我们可以把所有事情收集到一些电子收集篮里,比如Evernote。
作为电子收集篮,Evernote做得很不错:用户收到电子信件,可以转发给Evernote;读到好的微信文章,可以分享到Evernote;看到一条有启发的新浪微博,也可以发到Evernote ;在浏览器上看到一篇新闻,可以点击Evernote 按钮收集;在「得到」App里听了一本书,可以打开文稿同步到Evernote ;多看阅读里有很多读书笔记,可以自动建立Evernote;突然迸发一个灵感,可以用手机端Evernote 的快捷键收集;收到一张名片,可以拍张照自动辨识到Evernote……
清空大脑,把所有事情放入收集篮,这是GTD的第一步。
第二,处理。
清空大脑之后,就要处理收集篮了。在电梯里、计程车上、等飞机时,一切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用来处理收集篮。
在处理收集篮中的事情时,有以下六种做法。
一、删除。一时冲动放入收集篮,但事后看来无价值的事情,立刻删除。
二、放入「归档」目录。有价值的资料,比如网路文章、「多看」笔记等,移到「归档」目录中。
三、放入「将来/可能」目录。有些事情需要在某个时间去做,但不是马上要做,比如写一篇文章、读一本书等,移到「将来/可能」目录中。
四、放入「等待」目录。有些事情需要指派其他人完成,那就立刻指派,比如让祕书订机票等,然后移到「等待」目录中,再增加一个到时提醒。
五、放入「下一步行动」目录。有些事情需要你亲自完成,比如给老板发送会议纪要、打电话给客户做回访等,移到「下一步行动」目录。但是,如果是几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情,比如回复一封信件,那就立刻回复,不用再移动。
六、建立「项目」目录。有的事情,如果下一步行动会有很多步骤,这个行动就已经是一个项目了。所以,为项目建立一个专门的目录,定期回顾处理。
请记住这六种处理方式。一旦移出收集篮的事情就再也不要放回来。在大多数情况下,收集篮应该是空的。
第三,回顾。
收集是把事情从大脑中清空,处理是把事情继续从收集篮里清空,然后就是回顾了。比如,早上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先想一想:今天要干什么?打开「下一步行动」目录,一件一件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