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大帝。虽然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但在动荡的时局中,要想守住基业并非易事。孙权能成就帝业,成为明君,所凭借的一条就是知人善任。
比如孙权收降潘浚,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潘浚,字承明,原本是关羽的部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荆州将领全部归附孙权,唯独潘浚称疾不见。
为了安慰他,孙权亲自登门拜访。
吴主劝降
看到孙权来了,潘浚百感交集,伏在床上痛哭流涕。孙权劝慰他,称呼他的字说:「承明,昔日周武王任命俘虏观丁父为大军将帅;楚文王任命彭仲爽做令尹(宰相)。这二个人都是楚国的先贤,最初虽然被囚,后来都受到重用,成为楚国贤臣。唯独爱卿不肯归降,是不是认为我没有古代君王那样的雅量呢?」
孙权说着,派近侍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浚终于想通,下地拜谢,归降吴国。他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地告诉了孙权,吴主拜他为辅军中郎将,由他领兵。
潘浚在蜀国默默无闻,在吴国却受到重用。他一心为国,为官很正直,在军事上也有建树,曾领兵平定武陵樊胄之乱以及大破溪蛮。辅佐孙权治理东吴,立下了不少功勋。
劝谏吴主停止射雉
潘浚为官正直,敢于劝谏。孙权喜欢射鸟雉,潘浚常为此劝谏吴主。孙权说:「上次和你分别后,就没有像以前一样经常射鸟雉了。」
潘浚说:「眼下天下未定,万事待兴,很多事需要处理。射雉又不是急事。弦和弓坏了都能造成危害,特意恳请您,为了臣下停止射雉吧。」
潘浚退出王宫,看到用雉鸡的羽毛做成的华盖,于是用手扯掉羽毛,弄坏了华盖。从此以后,孙权就戒掉了射雉的喜好。
眼光精准以小见大
武陵从事樊伷诱导煽动蛮夷,企图将武陵献给刘备。地方官上报给吴主孙权,希望国君派遣万人大军前往征讨。孙权没有同意,特意召来潘浚,征询他的看法。
潘浚说:「派五千士兵前往,足以擒拿樊伷。」孙权问:「爱卿,你为什么那么轻视他呢?」
潘浚说:「樊伷是南阳人,平日很会卖弄唇舌,而实际上却没有辩论之才。臣之所以知道他,是因为先前他曾说要为州人准备宴会,但是到了中午,都还没有东西吃。当场就有十几个人自行离开了。这就像看到侏儒的一部分,就可以知道他的全貌了。」孙权听后大笑起来,就派潘浚统领五千人前往,果然平定了樊伷。
昔日,潘浚在关羽麾下,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归降吴国后,受到孙权重用,纵横江东,施展才能,成为吴国一代重臣。
孙权眼光精准,他任用周瑜击败曹操,任用吕蒙击败关羽,任用陆逊击败刘备,任用潘浚为吴国立下大功。东吴大帝知人善任,这也是他成就帝业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