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的渊源和现在的关系 自从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中韩两国在“端午节申遗”“高丽历史归属”问题上却摩擦不断,民间甚至出现互相谩骂,游行示威等激烈举动。
这主要关系到中韩两国历史文化渊源和当今经济政治利益关系,而韩国人独特的民族心态也是影响当中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朝鲜 韩 高丽 端午节 排华 引言: 中国与韩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合作紧密,而在历史文化方面却也摩擦不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本文从历史文化渊源与当代关系方面论述了中韩之间利益上的合作与对抗,并由此引申了韩国“排华”心态的影响成因与影响。
一、 中韩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古朝鲜概况与高句丽王朝 朝鲜人从何而来?研究《左传》的人认为:古朝鲜的先祖应是《逸周书·王 会篇》中的良夷,即乐浪夷,居今朝鲜大同江中下游一带。
而在公元前的历史中,在良夷附近曾出现过几任汉族人建立的政权,如箕子朝鲜政权,卫满建立的卫氏朝鲜政权。
而在朝鲜半岛上,第一个非汉人政权应该是扶余王子朱蒙建立的高句丽王朝。
高句丽又称高丽,意思是高大的黑马,以马为族名,正好反应了这个民族崇奉马图腾,史书上便有记载高句丽始祖朱蒙驱马骨城称王的传说。
高句丽族是从东北七夷中的一支部落发展而来的,据说可能是马加人的后裔。
高句丽政权从建立时起,便不断面临着战争的威胁,且周边环境也是战乱纷飞。
331年高句丽占领朝鲜北部,进至大同江一带。
朝鲜半岛这时便出现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便是朝鲜的“三国时期”。
618年中国的唐朝建立,朝鲜半岛各国闻唐兵势强盛,纷纷遣使入贡。
但在642年,高丽(隋后改称高句丽为高丽)政变,大臣泉盖苏文杀死国王高建成后自立为王,为巩固政权,又联合百济发动了对新罗的战争。
645年,唐太宗亲征高丽支援新罗,不克。
660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带兵十万,水路攻打相对较弱的百济,并迅速占领百济首都,百济灭亡。
唐不久撤军,但撤军不久百济便爆发叛乱,高丽策应百济叛军,连日本也出兵四万增援百济,但在白江口(今朝鲜锦江)与唐军决战时,被唐军大败,近400艘战船被焚毁,百济之乱也被迅速平定。
百济既灭,唐以薛仁贵为元帅会同新罗乘胜追击高丽,668年平壤被克,高丽灭亡。
高丽虽然灭亡了,但高丽时期对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历史的影响是很大的,并且对今天朝韩国家及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高丽国亡后,其国民扶余人,貊貉人,主要流入唐朝和渤海,成为女真-满族的祖先,进入朝鲜半岛的只是一部分,今天的朝鲜族的主体还是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土著三韩族(即马韩,辰韩,弁韩)。
因此,高丽对于朝鲜族的影响主要是在精神上的而不是在血缘上,这与拓跋鲜卑人对于汉族的影响只是精神而不是血缘是一样的。
现在朝韩均把高丽尊为自己的祖先,进而有人对东北提出领土要求,应该说是相当牵强的。
高丽作为东北亚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政权,其出现与发展与朝鲜民族历史联系并不大,至于其在后期的扩张中与朝鲜半岛等国家发生国家关系及其在灭亡后一部分后人与朝鲜诸族发生的民族融合关系,也显然不能作为理由依据。
在918年时也有另一个名为高丽的“王氏高丽”政权,但与前文中的高氏高丽之间并无族属联系,充其量也只是挂高丽之名而已,在此不作讨论。
(二)“韩”的由来 早在公元前后,朝鲜半岛诸韩民族融合,出现了三个小国——马韩、辰韩与弁韩,史称三韩(这才是朝鲜的祖先)。
“Han”在古朝鲜语中意为“大”。
当时三韩没有文字,汉字传入后便把“Han”写作韩。
然而说起今天的韩国(大韩民国),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象想起中国战国时代七雄之一的韩国。
这当中是否有什么关联呢?话说中原的韩是当年周武王把儿子分封到韩城(在今陕西省韩城县)。
韩因国小而被晋所灭,后来成为三家分晋之韩(也就是战国七雄之一)。
在这韩国,韩人是属于亚细亚种族的一支,而且是不断迁徙着。
由《诗经·韩奕》与王符的《潜夫论》可以看出,朝韩半岛上的三韩也应属其中一支,也就是说两者应是同源于韩城。
(三)“朝鲜”的由来 今天所说的“朝鲜王朝”一般是指1392年李成桂建立的“李氏朝鲜”。
由于李成桂是在明朝的帮助下夺得政权的,并向明称臣,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朝鲜”为李氏政权国号。
朝鲜作为国号也曾在中国汉朝之前出现过,但在汉武帝出兵东北灭掉卫氏朝鲜之后,朝鲜便只成了历史名词。
今天的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应该是沿用了李氏政权时的“朝鲜”国号。
可见,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都与中国古代政权是紧密联系的。
一、中韩近当代政治经济关系 (一)“第二鬼子”与朝鲜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当时整个朝鲜半岛已被日本吞并。
朝鲜人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充当日本侵华的帮凶。
在1931年7月2日,日本唆使朝鲜浪人,在万宝山强占民田,开渠筑坝,当地农民愤起填渠,遭日军枪击,死伤九人,被捕受刑十多人,史称“万宝山惨案”。
中朝从此交恶,朝韩半岛各地相继发生排华事件。
而蒋介石政权也根本不承认中国境内朝鲜族,下令要“全部遣逐回国”。
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以“三八线”为界,分别驻军并扶持亲自己的政权,以解除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武装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殖民统治,当然还有“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有中国的志愿军相继投入战争双方。
1951年5月双方打得难分难解,都有停火意图,中、朝与美方代表开始坐在谈判桌上。
讽刺的是,李承晚的大韩民国政府在谈判初期可以说是被人完全忽略的,连席位也没有。
1953年7月27日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战争基本结束。
但却意味着朝鲜与韩国从此分裂。
多年后直至今天,朝鲜方面一直对美国介入战争耿耿于怀,相比之下,韩国民间却对中国没有多少怨恨,当时有的人还称志愿军为“中原义军”,关键在于志愿军军纪严明。
当然,后来的教育对韩国人影响很大,留作后文讨论。
(二)中韩建交及外交成果 虽然1953年朝鲜战争已结束,但中韩建交却迟在了1992年。
中方所顾忌的,自然是朝鲜反应。
由于当时中韩建交的时机已成熟,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对中朝关系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中朝的关系只有战略性而没有建设性(注1)。
于是决定不顾中朝摩擦而与韩国建交。
建交前不到一个月时间也只是礼节性地“知会”了朝鲜。
韩方所顾忌的按韩国前外交代表的权丙铉的说法:“要处理台湾当局“大使馆”的馆产问题。
显然,这并不是问题关键所在,韩国政府所顾忌的,是民间的排华情绪。
无论如何,中韩建交后两国还是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中韩双方成为了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就朝鲜核问题进一步协作,中国成为韩国连续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等等。
可见,中韩近当代关系的复杂决定着两国之间的各方面冲突不可避免,现在的合作伙伴也只能是建立在利益之上。
二、中韩文化间的巨大冲突与韩国民众的“排华心态” (一)端午节“申遗”之争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课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韩的“端午之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在韩国人欢呼雀跃之时,中国人有人扼腕痛惜,也有人显得漠不关心。
而这时候一些所谓的专家的评论却更让人觉得可笑与反感:“文化遗产的共享对我们而言是一种荣耀。”如果真如所说,当初又何必多此一争?这不得不说是当今中国人的一种病态:平时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失去后却在大呼小叫,又或是大赞其道,这都只是失败后不平衡心理的自我安慰。
若撇开什么民族国家,单单以事论事,韩国申遗的成功倒是理所当然的,看看当初辩论时双方的话语.韩方:“我们在每年端午节都。”而中方却是:“若我们申请成功了,我们将会。”孰优孰劣,不已明了? 当然“申遗”此事,韩国人也是别有用心的。
韩国人甚至认为割断自身与中国的联系更能凸现其伟大! (三)高丽历史归属与去汉化趋势 近几年,中韩之间关于历史问题的争论与摩擦不断。
韩国人经过几十年“民族教育”,韩国人均认为“高句丽”是韩民族的祖先,“高句丽史”是韩国的历史。
2004年,中国由于“东北工程”将高句丽史列为中国史的一部分,曾引发了中韩外交冲突。
在韩国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韩国国内反华情绪极为高涨。
在中国东北的吉林吉安,间岛(吉林延边)就发生过有韩国人聚众示威,打出“还我高丽”“还我白头山(即中国的长白山)”等字样。
令据韩国报纸《朝鲜日报》的调查,竟有过半年轻韩国人赞成“夺回”“满洲(东北)”和间岛。
关于高丽(高句丽)的归属问题,我在上文中已经提过,高丽只是存在于我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与韩国(朝鲜)关系并不大。
然而,韩国人却很懂得用影视文化手段来宣传自己的历史文化观。
前几年利用《大长今》竟可以扭曲说针灸是韩国发明的,有人还叫喧要把针灸“还给”韩国。
而不久前,一个韩国“历史剧”《朱蒙》里面便把“汉朝人”描绘成野蛮的侵略者,又把高句丽变成是朝鲜人建立的。
试想一下,这剧要是给一些没多少历史常识的人看了,怕是也会认同剧中的观点。
中韩的历史文化之争又何止端午之争和高丽问题,除了像韩币印制中国的浑天仪,自称发明印刷术之外,更直接的便是其“去汉字”。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汉字曾是朝韩历史上的唯一文字!在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后,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
而韩国现在使用的表音文字却迟到15世纪中叶才出现,但当时统治者仍使用汉字(韩剧在这方面倒是遵从历史客观现实的)。
然而韩国(大韩民国)建立后,汉字在韩国便经历了多次存废之争,但历程却基本相同。
先是韩国政府为弘扬自身“民族文化”,颁布政令废除汉字,然后却在各种压力下不得不恢复汉字。
我在前文中就提到,韩国历史与中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汉字也可以说融入了韩国的历史,连其古时的书籍都是用汉字编写的。
一旦废除汉字,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说起。
而且韩国现在所使用的表音文字也有其固有的缺陷:无法分辨同音字。
用汉字的例子来说,就相当于把汉字变成用拼音表示。
这样一来,同音字无法分辨,也就容易造成混乱。
事实上,中国在新文化时期也有人提出把汉字书写变成拼音(指当时的)。
这种观点最后被压制下去,这当中想必也是这个道理。
可笑的是,被韩国语言专家骂为“卖国贼”和“造成中韩交流的罪魁祸首”的韩国政府官员却一次次地推行“去汉字化”运动。
近年来又重新出现所谓的“学汉风”,与其说是韩国人对历史有了清醒认识,还不如说仅是出于社会生活必需和中韩贸易需要! (三)“排华”现象与韩民族心态分析 读到这里,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韩国明明与中国历史关系极为密切,如今却在不断地割断与中国的关联,不断推行“去汉化”?韩国人的“排华”心态为什么如此之重?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份关于中韩日美四国高中生互评,而某项调查结果近乎滑稽:中国学生对韩国学生评价最高,而韩国学生却对中国学生评价最低!其实所谓中韩文化交流不对等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韩国的教育理念中从小便有贬低中国的倾向! 要研究韩国的“排华”心态,便不得不说这是韩国“排外性”的其中一个表现。
韩国的民族心态其实是一种强烈民族自豪感与强烈民族自卑感的结合体。
听上去似乎很矛盾,其实不然。
在韩国教育中,一直培养的是一种对自身民族的伟大认同感。
他们坚持本土国货是最好的,很多货品也卖得比进口货更贵。
当外国人批评他们某某货品不好时,他们常常会把其推卸为别国产品。
于是,当他们捧着这种强烈民族自豪感去看待历史和现状时,却是无比尴尬。
韩国(朝鲜)在历史上要么就是做中国的属国,要么就是被日本侵略吞并,独立自主的和平时期没有多少;韩国的文化源于中国;在六方会谈中最没发言权的却是韩国;韩国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本身经济就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军队指挥权属于美国(注2)。
等等这些,都是自以“优越”的韩国人所不能接受的。
当这自豪感和自卑感两种强烈民族情绪冲撞时,也便扭曲成了现在韩国人的这种排外心态。
而中国作为一个关系密切的临近大国,首当其冲也就不足为奇了。
结论: 基于韩国人的这种民族心态,我认为要中韩要在短期内达到各方面都能和谐共处是很难实现的。
中韩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令两国关系健康友好的持续发展下去,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注释: 1. 指中朝交流是出于国家战略安全需要而非经济建设交流需要。
2. 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军队指挥权属于别国的主权国家。
(已变,指挥权先回归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