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
沙漏可以倒转,但时间不能回流。所以记忆就成了人生珍贵的锚点,你记得的,无论快乐还是痛苦,至少证明你曾经拥有过。
《钢的琴》本来讲的是一个东北钢厂下岗职工陈桂林(王千源饰),妻离子散的故事,但电影本身却充斥了荒诞的洒脱和黑色的幽默。若非刻意的思考,你或许都读不到故事里凄凉和痛苦。陈桂林毕竟还有一技之长吧,或许在当年千千万万的下岗职工的遭遇里,陈桂林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又有什么资格去卖惨呢?
01
陈桂林与妻子小菊
陈桂林他本有一个渐入小康、幸福美满的家庭——他自己幽默识趣,妻子漂亮,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是国企改革浪潮一下子把他和他的家庭从工人阶级的领导的革命大道上,推到了时代变革的鸿沟里,还弄得一身污渍狼狈。
为了维持生计,陈桂林结合自己的特长,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而妻子小菊(张申英饰)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与一个卖假药的老板去了南方。
几年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陈桂林离婚,并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孩子提出一个要求,谁能给她买钢琴,她便选择跟谁走,钢琴成为了影片的焦点核心。
陈桂林本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一名优秀的钢琴家,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想尽办法培养女儿学钢琴,可是现在"学钢琴"和"拥有钢琴"却成了陈桂林要失去女儿的主要诱因。
连女儿都这么现实吗?这种超越亲情的无奈和讽刺的情节安排,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年东北下岗职工们的悲凉和无助。
陈桂林首先想到的是"借钱"给小元买一架钢琴。但是平日里可以"两肋插刀"的兄弟,宁可为他偷盗,却也没有人借钱给他。这又加深一个暗示——钱比什么都重要且稀缺。
是的, 这帮朋友宁可和陈桂林铤而走险,去学校偷钢琴,只是琴没偷到,人全被抓到了。影片中陈桂林偷钢琴被捕后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环境,是他在大雪中坐在钢琴前弹奏《致爱丽丝》,荒诞却又饱含了作为一位父亲的深情。
最后,走投无路又不愿放弃的陈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制造的俄国文献,于是他拉上朋友和昔日的技术骨干们(现在已沦为了前小偷,混混,江湖大哥,屠夫),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手工制造钢琴的挣扎。
在造琴的过程中,警察来把季哥带走,季哥说先等我把工作做完。有很多分析认为,通过"造琴",季哥得到了新生。是新生吗?其实只是找到了曾为钢厂优秀工人的自我。
陈桂林二姐夫下岗前是厂里的木工大拿,下岗后却无事可做,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放不下架子",陈桂林说:"怕磕掺你还能挣着钱啊!"
陈桂林之所以叫"桂林",是因为他父亲希望他能"甲天下"。造琴期间,自己的女朋友淑娴(秦海璐饰),竟然又和自己的一个兄弟搅到了一起。这让陈桂林备受打击,心灰意冷的陈桂林和小菊说,还是让小元跟着你吧。
在电影里你读不到陈桂林对"小菊"抛夫弃子的恨意。这应该真实反映了当年下岗职工们的深层次的内心生活。他们更恨自己的无能,更恨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一事无成的人生。
“钢”的琴,必然是要造成功的,这象征着陈桂林和他一样在生活中一事无成的"下岗男人"们的最后尊严。
在"钢的琴"造成的那一刻,陈桂机的父亲去世了。这又是一个隐喻吧?父亲代表了更老一代的钢厂职工,而"钢的琴"代表了什么?
在影片的最后,当小元在车间里谈他们造出来的"钢琴"时,王桂林脸上没有任何慈爱或者欣慰的表情。他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对于他来说,弹完琴,曾经的妻子要走了,唯一的孩子要走了,钢琴将回归废铁的命运,他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呢?
这个时候他已经原谅了"出轨"好朋友的淑娴……这种原谅本人在当下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但是淑娴"出轨"本身是不是就很黑色幽默呢?只是因为王抗美(田雨饰),讲的故事很好笑。
这告诉所有人,对于当年的一批下岗职工来讲,物质的贫瘠虽让人痛苦,但是对于未来的迷茫无可期许造成的精神空虚和焦虑,更让人急需安慰和发泄。
还有那两个巨大的钢厂的烟囱,虽然所有人签名要求保留,但是最后还是要被定向爆破拆掉。
影片的最后,女儿问陈桂林想听什么,他说“越简单越好”。
02
烟囱是《钢的琴》中一个重要的意向,镜头从多个角度描绘了钢厂的烟囱。烟囱是工厂开工的象征,象征着东北工业基地的繁荣。
虽然大批工人下岗,但他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总抱还有一丝期望,期望有一天工厂重新机器轰鸣,自己还能回到工厂上班,恢复往日的生活。
所以每当陈桂林陷入迷茫时,镜头总会将他与巨大的烟囱共置一处,凸显下岗工人的无助和落寞,以及他们对工厂既眷恋又怨恨的复杂心理。
所以烟囱在电影里是必然要被拆除的,陈桂林们对保留烟囱的所有努力都象征着对"过去"
、"计划经济"的执念,这必然是要被时代所不容的。
"造琴"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隐喻。当他们从工厂的废料中裁取钢材,阅读苏联留下的书籍自行绘制图纸,他们无意识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锚点"——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昔日工厂辉煌时的干劲和激情的岁月。所以,在制作钢琴的过程中他们一改平时的迷茫失落的状态,制作一架钢琴成为了他们的执念,也成了自己人生的纪念。
03
1979年4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86年8月3日,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正式宣告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国有企业。
东北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之配套的便是数以百万计的产业工人,可以说工人是东北社会的主体。工人、师徒关系、集体食堂、车间工厂、钢铁、煤炭、火车等符号是当时东北的代名词,是人们心中对东北的固有印象。
《钢的琴》就是将故事背景设定为国企改革下的东北,讲述的就是下岗职工的现实遭遇。
在那一时期,大量的工厂停产、改制和倒闭,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面貌的变化。"破败的工厂和宿舍、摇摇欲坠的牌匾、荒草杂生的河道、废弃的钢材、人烟稀少的饭店、挤满下岗人员的小台球厅,以及火车、铁路和烟囱",是影片里随处可见的基本元素。
无数的普通工人和家庭同时失去了工作和依靠,其中一部分作为劳动力被迫向外地流动,个体经济变成大多数无法或不愿远走他乡的人员的无奈选择,各种微型的商铺和餐馆在街边林立,很多中年男性甚至包含少量身体结实的女性,蹬着“倒骑驴” 成为城镇内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有少量的人们,最终被推向了更加阴暗的社会角落。
外人,无论你把自己包装得多么悲天悯人、感同身受,你都是无法理解这一代下岗人的不幸的。虽然我会斥责一些人的"不努力",但我更清楚,我哪里有这个资格?
在贾行家老师关于东北的文字中,曾经讲述过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双双下岗,他们想找工作,但他们没有工厂之外的技能,整个社会也没有需求。
一次次碰壁,不得不去退休的父母家里蹭饭。在受够了亲人的白眼之后,那一天,夫妻们起得特别早,买了猪肉,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菜。
久未尝到肉味的孩子,吃得特别的香,稚气的小脸上,满是幸福。她的父母没有告诉她,这顿饭菜并没有花光家里的最后一分钱,爸爸和妈妈还剩一点儿钱,买了一包老鼠药,这些老鼠药,就在他们最爱的女儿,盼了好久的这顿饭里。
第二天的早晨,城市里依旧是一片白茫茫,人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生路,没有人有空为三个人的逝去流下一滴眼泪。
伴随着不幸的是当年因为政策、法律和监督体制不健全导致的腐败问题,还有部分私营企业主的官商勾结问题,这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下岗职工作"不幸遭遇"的放大器。
但我们也必须要明白,当年的不幸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因为国家和个人的"贫穷"。下岗职工们一代人的血和泪,就如我们当年为新中国建立的先烈们的牺牲一样的珍贵,且用他们的付出换来的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我们加倍呵护!
有些人涕泪横流,声泪俱下的控诉是真的因为他有多么强烈的爱心和同情心吗?如果有,当年他为下岗职工捐了一分钱,还是写了一篇文章?
这些人几十年里不见为下岗职工付出一分一毫的努力,却在当下表演得声嘶力竭、生不如死是为了什么?
当下的外部敌对势力非常清楚,在中国宣传"西方有多好"已经没有了市场。他们现在在中国做的工作,已经转变为包装"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有多好",这是新时期"和平演变"的新动向,我们必须要加强警惕!
金一南将军有一个视频讲:"堡垒从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给咱们致命一击的往往是自己人。"
所以我讲:
- "控诉过去,不满当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更应该共同关注和努力的是,如何能更有效、公平合理地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落实,让你们老有所依,看病不发愁,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美满,共享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红利!"
- 我们不能搞"清算",但我们可以在符合"三公"标准的政策指导下,依据法律规定,在符合程序的前提下进行"追诉"。
- 我们今天的中国不是天下第一,我们的家底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雄厚,我们今天还必须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继续艰苦奋斗的精神!
- 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大部分人能够"包容今天,宽容昨天"。
只有这样,《钢的琴》这样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不管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过去,我都希望我们一起: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忘初心,不畏将来
如果您同意草根的观点,请"关注、点赞、转发"!让理性的声音传递更广!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致储殷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把“爱国”当成人生信念的柳传志为何成了“卖国”的典型?
“幸存者”柳传志,是否还能“幸运”?
从人性的角度思考腐败者的痛苦,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反腐?
草根评说:从新冠病毒来源到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思考
什么是真爱国,什么是假爱国?
弱者是否就等于好人?
从严介和当年的“零元购”国企,看我们还在热议的联想
2020年抗疫却只捐20万的严介和,是“要脸不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