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言词汇|仙家

山东话总是因为倒装句上热搜,作为山东大嫚,对此,我只想说:“你以为只会倒装句么我们?”

方言词汇|仙家

大家都说山东方言听起来有一股海蛎子味儿,前一阵子,有一个短视频很出圈,是黄渤年轻时,在某晚会用青岛方言朗诵了一段小诗,这浓浓的海蛎子味儿飘出屏幕,从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言词汇|仙家

但其实我们还有鲁北的大葱味儿和鲁南的煎饼味儿。《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分区中记录到,山东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根据古代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规律,山东各地方言又分别划归为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大家虽然共处一省,但是彼此交流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方言词汇|仙家

我的家乡东营,正处于胶辽官话与鲁西北的冀鲁官话相交之处,口音听起来其实并没有青岛那么浓重的“海蛎子味儿”,在方言里,有很多有趣的特色词汇,尤其是对于各种动物的称呼,很是无厘头,好像专门欺负外地人听不懂,比如“老家臣子”“仙家”“烧钱儿”“蝎扁虎子”等等,不知各位有没有猜出他们都是什么。

方言词汇|仙家

我们把麻雀叫做“老家臣子”,蝉叫“烧钱儿”,蝉蜕变之前的幼虫叫“仙家”,“蝎扁虎子”是蝙蝠。在这些动物中间,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仙家”,它没有“烧钱儿”那么聒噪,整个夏天安安静静的趴在树上完成自己的蜕变。记得小时候,夏天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找“仙家”,午后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去找“仙家”,“仙家”最爱出现的地方就是树上,我们要先找到种树多的地方,或是有“仙家”洞的地方,我们来到树跟前,从树根部到叶子上都要细心地找,找得多了拿回家,用盐水浸着,然后炸一炸,成为一道下酒菜,也算是一大乐事。

方言词汇|仙家

至于“仙家”这一称呼的来历,幼时并不知道其中故事。大家一直称呼蝉的幼虫为“仙家”,小时候我甚至认为,这种昆虫的名字就是如此。后来听朋友们对它的称呼五花八门,比如 “知了猴”“爬叉”等等,才知道这也不过是我们方言中对它的个性化称呼而已。

方言词汇|仙家

“仙家”作为蝉的幼虫蛰伏在地下数年,吸吮着大树的营养物质,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才等到破土而出的机会,等它蜕变为蝉之后,在闹热里喧叫着,寿命却只有短短的一个夏天,叫人免不了慨叹。可能正是因为“仙家”活得更久才会被叫做“仙家”吧!

方言词汇|仙家

山东方言语速快、舌音重、变音也变调,比如“仙家”用普通话读起来好像这个名字还略带仙气,但其实在方言中,“仙家”读xiànjià,语速一快,听起来还有些大舌头的豪爽感。豪爽一直是山东人的标签,酒桌上,乡音缠绕着酒杯碰撞的声音,满满的烟火气,也难怪山东人总喜欢酒桌上谈感情,“喝(hā)!”感情都在酒里。

作者:王轶男,山东大嫚,偶尔读书看报搞学习。

主编:阮桂君

执行主编:张捷慧

作者:王轶男

封面图:网络

编辑:庄承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