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影力波 | 燃、炸之余,《水门桥》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时隔3个月,《长津湖》的续作《长津湖之水门桥》在春节档上映,去年全社会掀起了一场长久而持续的“长津湖效应”,激荡起中华儿女内心深处质朴而深沉的家国情。续作《水门桥》中,七连迎来新任务,战争全面升级,牺牲也更残酷。片尾“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的台词击中了所有观众们,上映后热搜不断。《水门桥》时长149分钟,比《长津湖》的176分钟短,但观感“燃、炸”之余,也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影力波 | 燃、炸之余,《水门桥》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图为水门桥)

轰炸水门桥,迎来了艰难的“攻坚战”

记者看到,这两天,不少军事博主对水门桥之战进行了普及。其实,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一座电站水坝,是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前往兴南港的通道。也就是说,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水门桥》的故事承接《长津湖》,两部影片完整展现了七连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的经历:七连进入朝鲜之后,第一轮先在鸭绿江边遭到了“空袭”,然后在乱石滩又遭到了美军的“虐袭”,到了半山民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遭遇战”,然后到新兴里又是“痛歼”北极熊团,最后接到更重要的任务——增援水门桥,也就是《水门桥》的故事。

对七连来说,从前作里的“遭遇战”到“伏击战”,来到了续作里的“攻坚战”,影片重点刻画了七连战士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开始参与轰炸水门桥的新任务。

因为,水门桥是美军的咽喉要塞,所以《水门桥》镜头聚焦的场面比前作《长津湖》要小,作战空间小,但战略意义更大,所以战斗场面更为激烈,而为赢得胜利而付出的巨大牺牲也更惨烈,尤其最终,七连只剩下伍万里一个人时,影厅里基本都哭泣声一片。

影力波 | 燃、炸之余,《水门桥》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战争场面更燃更密集,节奏也更紧凑

可以说,《水门桥》是残酷环境下的战争升级,所以它的战争场面更燃、更密集,节奏也更紧凑。

《水门桥》作为续作,重点展现的是敌我军力悬殊下的残酷。有军事博主表示,水门桥之战是一场最直观体现当时世界最强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差距的战斗。

美军装备依然先进,重机枪、榴弹炮、迫击炮、燃烧弹等,而且地面有重装甲坦克,天上有不断呼啸而过的战斗机、轰炸机,并且他们还占据有利地形。而志愿军战士依然只有小米加步枪。

续作的主要场景就在水门桥,所以该片的场景调度、画面制作比起前作更加完善、是一次更全面的升级。战术的编排和调度上更清晰,也更有条理,搭配上打造成奇观的战斗场面,所有大场面的“代入感”肉眼可见的明确。

影力波 | 燃、炸之余,《水门桥》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七连的生死之战,牵动早已共情的观众

虽然《水门桥》火力更猛,但绝不是打着爱国情怀的爽片。此前吴京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长津湖》只是把这场战役拉开了一个序幕,而《水门桥》是一场生死之战,“如果说雷公的牺牲感染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很痛心,那么在打水门桥这一仗的时候,你会看到更多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争取胜利而付出代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能会更痛。”

在《水门桥》中,七连的任务是炸桥,桥没有炸毁,任务就没有完成。弹药越来越少,人数越来越少。水门桥一战,是属于七连的终局之战。

前作《长津湖》之所以能引起广泛讨论并收获超高票房,其中一个原因是七连战士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阳光乐观、笑口常开的余从戎,有谋略、懂英文,活得精细的城里人梅生,沉默寡言但外冷内热的神枪手平河,像大家长一样存在的伍千里,还有谈子为、何长贵……都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和共情。

观影时,观众与七连战士同生死、共患难,跟随着他们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战斗,被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心。而在《水门桥》中,他们陆续牺牲,观众们压抑的情绪不断提升,直到那句“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观众的情感累积到达顶点,心为他们痛,泪也不自觉地为他们流。

影力波 | 燃、炸之余,《水门桥》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伍万里的成长弧线完整而清晰

由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无疑是《长津湖》和《水门桥》的灵魂人物,两部电影中,他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也传承了军人的荣耀。

在《长津湖》, 起初他只是一个江边的野孩子,参军只想让哥哥伍千里瞧得起自己。作为新兵蛋子,他不服管,被老兵调戏,他本能地想争一口气,但只会抓住对方,揍他一顿。亲眼目睹战友的牺牲,第一次感觉到无能为力,随后他只想复仇,认为杀的敌人够多,就是英雄。

段奕宏饰演的谈子为是伍万里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之一。关于“什么才是英雄”,谈子为帮伍万里重新定义:英雄不一定要杀死多少人,而是你能为了信念坚持到什么程度。

在《水门桥》的文戏中给到了不少细节描写,比如,伍万里给美军战俘盖上了被子。联系前作《长津湖》攻打“北极熊团”营地时,哥哥伍千里阻止伍万里对敌军将领开枪,并告诫他“有的枪可以不开”;再比如,余从戎问伍万里杀了多少个敌军时他说“这个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要带着大家活着回去”,等等,这些都是伍万里成长弧线上的一个个节点。最终,他领悟到“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

影力波 | 燃、炸之余,《水门桥》更令人感伤和反思

【多说一句】 影史第一的续作为何还能“炸”

这两年,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比较热,多部优秀作品在前,加上前作《长津湖》又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名,这样的背景下,续作《水门桥》无疑是有压力的,然而无论是预售还是映后的口碑与票房均强势领跑,可见它仍打动着观众,可见家国情怀仍是回荡在无数中华儿女心中最深沉的爱。

在前作《长津湖》中有全网热议的“冻土豆”,《水门桥》虽然没有继续刻画这样的艰苦,但令人破防的细节依然很多——雷公牺牲之后,他的护目镜交到了伍万里的手上,《水门桥》中万里从头到尾都戴着它,这个细节今天也上了热搜;伍千里无论是隔空揉伍万里的脸还是亲自上手揉脸,兄弟情都无比动人;七连战士迎着太阳对着祖国的方向,向祖国敬礼,铿锵有力地说出:新中国万岁……“这些细节的后劲和威力太大了”,甚至有网友动情地表示,这绝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将最可爱的人和最伟大的祖国连接在一起的“密码”。

今天,水门桥之战的亲历者、98岁志愿军老兵郭荣熙也上了热搜。郭老回忆起那个冰天雪地的战场,零下40多摄氏度的温度,冻得直哆嗦,手冻得乌黑,吃不饱穿不暖,“那时,美国人是机械化部队,我们是土枪部队”,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8天3炸水门桥,让人看到了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炸三次,第一次是我炸的。抗美援朝是必要的,是保家卫国,是非常光荣的。我们都挺身而出,不怕一切牺牲!”

不少网友动情说到,现在我们的国家和军队都越来越强大,而这些是所有先辈们浴血奋战为我们拼出来的,在万家团圆、合家欢乐的春节,越是要记得他们的付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