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1年,如果盘点华语音乐中最好的音乐,我想《天地龙鳞》一定可以称得上是最佳,没有之一。
这首歌,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方文山所创作的歌词。
众所周知,方文山是以擅长创作中国风的歌词而著称。这首《天地龙鳞》的歌词,即使放眼方文山整个创作生涯,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的佳作。无论是辞藻的华丽程度,还是整体歌词内容的大气磅礴。整个华语乐坛,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词作人能比肩方文山的造诣水平。
那么这首歌的歌词究竟是什么在打动观众,好在哪里呢?
今天,笔者就试着解析一下。
《天地龙鳞》是纪录片《紫禁城》的主题曲。
提到紫禁城,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势恢宏。
因此,这首歌曲的歌词韵脚就非常别出心裁。
很多歌曲,往往是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韵脚都是相同的。
然而,《天地龙鳞》的歌词韵脚,却是分出了层次化。
前半部分叙述片段,采用的韵脚是“i”读音,比如笔、里、地、移。
不过到了高潮部分的片段,韵脚改为了“in”和“ing”读音,比如心、听、明。
从文字读音的力道来看,“in”、“ing”的读音,要胜过“i”读音,从“i”到“ing”韵脚的进阶,也代表着歌唱者自身的气魄、精神、情绪也在随着提升。从而令听众感受到歌曲中那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气势。
既然是《紫禁城》的主题曲,歌词的内容创作必然要紧扣“紫禁城”这个主题。
我想,任何一个有着历史文化情怀的人,在面对紫禁城的时候,必然会被那扑面而来的王者之气所折服,而且紫禁城所蕴含的朝代更迭的历史回响感以及历史进程传承不息、绵延不绝的使命感,同样会撼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因此,方文山创作的歌词中,没有去面面俱到地介绍紫禁城,而是分别通过九龙壁、中轴线和神武门这三个关键词,将紫禁城中所蕴含的历史文明娓娓道来。
九龙壁是皇权的象征,彰显了王者之气。绵延不绝的中轴代表着历史传承,从中凝聚着历史进程的演变不息。而神武门则是紫禁城六百年王朝更迭、历史风雨历程的见证和缩影,通过它令听众徜徉在紫禁城那悠远的历史风云变幻之中。
通过“九龙壁”、“中轴”、“神武门”这三个点,将紫禁城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投射出来后。
《天地龙鳞》的其余篇章,就是词作者方文山用大量的辞藻来书写、咏叹自己对紫禁城历史变幻的感慨万千。
歌词的起点是“这江山,我起笔”,中间还有一句“敬过去,我落笔”作为承接,这两句词使得整首歌充满了画面感,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个心潮澎湃的历史记录者,在面对紫禁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由衷地进行咏叹和感怀。如此一来,歌词中所出现的“我不忍听”、“我坚信”等则会带给听众感同身受的共鸣感。
歌词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点,莫过于对“龙”文化的书写与渲染,这也正好和题目《天地龙鳞》遥相呼应。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甚至可以说龙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那么,龙鳞就可以引申为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分子、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代表出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华夏儿女。
歌词中,对于龙鳞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碎冰”。
个人感觉,方文山由龙鳞而想到“碎冰”,实在是一个非常绝妙的对照和映射。
晶莹剔透的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高尚、纯洁的象征,宛如玉石一般。“碎冰”二字,更是令听众产生无尽的想象,比如冰河破裂——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遭遇一切苦难,就像是历史的长河出现了冰河破裂,寓意着开天辟地,换了新人间。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象征着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气节而做出大无畏牺牲——这不正是民族精神与魂魄的体现吗?
正如伟人所说的:历史是由人民所书写。
这“碎冰”,宛如历史长河中每一位人物,正是他们的努力、进取,在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除了代表紫禁城历史文化的几个点,又着重突出“龙文化”,使之与题目遥相呼应之外,方文山在歌词中还引用了不少文化经典。
比如“人守礼心守静”、“以小成其大”等,这些语句其实皆有出处,只不过被方文山进行创新和加工后,更适合现代人接纳和认知。
方文山是一个拥有着浓厚中国传统古诗词文化才华的词作者。方文山更为出色之处还在于他虽然通晓古诗词文化,但是却从来不会拘泥于古文化诗词文字、词句的组织结构,而是另辟蹊径,以一种现代人非常熟悉的表达方式,重新来塑造歌词中的文字结构,通过文字的重新组合,营造出一种集文字之美、文化之厚重、意境之唯美于一体的全新文辞结构。使得听众不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还会被字里行间那浓郁的古典文化所深深吸引。
用一句话总结方文山对于古典词句的驾驭水平:他是将古典的内容创作成令人熟悉的,把熟悉的内容创作成新颖的。
在中国风的创作道路上,方文山从来没有令听众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