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可能会有一道久久无法自愈的伤口,需要人为的疗愈和救赎;
但当我们将心理问题和“神经病”、歧视、羞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逃避,任由那道无法愈合的伤痛滋生蔓延,影响着自己获取幸福的权利;
更有一些时候,我们只知道“我很痛苦”,却找不到伤口到底在哪里。
2021年年底,《女心理师》播出,这部剧获得了国家广电局专项资金扶持,播出后占据了各大平台的热搜,获得了褒贬不一的口碑。
《女心理师》是根据毕淑敏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柯汶利执导,讲述了主人公贺顿通过心理咨询,解析多位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成因,在相应的心理治疗中,帮助他们走出过往的心理阴霾,重新拥抱生活。这一路上,贺顿和电台主播钱开逸、意外结识的好友叶家辉、以及闺蜜汤莉莉一起,在一系列笑与泪交织的经历中疗愈他人也收获了自愈。
贺顿在心理诊所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比如老板的秘书带着8岁小童来求助,表面天真无邪的小童,其实是要粉碎父亲和秘书小姐的爱情,以便自己的亲生父母复婚。比如鹏程万里的公务员马上就要升任高官,但他一看到会场上的红色旗帜,就会出现语无伦次的"赤面恐怖",不知根节何在?比如哀痛无比就要参加丈夫追悼会的寡妇,刚刚知晓丈夫是在赴情妇之约时出了车祸,她打算砸了灵堂,公布事实真相……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伸出手来,说,我是一个艾滋病人,你肯跟我握手吗?无数故事让贺顿历经沧桑……
原生家庭、校园霸凌、职场关系、产后抑郁、婚前焦虑、死亡恐惧……《女心理师》每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心里,都有一道血淋淋的伤口,无法愈合,题材几乎囊括了大部分现实生活中涉及的心理问题。
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也让观众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在同角色一样慢慢疗愈、自我成长。
他们爱恨纠葛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也是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最息息相关的,他们演绎着故事,看故事的人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作品当中,毕淑敏成功化用了弗洛伊德的意识、过失、遗忘、梦等原理,通过心理案例的一个个抽丝剥茧,叩问了人性,探索一个个心理案例的故事之中人性的冰山一角,从而直击生命与人性之美、之复杂。
尤娜:
第一名来访者尤娜,高三学生,第一集她就坐在楼顶上,想从天台一跃而下。原因就在于,尤娜的妈妈与尤娜父亲不断争吵,决定分居离婚。为了不影响尤娜高考,两个人努力维持恩爱的假象。尤娜不断以自残的方式让自己受伤生病,以此换取父母为了照顾她而短暂的“并肩同行”。
而即使到了这个地步,她的母亲仍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正遭受着严重心理问题的折磨,直到她亲眼看到尤娜在深夜里自己扇着自己的耳光,才在惊惧中发现,自己的孩子需要帮助。
尤娜的妈妈反对她学艺术,究其原因在于和尤娜爸爸之间的沟通问题,妈妈的愤怒,来源于夫妻关系遭受冷漠后的孤独。
蒋静:
蒋静和尤娜一样,也是妈妈让她去的。
蒋静的妈妈,是现代社会中鸡娃的典型代表,而蒋静,是妈妈的梦想妈妈的期待,年近三十却没有为自己活过,遵从这妈妈的指挥,努力活成妈妈的期待的样子。
拉现木偶一样的蒋静,渴望自由却又不敢反抗,暴饮暴食,抠吐,再暴食……
蒋静的妈妈,强势而冷静的鸡娃代表,她殚精竭虑地为蒋静规划未来,只是因为丈夫的缺失让她没有安全感,只有牢牢地抓住女儿,才能让她内心安全。
荀总:
荀总的老婆和大儿子都在一场车祸中丧命,荀总还有一个小儿子,又跑去了国外。他一边在骂自己的儿子不孝顺,一边却无时无刻在挂念着儿子。
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荀总陷入了疑病症和惊恐障碍带来的焦虑,他愤怒于儿子自作主张的分离,又恐惧年老的自己失去健康。儿子关心他,却不敢面对他,父子关系尴尬又紧张……
莫宇:
让人心疼的“讨好型人格”,职场中任劳任怨承担着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冒雨给同事买咖啡奶茶、同事去团建不带他、他却加班给别人做ppt和策划,只希望同事们可以接纳自己,换来的却是同事们的无视和对他尊严的践踏。
而他的“不敢拒绝”都是来源于被校园欺凌的经历——被打怕了。
小小的他,也向父母求助过。只是忙于工作的父母听后轻飘飘地说“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詹璐
詹璐的故事,想必女性能够感同身受。
詹璐是一个家庭主妇,刚生完二胎不久,她因此患上产后抑郁。
她觉得婆婆见不得她有一刻闲着,而老公对孩子不管不顾,只想着看球赛,自己就是一个免费的保姆而已。
而婆婆又重男轻女,这一系列的事情,让她心力交瘁,整个人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她去找了贺顿。
剧中每个主人公,都有着很美好、治愈的结尾。
但现实中人们的路,依然崎岖。
2020年,大陆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就是说,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人被抑郁症缠身。
剧中的很多瞬间,都让观众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曾经,和作为家长的现在。
很多父母,看剧之后幡然悔悟,自己的行为,有意无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弹幕中的很多家长也刷屏表示“马上改变自己”
看到这些评论,突然很感动。《女心理师》所带来的治愈与积极意义是无可置疑的。
希望看了剧的家长,愿意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让下一代能在爱的浸泡中长大、拥有美好的灵魂、带着充盈丰满的人格与微笑、治愈其他人的能力,走进社会。
如果你还不能直面自己的伤口,如果你还不明白你的伤痛源自何方,那么希望你能走进家和,找找心理师,与过去的自己做个告别。
“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多一些。”
感谢谢老师的原创音乐
送给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