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北京的鸟巢体育场就要被奥林匹克圣火照亮了。

体育场4层的大阳台上满当当放着一排控制台,这里视野开阔,能看到主火炬全貌。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坐镇指挥,导演组精心设计的开幕式压轴环节就要到来。这时,操作台旁的王亚飞听到对讲机里传来指令,“核心装置启动。”

王亚飞负责操作指挥主火炬,他们整个团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北京11所——一家研制火箭发动机的专业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技术支持保障实施单位。

冬奥会旗入场,追光灯跟随6名旗手入场,在距离鸟巢体育场地面45米的空中,主火炬执行机构开始运转,6根管线缓缓下垂。地面中心台的盖子滑开,露出藏在地下的一片“雪花”。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奥运圣火将如何点燃,全世界都在好奇。

黑暗中,技术人员身着黑衣、动作迅速,把从天上垂下的6根管线快速接插到“雪花”上。最先接通的两条线是电缆和网线,“雪花”的电路供应从地下切换到天上,实时状态反馈到控制室并接收指令,主火炬有了“神经”。然后是两根氢气管插接成功,氢燃料供应正常,主火炬有了“大动脉”。两根威亚钢索将把这片“雪花”拉起,让它凌空起舞。

导演组发出指令,“雪花”中镶嵌的数百块异形屏亮起。直播镜头里,一片雪花飘到鸟巢体育馆中心,地面上的大“雪花”从平面翻转54度,正式登台亮相。

随后,火炬手赵嘉文和迪尼格尔·依拉木江登上台阶,把手中的“飞扬”火炬插入这片“雪花”的中心,使空中的氢气供给系统与“雪花”主火炬连通,储氢罐中的氢气顺着柔性软管游走下行,途经“雪花”内置的气体管道进入“飞扬”。手持火炬壳体内管道弯曲回绕,氢气沿管道流动,最后喷薄而出。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北京2022冬奥开幕之夜,一群研制火炬的航天人仿佛置身火箭“零窗口”发射现场。

苛刻的“艺术追求”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王亚飞和同事对张艺谋的印象是:70多岁,瘦削且忙碌。导演组的想法总在变,对技术方提出的要求很苛刻,一些“艺术追求”往往很难实现,这样的艺术家让他们有些不适应。

历数往届奥运会,主火炬燃料均以烷烃为主,仅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使用了氢气燃料。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便宜且燃烧热量高。氢能利用涉及“制备、储存、运输、应用”多个环节,对氢能综合利用水平提出要求。

氢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燃烧产物只有水,其能量密度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被视为未来能源革命的颠覆性技术方向。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规划下,氢能是“绿色冬奥”“科技奥运”的理想选择,也符合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冬奥会的初衷。

利用氢能是航天的强项。目前,大陆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芯一级、芯二级的氢氧发动机就是由六院北京11所研制的,发动机使用的液氢推进剂温度达到零下253摄氏度。如此看来,北京11所完全可以胜任冬奥项目,加上主火炬研制团队核心骨干有工业火炬的建设经验,底气比较足。

“实际和预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团队技术负责人刘悦谈起火炬的研制历程。最初大家参考了往届奥运会主火炬的设计,认为主火炬尺寸要大、火焰要高,于是在前期关键技术预研阶段,考虑最小氢燃料耗量也要达2000立方米/小时。

张艺谋导演最终的创意让他们吃了一惊。主火炬是一朵含着奥运圣火的雪花,由雪花和手持火炬两部分组成,雪花呼应冰雪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雪花上安装显示屏配合现场声光电演出,手持火炬在雪花中心长明不熄,氢燃料流量约为1.2立方米/小时。

你的火需要一点火焰感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在张艺谋心中,能否有一届完美的冬奥会开幕式,就得看主火炬的表现。

“你的火需要一点火焰感。”看完主火炬初次试验,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烟火表演导演的蔡国强做出评价,他是总导演张艺谋的老搭档。

负责主火炬燃烧系统的韩宗捷被这句话困扰着,导演张艺谋对主火炬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好看”。正常情况下,氢气燃烧呈淡蓝色,在日光下只能看到热浪,要利用“焰色反应”给火焰着色,视觉上才有辨识度。

接到冬奥项目任务时,正值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所有人困在家里。韩宗捷就地取材,在家里的煤气灶上用网购的微孔板做试验。有序复工后,同事们搭建起专业试验台,试遍了各类焰色反应剂。

红色、黄色、蓝色,团队最终做出了各种颜色的火。“还有绿色,纯绿色的火看起来特别瘆人。”韩宗捷说。

火焰先染色,再塑形。燃烧管在火炬顶部弯成一道“山”型的弧线,沿着弧线设计有不同间距及孔径的喷孔,氢气从孔中溢出点燃,结合手持火炬外壳的曲面导流形成特定的火焰造型。

最后一棒“飞扬”火炬与其他手持火炬大不相同。它有两套燃烧系统:一套系统是手持火炬的氢燃烧系统,由内部氢气瓶供气,负责完成火炬传递动作;另一套系统与鸟巢体育场上方的执行机构相连,用于开幕式主火炬表演。

燃烧系统是火炬的核心技术,按照先突破局部关键技术,再推进分系统研发的思路,研制团队将燃烧系统分燃烧装置和燃料供应系统两大部分:燃烧装置负责形成稳定的火焰,燃料供应系统负责储存并供应氢气。

燃料供应系统是另一个难点。主火炬的氢燃料存放在35兆帕储氢罐中,氢气从储氢罐中流出,经减压阀由高压转为接近常压,可供主火炬至少燃烧8小时。主火炬储氢罐的压力是大气压的350倍,相同难度的减压技术在火箭发动机上都十分罕见。

开幕式上,主火炬从地面升到空中,需要执行机构配合动作。因此,研制团队选择从“天上”供气,把储氢罐固定在执行机构里,通过威亚系统悬挂在鸟巢场地45米高的暗处。

距鸟巢50公里的航天器回收着陆地面综合试验场,放着主火炬的1:1样件。试验场属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这里的塔架曾吊起嫦娥探测器,也曾参与过载人航天工程关键技术验证,如今又成为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的“诞生地”。

塔架能将“雪花”吊高近30米,高度与鸟巢内基本一致。前期试验时,各路领导、专家、工作人员走进试验场的围墙,主火炬方案也一次次迭代细化。

第一次开幕式彩排结束后,张艺谋对主火炬团队说:“一次就把事情做成了。”

场外火炬台下暗藏乾坤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除了开幕式上的体育场内主火炬,鸟巢外的奥体广场、北京市延庆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分别装置了3个场外火炬台,在2月4日晚共同揭幕。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在延庆,北京八达岭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上建起了十几米高蓝色的围挡,很神秘。一见有情况,附近的老大爷、老太太都揣着手前来打听。

围挡里竖起了一座10.6米高的“雪花”,96朵小雪花组成圆环,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中心的“飞扬”火炬,6个橄榄枝沿圆环伸展出去,形成大雪花的6片花瓣,金属飘带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环抱着“雪花”,地面是直径22米的椭圆形镜面。

鸟巢内的主火炬点燃后,3个场外火炬台也撤掉围挡,与老百姓见面。

地面上流光溢彩,地面下暗藏乾坤。

火炬台可分为三大部分:地面的镜面雪花台,地下的旋转执行机构,百米外的控制室和供氢系统。在镜面圆盘下,地下旋转机构藏在地坑里,中心电机带动“雪花”顺时针旋转。外圈齿轮带动金属飘带逆时针旋转,烘托中心的主火炬。百米外,一根手腕粗的氢气管从供氢房伸出,连接至地下旋转机构。负责场外火炬台项目的张范解释,外面的粗管是“保护管”,里面真正的氢气管只有拇指细。

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4分之一,很容易“逃窜”,如果氢气在空气中超过一定浓度,可能会引起爆炸。火炬出厂前,经历过50毫米降水量的暴雨测试、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测试、海拔4000米的高海拔测试等可靠性实验,现场还是设计了多重保障,确保“万万无一失”。

项目验收前的一个下午,雕塑厂通知“雪花”做好了,张范把灯光打开,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不行,这有好几个漏光点。”其他人跑过去,眨巴眼睛,定睛望去才慢慢数出来:“这下面有一处,上面也有一处。”雕塑焊接处有绿豆大的缝隙,隐约露出里面的光点。

张范眼里的“雪花”,是电脑中的3D模型,是运输车上分件解构的金属碎片,是绑缚在脚手架间焊缝粗糙的雕塑,也是如今眼前10.6米高的火炬台。

“雪花”是金属塑形而成,中间镶嵌了数百块异形屏,每道焊缝都要经过8道打磨,最后一道用羊毛毡做镜面抛光。负责雕塑的王工说,贵州88米高的仰阿莎雕塑半年完工,10.8米高的冬奥火炬台工期也是半年,但是麻烦多了。

最大的压力来自导演组的要求,特别是总导演张艺谋,他除了到现场观看,还让团队分别在白天、夜晚带各种摄录设备拍摄,反复确认火炬台在镜头里的效果。

奥体广场火炬台的地上施工区靠近鸟巢,安保、消防部门天天到现场检查,车辆运输路线、时间、停泊点都有严格规定;地砖下埋着无数管线,更深处北京地铁8号线呼啸穿过。供电、消防、环保、疫情防控、特种燃料、交通运输……一个项目要跟十几个部门打交道,张范的手机平均每隔十分钟响一次,从中午开始就靠充电宝“续命”。

每隔两天,张范一定要抽空去奥森长跑,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排解工作压力。2022年元旦是火炬台施工的关键期,张范盯着现场进度,急得嘴角上火长泡。他本计划跑20.22公里迎接新年,但不小心多走了几步,数字跳到20.23公里。他说10米的误差也不行,要再跑一个完美的2022。

一辈子就这一次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揭秘北京冬奥火炬的诞生

往返40公里,韩宗捷经常在单位和六院101所间穿梭。踏进101所大门,一路上山,地势越来越高。山坡上的火炬试验厂房由一间闲置的实验室改造而成,夏天蚊子特别凶猛。

101所是国内最早进行航天氢能利用技术研究的机构,大陆长征火箭的发动机发射前都要在这里接受高强度考核。在航天工程牵引下,101所已成为大陆产能最大的液氢生产单位。

“多亏有101所的兄弟们帮忙。”韩宗捷说,在火炬试验厂房外,101所搭建了冬奥专用加氢台,百米外是制氢工厂,氢能供应源源不断。

北京冬夜天寒地冻,韩宗捷在厂房里裹紧羽绒服。他从30个氢气瓶中随机抽取5个做燃烧验证,筛选冬奥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的“芯”。

熬到夜里9点,一起加班的几个兄弟冻得直跺脚。邢科是韩宗捷的备岗,冬奥项目的关键工作、重要场所,他俩都会一起出现。冬奥项目像一场马拉松。韩宗捷说,万一自己出了什么事,一定要有人能顶上。

有时候,韩宗捷也会错过一些重要场合。2021年的最后一天,经过专家组一上午的评审,冬奥主火炬项目顺利验收,所里订了蛋糕送到鸟巢体育馆,共同庆祝这一时刻,但韩宗捷和项目组几个骨干因为工作都缺席了。

北京11所党委书记李晓峰觉得主火炬研制团队特别不容易,这两年基本没有假期,大家干到现在依靠的是一种责任、担当。

“一辈子就这一次。”韩宗捷说,这也是主火炬研制团队共同的信念,这一次一定要做到最好。

开幕式上音乐响起,所有人又重新回到第一次的悸动,“雪花”“飞扬”,外貌精致,内心火热,这是独属于冰晶雪花和奥运火炬的时刻,是北京冬奥浪漫的“冰与火之歌”。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

文/本报记者 胡蓝月

视频/本报记者 张晓宁

配音/庞泽宇

编辑/贺喜梅

审核/杨成

监制/索阿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