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隆冬,料峭冰冻,残雪未消,寒风袭人,到处一派肃杀之景。但在岚县普明镇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有机蔬菜区,依山而建的大棚似乎隔绝了寒冷的北风,踏入其中,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23号大棚上时,普明镇普明村村民梁毛成收割芹菜的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临近年关,芹菜价格上涨,梁毛成和他的妻子一刻也不敢耽搁,每天天不亮就到大棚里采摘芹菜,赶早班车送到县城售卖,天天都能挣个百十来块。
作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梁毛成一家在2018年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虽然有政策兜底保障“衣食无忧”,但年过六旬的梁毛成却是人老心不老,一直在寻找致富门道。2021年,当他知道普明镇建起了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内有80个大棚时,和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梁心动了,立马报名承包了3个大棚,开始试种香菜、芹菜、生菜等蔬菜。“这几天其他两个棚里的蔬菜都已售卖一空了,就剩最后这个大棚的芹菜正在采摘。现在正是芹菜收获的季节,咱赶年底卖个好价,过年那几天正好施肥翻土,到正月还可以再种一茬。”谈起日后打算,老梁早就做好了规划,他说,年后还打算再多租几个大棚继续种植芹菜。算着大棚的收支账,梁毛成更是坚定了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这种实心芹菜产量高、效益好,每棚能产一万斤左右,按每斤芹菜2.5元计算,3个棚全年收入大概在7万左右,抛去种子肥料等投入,年收入可达5万元。”而且由于第一年只是试种,梁毛成只收了一茬蔬菜,等明年技术更加成熟,他还计划种植三茬蔬菜,“到时候收益更是翻番!”
无独有偶,远在1号棚里忙碌的李会军也有着同样扩大种植规模的想法,不同的是,李会军计划种植的并不是蔬果,而是非洲菊。作为一种效益比较高的花卉品种,一个大棚即一亩地大约可种植4000株非洲菊苗,每株每年可采七八十支鲜花,若按每支0.8元—1元计算,一亩种植纯利润达5万元左右。“而且非洲菊种下后可以连续采摘3年,这也意味着,三年内我可以连续受益。”
在普明镇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受益的不仅仅是这些承包大棚的种植户们,还有当地众多村民。据该产业园负责人梁建明介绍,由于产业园一年四季都有产出,所以附近普明村、柳峪村、刘家庄村等村庄村民经常来此务工,每年园区内长期和临时务工人员有160人,人均日工资80-100元,户均增收2万元。为提高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该产业园还将80个大棚分为鲜花类、瓜菜轮作类、菌菜轮作类3类,并高薪聘请农业专家,在良种引进、技术推广、有机培育等方面开展专业化服务,及时跟进解决农户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了专家“护航”,园区内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年可实现产值240万,实现纯收入120万,带动80户农户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和致富“常青树”。
冬日的夜幕总是来得早一些,不知不觉间,采访已接近尾声,走出温暖如春的大棚,才发现夕阳早已为万物镶上了金边。透过大棚,仿佛还能看到棚内四季有菜、鲜花不断、瓜果飘香的盛景。驱车离开,梁毛成老人的话再次浮上心头:“政府投资上千万建的棚,我们只需要花两三千就能使用,遇到这样的好事,当然得抓紧机会,努力工作。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我们也相信,在岚县普明镇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这个优质平台的带领下,在勤劳淳朴的岚县人民努力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人走向小康、走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梁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