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志:评弹艺术中情节的安排(二)
2、评弹“说表”的生动性与情节发展中细节描写刻划人物的内在联系
评弹要求情节生动、曲折, 但是情节的生动与曲折,无一不是与细节描写相紧密联系的。
如:《水浒》中潘金莲衣竿之坠落于西门庆头上,虽属于偶然巧合的手法,但它在整个情节中对于刻划西门庆来说,却是必然的,可以显现西门庆的性格特征。因而这一细节之运用, 就与情节性格具有内在的联系。
也有说书艺人将衣竿坠落改为“泼脏水”,当然也噱,但“舞台形象”与听众感觉来说不如衣竿坠落为好。
又如:《三国》中写曹操去找吕伯奢,吕因好客而暗中嘱咐宰猪。这一细节,在吕伯奢来说,是表现了他的热情待客之举,但却从另一面刻划了曹操的多疑、奸诈以及他对吕家斩尽杀绝的凶狠之心,后来明知已铸成大错,但坚持他的“宁可我负天下人,而不让天下人负我”之奸雄性格。这就将曹操写活、写深了,非但入木三分,并且典型化了。
评弹中很注重用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这样,“说表”就有助于情节的发展,并能通过细节连到"说书道天”、“说书道地”、“说书道物”,并“添风云于书”、“指山川于书”,“摹声物于书”,“助氛围于书”,“捕物华于书”,使人物与情节两者紧紧融合于一体,使说书成为归根结蒂是说人、说情、说理,并使三者融合于书内,相辅相成。
但是,要把“说表”写好,对于细节的选择应当是有要求有讲究的。凡是增加上去的细节,对作品基本情节来说,应当是有必要的、能起积极作用的,对刻划人物性格应有利的,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
不然,增加细节的意义就不大。如果细节选舍不注重和整体的吻合镶配,必然会造成缺乏内在的联系。那样,再好的细节,在整个情节发展中就会显得突兀不谐,甚至会起破坏整体的作用。
同样,如果忽视了听觉艺术的特点,听众听不懂,无法使“说表”的情节凭借无数生动的细节获得逐步加深和发展,以产生磁一般的吸引力,或者只顾任意铺排,听众立即会感到是自说自话,缺乏内在联系,会引起场内交头接耳议论,甚至出现“喝倒彩”。
所以,细节的安排与处理,不可忽视合情合理,且一定要确保增加的细节与情节发展有内在联系。
若是发生了不应有的张冠李戴,先后不一,无中生有,颠三倒四,瞎三话四,那将使评弹艺术丧失尊严而毫无欣赏性与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