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评星巴克赶走民警##星巴克# 2001年,在北京故宫一座古色古香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开业。
作为世界知名咖啡店,星巴克开在北京故宫,似乎相得益彰。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号称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它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另四个是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
从表面上来看,星巴克在北京故宫开分店,便利了到中外游客的饮食便利,也提升了星巴克品牌的端庄大气、厚重感。同时,也体现了北京故宫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包容性。
再从实际分析,北京故宫的游客量规模一直很庞大,其中有不少外国游客。这对星巴克的营收也是铁打的保障。
似乎,对双方来说,这是个双赢的美好格局。甚至可以成为中外品牌、传统品牌与现代品牌合作的典范。
星巴克在北京故宫安身了六年,树立了中国市场顶级饮品品牌的形象地位。
然而,六年后,这一切发生了转折。
2007年1月,央视主播芮某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的文章,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从故宫里搬出去。
由此,引发社会舆论热议。有支持搬出的,也有支持保留的声音。
星巴克总部方面,态度强硬,表示没有从北京故宫撤店的考虑。
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除了国内几百家媒体之外,路透社、CNN、BBC、金融时报、福布斯、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众多国外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星巴克方面见风使舵,转向低调,把门店窗户上的标识摘了下来,并把门头标识一减再减,尽量做到让人认不出来。
然而,舆论风暴越来越强大。
有舆论质问:星巴克在印度泰姬陵、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开设有分店吗?
有舆论认为,星巴克的现代品牌内涵及其门店形象,与北京故宫的形象、氛围并不融合、协调,显得格格不入。
还有舆论抨击,星巴克饮品在美国花4美元可以买一大杯,相当于在中国花4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一杯饮料。在西方人的普遍观念中,星巴克是大众化饮料,是难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的代表符号。
由此,一个外国低档饮料品牌,高攀世界顶级文化品牌,两个品牌的风格难以兼容,成为舆论焦点。
最终,迫于各方面的压力,2007年7月,星巴克正式撤离了故宫,结束了在这里七年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