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位 19 岁的印度少女穿越轨道走向站台,由于她戴着耳机打电话,没听到火车进站时的鸣笛,火车从她的身上直接开过,奇迹的是,她仅受了轻伤。
人在大街上要少戴耳机,不安全,虽然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但降噪耳机的普及,把这种危险系数又扩大了。
2021年,新加坡一女子在公园晨跑时,因双耳戴着降噪耳机,没有听见树木倒下的声音,不幸被压倒致死。
降噪耳机,顾名思义就是把你能听到的环境噪音给过滤掉了。原理并不复杂——耳机先主动捕捉环境中的噪音,经芯片分析处理后,通过电路产生一个和噪声反相的声波来中和,这样,你听到的只有耳机里悦耳的音乐。
但很多人在享受降噪耳机带来的“整个世界立刻就清净了”的效果时,却忘记了降噪耳机的设计初衷——它的最佳使用场所是飞机、高铁等嘈杂的交通工具上,而不是让你戴着逛街的。
这种危险到底有多大?快报《好奇实验室》做了一次简单粗暴的实验——一辆汽车驶向蒙着双眼、戴着降噪耳机的实验员,汽车离他多远时才能听到?
实验场地:杭州城北某室外停车场,这里停车很少,整个环境要比沿街安静不少。
实验道具:一辆汽油车、一辆纯电动汽车、Airpod Pro降噪耳机。
实验方法:实验员A戴好降噪耳机、蒙着双眼站在终点;实验员B模拟走神的司机,不做任何停留开过去;如果实验员A听到汽车开过来的声音,立即挥动红布示意,然后测量他与汽车之间的距离。
另外,由于受停车场实际情况限制,我们的实验车速保持在30多公里。
汽油车第一轮:实验员蒙眼不戴降噪耳机。
车子开出没多远,听力不错的实验员不负众望,马上听到车轮摩擦水泥地面的的声音,挥起了红布。
经过测距,汽车与实验员之间的距离是15米。
汽油车第二轮:实验员蒙眼佩戴降噪耳机播放音乐,但没打开降噪功能。
音乐对实验员的听力产生了较大的干扰,实验员举起红布时,两者之间相距7米。
汽油车第三轮:实验员蒙眼打开耳机的降噪功能,同时播放音乐
这是危险程度最高的一个方式,实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汽车开过终点后,实验员才挥动起红布。
实验员说:之前他是一丁点儿都没听到汽车过来的声音,只是汽车从身边开过去后,才感觉到一点动静,“感觉更多的是风”。
好奇君想说,这种情况要是实际发生了,那就是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了!
汽油车第四轮:测试降噪耳机中的通透模式;换到通透模式后,降噪耳机允许外部声音进入耳机,可以听到周围的环境声,理论上你可以不拿下耳机就能和身边的人无障碍交流。
这次的测距成绩是5米,要比第二轮不开降噪差一点。至于人车5米的距离够不够安全,几位实验员有争论,有的说够做出反应了,有的说来不及,可能当时会懵圈,大家说呢?
汽油车的噪声还是比较大的,相比较,那越来越流行的纯电汽车开起来几乎没有声音,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纯电车第一轮:老规矩还是不戴耳机。
实验员是在9米外听到了电动机的“嗡嗡”声,挥起了红布,这个成绩比油车的15米足足少了6米,电车果然比油车要静音不少。
纯电车第二轮:播放音乐、不开降噪。
这次的测距成绩是4米,如果说汽油车7米的距离还能让行人有时间作出反应的话,电车4米的距离对行人来说已经比较危险了。
纯电车第三轮:打开降噪、播放音乐。
实验员完全对电车失去了感知力,电车停到身边还是没能发现,按了喇叭后,他才反应过来。
纯电车第四轮:通透模式
测距成绩是4米,和第二次不开降噪的成绩差不多。
实验结论:Airpod Pro降噪耳机在打开降噪功能、播放音乐的情况下,不管是电车和还是油车,实验员都没有听到时速30多公里左右的车辆行驶声。
最后提醒:降噪耳机正确使用场所,是在室内、地铁、飞机等安全的地方,不论是步行,骑车,还是开汽车,千万不要在街上打开这个功能。
就算你是不开降噪,虽然从本次测试的成绩看还有4米和7米的反应距离,但这次实验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停车场中进行的,并且实验员全程都是在全神贯注地寻找汽车的声音,如果是在嘈杂的马路上悠闲地听着音乐,留给你的反应时间会大大缩短。
言而总之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路上耳机还是别用了。
橙杮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郑勇 施德勇 田野